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驻村干部让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贫困山乡

脱贫攻坚暖山乡

——碧江区驻村干部卯足干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今年来,碧江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决策部署,把握好农村农业革命“八要素”,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十项行动”,全区300余名驻村干部沉在基层、卯足干劲,以民心为导向,真情服务群众、完善基础设施、谋划产业发展、整治环境卫生,助力全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让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贫困山乡。

碧江:驻村干部让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贫困山乡

真情服务群众 真心融入百姓

“不沉下村走访调查,就把握不准村情民意,融入不了民心,更推动不了发展。”这是碧江区六龙山乡驻兴龙社区干部杨通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足迹访遍兴龙社区每家每户,村民的基本情况、所需、所盼、所想他都如数家珍,总能有针对性的帮助群众解决生活难题。

“杨通海知道我家穷,闺女上学生活费都没着落,他就帮我到处跑资助,他是个好干部啊!”该社区村民黄绍刚感慨到。

驻村以来,杨通海先后有针对性的联系铜仁阳光志愿者协会、铜城仁者协会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对村里的困难群众结对帮扶,为贫困学生提供教育资助、捐赠生产生活物资、提供就业创业支持。

“艾书记经常上门和我拉家常,宣传一些政策,帮我劈柴、挑水,他真的太好了。”瓦屋乡黄家溪组贫困户姚绍汉竖起大拇指说道。艾林是黄家溪组的包组干部,但这里的群众都尊称他为“艾书记”。

为了做好群众工作,不管是晴天雨天,艾林每天骑着他的“小电驴”到组到户开展工作,帮助群众干农活做家务,和群众交心谈心,了解他们所需、所求。在他的眼里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有困难,他耐心倾听,协调解决;群众之间有矛盾,他不急不躁,处理得当。

碧江:驻村干部让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贫困山乡

在发放贫困户生活必需品时,考虑组上交通不便,他主动借车子把床、衣柜、电视机等物资统一配送至贫困户家中;在冬春救助评议会中,他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公平公正,让真正困难的群众享受到国家的救助。因为名额有限,对于未评上困难群众的,他主动对接自己的派出单位、爱心企业,为群众争取生活物资。

碧江:驻村干部让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贫困山乡

据了解,该区进一步压实干部责任,全区2900余名干部按照“54321”的帮扶机制,结对帮扶7090户贫困户,集中在村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活动,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干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进一步拉近干群距离,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凝聚党心民心。

碧江:驻村干部让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贫困山乡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人居环境

“八村是个深度贫困村,交通闭塞,一些群众的房子跑风漏雨、没有像样的厨房、没有卫生厕所,人居生活坏境差。”八村第一书记罗明星说。

近年来,碧江区狠抓“十大全覆盖”“五改一化一维”等民生民心工程,着力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落实好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改善群众人居生活坏境,成为摆在八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按“乡级统筹、村级实施”的原则,该村驻村工作队多渠道寻找“五改一化一维”施工队进场,全覆盖实施以改厕、改灶、改水、改圈、改电、庭院硬化、房屋修缮为主要内容的“五改一化一维”工程。以户为单位,由驻村干部等帮扶责任人包干负责,根据农户房屋结构和农户意愿,制定“一户一策”,全程跟踪管理,确保“五改一化一维”改出的效果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在施工队伍人手不够的时候,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齐上阵施工,带动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建设,推动工程高质量快速完成。

碧江:驻村干部让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贫困山乡

“以前我家厨房和圈舍隔得近,人畜共居,房间地面坑洼不平。幸得罗书记他们带人帮我‘五改一化一维’,居住环境焕然一新,住起来舒服多了。”该村贫困户杨大爷高兴的说道。目前,全村已完成“五改一化一维”520户。

在推动“五改一化一维”工程中,该村同步推进村庄联户路建设,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在联户路项目建设中,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蹲点联户路建设点,严把施工质量关,确保工程顺利推进、质量过硬、群众长期受益。目前,该村实现联户路网的全覆盖,群众出门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

同时,驻村“三支队伍”全力配合区直相关部门完善“十大全覆盖”工程,扎实推进全村组组通工程建设,通组联户路已通往群众家门口。全村已安装太阳能路灯261盏、新建环保垃圾池13个、安装公共垃圾箱50个,新建污水处理工程4处,开工实施4个村民组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碧江:驻村干部让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贫困山乡

谋划产业发展 助推群众增收

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区按照“一乡一特、一村一品”要求,坚持“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发展思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调减传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等“短平快”产业。

“这些苗栽下去就是我们的摇钱树了,两年挂果,第四年就丰产了,到时候我们村有2000多亩柚子,将来就是川硐富裕村了。”川硐街道小江口村村民万勇华一边栽苗一边谈笑。

今年春耕时节,川硐街道小江口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干部群众一起栽种冰糖柚树苗的身影。该村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种玉米,种果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动员全村群众抢抓柚苗栽植好时节,努力实现全村种植2340亩冰糖柚的目标。

“我们采取了长短结合的发展方式,将在香柚种植适合的区域套种辣椒和蔬菜,以短补长。”小江口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兴昌告诉笔者。在项目运营中,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基地建设和运营管理,创新产销对接,做大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拓宽利益链。同时,群众以土地入股的方式降低投入成本,挂果后将参与分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碧江:驻村干部让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贫困山乡

“矮龙村水域广阔,环境条件非常适宜食用菌的生产,村里的稻杆、麦桔、谷壳等是食用菌生长的天然温床,为发展食用菌提供了条件。”该村驻村工作组组长刘天晴介绍到。

产业发展方向已定,该村驻村工作队、工作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的模式,走上发展食用菌的特色产业路。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扶持下,返乡致富带头人雷文芳整合资金539.12万元创建矮龙村食用菌基地。新生产食用菌10万棒,大球盖鲜菇2000公斤,年收入可达61.6万元,项目覆盖贫困户41户,每年年终进行产业分红。据悉,2017年年终为41户贫困户户均分红1500元。在驻村工作队、工作组的帮扶下,该村先后发展了食用菌、制衣厂、牛羊养殖等特色产业,实现产业100%覆盖贫困户,预计户均增收3000元。

碧江:驻村干部让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贫困山乡

整治环境卫生 焕发文明风貌

该区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先锋兵”作用,紧扣“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打造要求,狠抓环境卫生整治提振脱贫攻坚精气神,把农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笔者走进川硐街道板栗园村“环保银行”兑换点,工作人员正在帮前来用“废品”兑换生活物资的村民登记、称秤。“自环保银行成立以来,村民们就将家里的璃瓶、纸壳、铁、塑料等10余种用不着的“废品”送到这里累积积分,再用积分换取需要的生活用品。”工作人员边工作边跟笔者介绍。

“我们结合村情,制定科学的村规民约,探索成立环保银行,引导广大村民增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识,养成低碳、环保、文明的生产生活习惯。”该村驻村干部黄伟介绍道。驻村帮扶干部在走访过程中,强化垃圾分类处理宣传,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有效分类回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处置难的问题。

昔日人们给和平乡遥山沟村的定义是“穷山恶水、穷乡僻壤,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今日的遥山沟村,文明之花遍地开。

碧江:驻村干部让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贫困山乡

2017年来,该村驻村工作队依托“五改一化一维”工程,围绕“家园、水源、田园”保洁工作,从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开始破题,瞄准村庄脏乱差治理,建造垃圾集中池,清理陈年垃圾。由党员家庭户带头,划定门前包干区,动员全村村民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组卫生保洁员,实行清洁测评制度,引导村民参与保护环境卫生。

在整治村庄坏境卫生过程中,该区各村还组织开展“最美家庭”家庭系列评选活动,每月评定一次“最清洁之家”,颁发“最清洁之家”的奖牌,鼓励村民们学先进、争先进。同时,全体驻村帮扶责任人自带工具到群众家带着群众打扫环境卫生,帮助群众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推动实现物品堆放整齐美、卫生清洁环境美、身心健康生活美的“三美”目标。

精彩推荐

党建直播间第十五期,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中共

铜仁市委组织部向全市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

这个“七一”不一般,铜仁党员干部这样为党庆生

仕刚,一个“不懂规矩”的驻村小伙子

碧江:驻村干部让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贫困山乡碧江:驻村干部让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贫困山乡

活力 效率 温馨

传播党的声音 讲好党的故事

关注百姓生活 服务党员群众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关注“铜仁组工”

碧江:驻村干部让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贫困山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