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名民营企业家重走凉山扶贫路,看到什么?做了什么?

200余名民营企业家重走凉山扶贫路,看到什么?做了什么?

6月25日至26日,由四川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田向利带队,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组织省内外近200名民营企业家,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足迹,重走凉山扶贫路。

“这项活动很有意义,要持续推动民营企业家为我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多作贡献。”6月28日,省委书记彭清华对我省统一战线开展的“沿着总书记足迹·重走凉山扶贫路”活动作出批示。

200余名民营企业家重走凉山扶贫路,看到什么?做了什么?

牢记嘱托:做脱贫攻坚的参与者践行者推动者

6月25日,“沿着总书记足迹·重走凉山扶贫路”活动在凉山启动。田向利出席启动大会并讲话。凉山州委副书记、州长苏嘎尔布致辞。

田向利强调,要把总书记的殷殷重托和广大彝族群众对脱贫奔康的美好愿望,转化为助力凉山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优势,努力实现帮扶工作和企业发展双赢;要聚集统战合力真抓实干,形成全社会参与助推凉山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切实形成助力凉山脱贫攻坚的整体合力。

启动大会上发出“牢记总书记嘱托·誓为脱贫攻坚作贡献”倡议书,号召全省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主动担当,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传承美德、弘扬新风,做脱贫攻坚的积极参与者;结对帮扶,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利用自身资源,更加主动对接、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做脱贫攻坚的有力践行者;求真务实,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出资、出力、出智,做脱贫攻坚的坚定推动者。

会上,爱心企业向凉山州捐赠“中央厨房”项目建设资金859.3万元,帮助贫困地区小学生(幼儿)改善入学条件;11家重点民营企业代表与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签署结对帮扶及共建协议,117家民营企业、商(协)会与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的167个贫困村面对面建起“万企帮万村”帮扶关系。

200余名民营企业家重走凉山扶贫路,看到什么?做了什么?

思想洗礼:投身大凉山脱贫攻坚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6月26日,近200名企业家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实地走访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解放乡火普村。企业家们思想上受到强烈的冲击和教育。

从西昌出发,近两个小时车程后,企业家们来到三河村。“大凉山深处彝区群众的贫困程度之深,来一趟,才有切身体会。”毛科说。

在贫困户吉好也求家,企业家们得知,他家因为缺乏技术、子女多等原因,成为贫困户。“总书记今年2月来到我们家。”吉好也求说,现在,自己一家的脱贫信心更足了。

在村民吉木子洛家,毛科的问题十分详细:“家里种植什么?还缺什么?有什么诉求……”他说,公司已拿出50万元资金,近期将根据地方诉求,结合公司实际找准契合点,制定详细的帮扶方案。

“第一次到这里来,没有想到条件这么艰苦。”川联体育产业商会会长邹侑根说,经过实地调研,商会将重点在教育、体育器材设备、基础设施等方面结对扶贫。

宜宾恒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殷小平拿出手机,将三河村的贫困面貌、贫困户的家庭情况等信息详细拍下来,准备带回公司商讨具体帮扶举措。不过,在返程过程中,他又发现当地的马铃薯、荞麦长势良好。

“贫困是一方面,但凉山又是一个‘聚宝盆’,各种资源很丰富,盛产农特产品。”殷小平说,要彻底脱贫,发展产业很关键,应该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这其中少不了民营企业的帮扶。

来到火普村,远处山坡上,温室大棚格外醒目。火普村第一书记马天说,“大棚种的是有机草莓,供不应求。依靠务工、养殖、种植三项收入,到今年底我们村就彻底脱贫了。”村上洁净的幼儿园,引得企业家们纷纷拍照。

200余名民营企业家重走凉山扶贫路,看到什么?做了什么?

脱贫对接:11个贫困县与帮扶企业面对面

今年6月,按照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领导小组要求,省工商联、省扶贫移民局、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等加大了向凉山州深度贫困县的倾斜力度,在原来结对帮扶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和组织了一批商(协)会和重点民营企业与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的部分贫困村结对帮扶。

26日下午,11场对接会分别在不同会场举行。新希望集团拟再建设生猪养殖等项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成都国嘉制药集团拟帮扶盐源县发挥光热资源优势种植中药材;国盛基业有限公司继续扎根雷波县、喜德县推广“无患子、甜叶菊、青仁黑豆‘三位一体’种植”的“订单农业”模式;铁骑力士集团计划3-5年内投入25个亿,通过“1211生猪代养模式”带动凉山贫困户共同实施220万头生猪养殖计划……

“这100万元,捐得值!”成都蛟龙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玉蛟表示,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是每一名非公经济人士应尽的社会责任。公司将结合贫困村需求,采取项目开发、提供就业、酒店采购、捐资助学、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当地贫困人口脱贫。对接会上,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也捐款100万元。

“按学校布局调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及脱贫攻坚建设标准,昭觉缺口各类校舍、运动场地建设和设备购置资金15.5859亿元。”在昭觉县对接会上,县教育局局长安理达的这句话刺激了各位企业家的神经——在大城市教育发展迅速的同时,大凉山腹地的教育还比较滞后。

不仅如此,昭觉县农牧局局长罗俊介绍说,该县急需建立一家集冷链物流和交易于一体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引进企业入驻建立精深加工线,以充分开发该县及附近几个县的马铃薯、肉牛精深产品。

企业家们也在及时记录。对接会后,企业家们纷纷表示,要立足每个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政策支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各类帮扶。

200余名民营企业家重走凉山扶贫路,看到什么?做了什么?

砥砺奋进:非公经济人士“重整行装再出发”

省委书记彭清华对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大凉山一直牵挂在心,来川3个多月的时间里,三进大凉山深入调研,谋划部署凉山脱贫攻坚工作。他对本次活动也高度重视,得知全省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积极响应号召,广泛踊跃参与大凉山脱贫攻坚后,给予充分肯定,指出“这项活动很有意义”,要求“要持续推动民营企业家为我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多作贡献。”

彭清华书记的批示迅速传达到了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中。大家一致认为,这既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励,更是非公经济人士“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动员令和冲锋号。大家纷纷表示,“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要永远牢记初心,弘扬企业家精神,助推高质量发展;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切实履行企业家责任,为新时代治蜀兴川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200余名民营企业家重走凉山扶贫路,看到什么?做了什么?

延伸阅读:

2015年以来全省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已结对帮扶4867个贫困村

自2015年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以来,我省已有4917家民营企业和商(协)会结对帮扶4867个贫困村,共投入资金64.79亿元,受益群众达60余万人。

2016年至今,省委统战部连续三年组织省内外民营企业家1000余人次赴凉山州参与“凉山行”活动,直接为凉山州公益捐款超过5300万元,分别用于“中央厨房”“六件套”“旅游示范村”等项目,为凉山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接下来,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将着力推动三年来聚焦凉山开展的各类活动相关成果落地落实,确保好事办实,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取得更大成效。

(图片均为四川省委统战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