他是中國最早期的保衛幹部,抓捕多名間諜,晚年卻結局悲慘

新中國成立後,建造了著名的秦城監獄,今天要說的這位就是秦城監獄的主建人之一,但是沒有想到,諾幹年後,他成了關進秦城監獄的第一位領導人,他就是新中國的公安部副部長楊奇清。

楊奇清1911年出生,湖南平江人,17歲加入青年義勇隊,他天資聰穎,作戰勇敢,在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中甘當敢死隊員,1929年加入共產黨,後來參加了保衛幹部培訓,是中國最早期的一批保衛幹部。隨後,表現突出的楊奇清入選周總理的特科組織,專門負責首長的安全保衛工作,1936年擔任過毛主席的地下安全員。

他是中國最早期的保衛幹部,抓捕多名間諜,晚年卻結局悲慘

楊奇清的傳奇一生中保護過兩位大人物,就是毛主席與周總理,前面已經說過他在抗日戰爭期間負責過毛主席的安保工作。

建國前後,楊奇清的工作任務不斷加重,但是也讓我們見識過了這位的高超刑偵才華。當時的中國到處都是各方派來的間諜,他們在北平屢屢犯事,向伺機向國家領導人報復,不斷破壞新中國的勞動果實和正常建設,給國家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被動。

面對這樣的惡劣複雜的環境,儘快找到隱藏的特務組織並殲滅顯得尤為重要,當時負責情報工作的領導人李克農將軍找到楊奇清想辦法。楊奇清分析得出,特務的身份都很隱蔽,為了避免引人耳目,他們不會攜帶大量現金,但是他們從事特務工作又必須有資金的支持,由此看來他們肯定和錢莊往來頻繁,我們可以在錢莊佈線,暗中調查,不怕找不出來他們。

他是中國最早期的保衛幹部,抓捕多名間諜,晚年卻結局悲慘

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真的有效,1950年楊奇清帶領公安人員在天安門廣場守株待兔,抓住了早已進入他們視線的意大利間諜李安動、日本間諜山口隆等,維護了天安門的安全。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楊奇清的刑偵方法,仍然是國家公安部門培養人才的必修課。

1955年萬隆會議期間,出現了“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為了確保周總理的安全,楊奇清七天七夜沒有睡覺,任務圓滿完成後,他也落下了失眠的毛病,需要藉助藥物才能入睡。

他是中國最早期的保衛幹部,抓捕多名間諜,晚年卻結局悲慘

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正直的幹部,因為工作中不肯尋私、晚年被四人幫關進了秦城監獄,直到折磨致死。結局是比較悲慘的,1979年,國家為楊奇清平反,並追認為烈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