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惶」,你怎麼看?

農村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惶”,你怎麼看?

所謂“俗語”,就是指通俗易懂的語言,在中華五千年曆史的長河中,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老話俗語,雖然不全是精華,但大部分都凝結了先人的智慧。像“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放在現代就有些不合時宜了;而像“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傳子孫”,卻依然保持著警醒作用,好好琢磨也不會過時!

而對於“兩堂夾一房,家破人惶”,你聽說過嗎?

雖然現在城裡都是高樓大廈,但是在農村,還都是自建房的。農民在建房初期規劃房子格局時,都非常注意一點,那就是兩個家庭的堂屋(現在叫客廳)中間不可以有房間。哪怕是兄弟分家後兩所相鄰房子的格局必須是堂屋挨堂屋,或者房間挨房間。

農村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惶”,你怎麼看?

不然如果是“兩堂夾一房”,定會鬧得“家破人惶”!這又是為什麼?

初一看,這還真有點農村人的封建思想在作祟,還有用“家破人亡”形容的,也是太誇張了吧?但是如果你仔細一推想,這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如果採用了“兩堂夾一房”的格局,那被夾在中間的房間一定會受到兩邊堂屋的打擾,不管是吃飯、看電視、說話、活動,都會吵得中間的房間不得安寧。更甚至是兩個堂屋一起發出吵鬧的聲音,會嚴重影響中間房屋人的休息,時間長了人就會恍恍惚惚,惶恐不安。

農村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惶”,你怎麼看?

這麼看“兩堂夾一房,家破人惶”,也就有和“野花進房,家破人亡”有點異曲同工之效。前者講究建房格局,後者表面指如果男人將小三帶進家裡,最後只會讓原本好好的一個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勸籍男人們不要拋棄糟糠之妻。這些俗語都是古時的勞動人民用誇大的詞語,起警醒世人的作用。

農村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惶”,你怎麼看?

最後,你又是怎麼看的?你還知道哪些老話俗語,也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