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餘名民營企業家重走涼山扶貧路,看到什麼?做了什麼?

200餘名民營企業家重走涼山扶貧路,看到什麼?做了什麼?

6月25日至26日,由四川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田向利帶隊,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組織省內外近200名民營企業家,沿著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足跡,重走涼山扶貧路。

“這項活動很有意義,要持續推動民營企業家為我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多作貢獻。”6月28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對我省統一戰線開展的“沿著總書記足跡·重走涼山扶貧路”活動作出批示。

200餘名民營企業家重走涼山扶貧路,看到什麼?做了什麼?

牢記囑託:做脫貧攻堅的參與者踐行者推動者

6月25日,“沿著總書記足跡·重走涼山扶貧路”活動在涼山啟動。田向利出席啟動大會並講話。涼山州委副書記、州長蘇嘎爾布致辭。

田向利強調,要把總書記的殷殷重託和廣大彝族群眾對脫貧奔康的美好願望,轉化為助力涼山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要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優勢,努力實現幫扶工作和企業發展雙贏;要聚集統戰合力真抓實幹,形成全社會參與助推涼山脫貧攻堅的濃厚氛圍,切實形成助力涼山脫貧攻堅的整體合力。

啟動大會上發出“牢記總書記囑託·誓為脫貧攻堅作貢獻”倡議書,號召全省廣大非公經濟代表人士主動擔當,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傳承美德、弘揚新風,做脫貧攻堅的積極參與者;結對幫扶,充分發揮獨特優勢,利用自身資源,更加主動對接、參與“萬企幫萬村”行動,做脫貧攻堅的有力踐行者;求真務實,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幫助貧困群眾解決最需要、最迫切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出資、出力、出智,做脫貧攻堅的堅定推動者。

會上,愛心企業向涼山州捐贈“中央廚房”項目建設資金859.3萬元,幫助貧困地區小學生(幼兒)改善入學條件;11家重點民營企業代表與涼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簽署結對幫扶及共建協議,117家民營企業、商(協)會與涼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的167個貧困村面對面建起“萬企幫萬村”幫扶關係。

200餘名民營企業家重走涼山扶貧路,看到什麼?做了什麼?

思想洗禮:投身大涼山脫貧攻堅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6月26日,近200名企業家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實地走訪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和解放鄉火普村。企業家們思想上受到強烈的衝擊和教育。

從西昌出發,近兩個小時車程後,企業家們來到三河村。“大涼山深處彝區群眾的貧困程度之深,來一趟,才有切身體會。”毛科說。

在貧困戶吉好也求家,企業家們得知,他家因為缺乏技術、子女多等原因,成為貧困戶。“總書記今年2月來到我們家。”吉好也求說,現在,自己一家的脫貧信心更足了。

在村民吉木子洛家,毛科的問題十分詳細:“家裡種植什麼?還缺什麼?有什麼訴求……”他說,公司已拿出50萬元資金,近期將根據地方訴求,結合公司實際找準契合點,制定詳細的幫扶方案。

“第一次到這裡來,沒有想到條件這麼艱苦。”川聯體育產業商會會長鄒侑根說,經過實地調研,商會將重點在教育、體育器材設備、基礎設施等方面結對扶貧。

宜賓恆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殷小平拿出手機,將三河村的貧困面貌、貧困戶的家庭情況等信息詳細拍下來,準備帶回公司商討具體幫扶舉措。不過,在返程過程中,他又發現當地的馬鈴薯、蕎麥長勢良好。

“貧困是一方面,但涼山又是一個‘聚寶盆’,各種資源很豐富,盛產農特產品。”殷小平說,要徹底脫貧,發展產業很關鍵,應該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資本優勢,這其中少不了民營企業的幫扶。

來到火普村,遠處山坡上,溫室大棚格外醒目。火普村第一書記馬天說,“大棚種的是有機草莓,供不應求。依靠務工、養殖、種植三項收入,到今年底我們村就徹底脫貧了。”村上潔淨的幼兒園,引得企業家們紛紛拍照。

200餘名民營企業家重走涼山扶貧路,看到什麼?做了什麼?

脫貧對接:11個貧困縣與幫扶企業面對面

今年6月,按照省“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領導小組要求,省工商聯、省扶貧移民局、省光彩事業促進會等加大了向涼山州深度貧困縣的傾斜力度,在原來結對幫扶基礎上,進一步篩選和組織了一批商(協)會和重點民營企業與涼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的部分貧困村結對幫扶。

26日下午,11場對接會分別在不同會場舉行。新希望集團擬再建設生豬養殖等項目,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成都國嘉製藥集團擬幫扶鹽源縣發揮光熱資源優勢種植中藥材;國盛基業有限公司繼續紮根雷波縣、喜德縣推廣“無患子、甜葉菊、青仁黑豆‘三位一體’種植”的“訂單農業”模式;鐵騎力士集團計劃3-5年內投入25個億,通過“1211生豬代養模式”帶動涼山貧困戶共同實施220萬頭生豬養殖計劃……

“這100萬元,捐得值!”成都蛟龍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黃玉蛟表示,作為改革開放的受益者,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是每一名非公經濟人士應盡的社會責任。公司將結合貧困村需求,採取項目開發、提供就業、酒店採購、捐資助學、技能培訓等多種方式,幫助當地貧困人口脫貧。對接會上,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也捐款100萬元。

“按學校佈局調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及脫貧攻堅建設標準,昭覺缺口各類校舍、運動場地建設和設備購置資金15.5859億元。”在昭覺縣對接會上,縣教育局局長安理達的這句話刺激了各位企業家的神經——在大城市教育發展迅速的同時,大涼山腹地的教育還比較滯後。

不僅如此,昭覺縣農牧局局長羅俊介紹說,該縣急需建立一家集冷鏈物流和交易於一體的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引進企業入駐建立精深加工線,以充分開發該縣及附近幾個縣的馬鈴薯、肉牛精深產品。

企業家們也在及時記錄。對接會後,企業家們紛紛表示,要立足每個地區的資源優勢、區位特點和政策支持,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積極開展各類幫扶。

200餘名民營企業家重走涼山扶貧路,看到什麼?做了什麼?

砥礪奮進:非公經濟人士“重整行裝再出發”

省委書記彭清華對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大涼山一直牽掛在心,來川3個多月的時間裡,三進大涼山深入調研,謀劃部署涼山脫貧攻堅工作。他對本次活動也高度重視,得知全省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積極響應號召,廣泛踴躍參與大涼山脫貧攻堅後,給予充分肯定,指出“這項活動很有意義”,要求“要持續推動民營企業家為我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多作貢獻。”

彭清華書記的批示迅速傳達到了廣大非公經濟代表人士中。大家一致認為,這既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勵,更是非公經濟人士“重整行裝再出發”的動員令和衝鋒號。大家紛紛表示,“我們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見證者和受益者,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要永遠牢記初心,弘揚企業家精神,助推高質量發展;要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切實履行企業家責任,為新時代治蜀興川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200餘名民營企業家重走涼山扶貧路,看到什麼?做了什麼?

延伸閱讀:

2015年以來全省民營企業和商(協)會已結對幫扶4867個貧困村

自2015年開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以來,我省已有4917家民營企業和商(協)會結對幫扶4867個貧困村,共投入資金64.79億元,受益群眾達60餘萬人。

2016年至今,省委統戰部連續三年組織省內外民營企業家1000餘人次赴涼山州參與“涼山行”活動,直接為涼山州公益捐款超過5300萬元,分別用於“中央廚房”“六件套”“旅遊示範村”等項目,為涼山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

接下來,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將著力推動三年來聚焦涼山開展的各類活動相關成果落地落實,確保好事辦實,推進“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取得更大成效。

(圖片均為四川省委統戰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