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保山「三個萬畝工程」打造生態宜居園林城市樣板

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給雲南的三大定位之一。為牢記總書記囑託,落實各項要求,率先有所作為,保山市在2016年啟動實施了“三個萬畝工程”建設,即:青華海萬畝溼地恢復工程、萬畝觀光農業工程和東山萬畝生態治理植被恢復工程。

同年2月底,保山市政府召開中心城市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會議,時任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的趙德光當即強調:各級、各職能部門要全面落實責任,把工作研究深、研究透、研究出具體措施,搶抓速度,儘快實施。10月,三項“大手筆”工程全部開工,中心城市建設提速推進。經過兩年的施工建設,“三個萬畝工程”現已初見成效,保山正向著成為滇西片區最有影響力的園林、生態、宜居城市大步邁進。

云南保山“三个万亩工程”打造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样板

保山青華海溼地公園美景 人民網 薛丹 攝

云南保山“三个万亩工程”打造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样板

青華海溼地公園成為保山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供圖

“哀牢古湖”扮靚保山城

迎著落日的餘暉,哀牢山下的青華海更顯波光粼粼,妙曼多姿。百年以前,這裡是一片水鄉澤國。近年來,隨著雲南保山中心城區建設的快速發展,青華海逐步重現“哀牢古湖”意境。湖光山色、綠樹紅花,構築出了一座“山水田城”和濱湖公園。

夏至剛過,溼地公園裡每天都能迎來納涼的市民。與北方夏日的炎熱相比,這裡的氣候更顯舒適與愜意。沐浴著清新溫潤的空氣,迎著一池清水岸邊休閒漫步,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當地市民休閒的新選擇。

今年春節前,青華海溼地公園東湖項目建成並向市民及遊客開放,配建的湖心島、駁岸、車行道、遊道以及綠化和景觀造型等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了優美的休閒娛樂場所,加上2016年就已經建成的西湖項目,佔地面積約12500畝的公園目前已經初具規模。

湖岸漫步觀景賞花,永子棋院對弈切磋。市民李靜幾乎每天必到公園“一遊”。“早晨和傍晚最熱鬧,有的窄道人與人要側身才能‘擦肩而過’。”李靜說,未來公園還將打造一個“哀牢部落”文化村,屆時將既有“顏值”,更有“內涵”。

“這裡已經成為了保山的形象和名片,項目的打造在提升中心城市品位的同時,也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公園建設方負責人汪宗彥表示,青華海現在已經在申報國家級溼地公園,未來將建設的是一個5A級景區。

云南保山“三个万亩工程”打造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样板

生態保山 人民網 薛丹 攝

云南保山“三个万亩工程”打造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样板

東山生態修復治理 工程 人民網 薛丹 攝

生態恢復打造森林公園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俯瞰歷史悠久的保山中心城區隆陽不難發現,東山既是中心城市的後花園,也是城市的生態屏障。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保山市採用“政府+企業”型(PPP)開發模式全力實施萬畝生態治理植被恢復工程,總投資達到了43億。

“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約為2.67萬畝,將通過生態恢復,融合文旅產業的發展模式,深入挖掘東山哀牢文化遺存傳說,以景區化標準高規格建設,將東山打造成為承載保山市民哀牢聖山記憶,迴歸山野林趣的重要場所。”東園永昌公司總經理胡文彬介紹,通過實施生態植被恢復、旅遊文化設施、現代農業設施等及配套設施,現已建成5個“園中園”。到2019年,東山將成為一座綜合性森林公園。

“我們結合生態修復治理建設旅遊設施,附近的紅巖村就是一個例子,在生態治理過程中不搬村、不拆村,而是就地將其納入鄉村振興工程改造,紅巖村未來會成為一個文化創意產業園。東山生態恢復後還得帶動當地的旅遊產業發展才行,這是我們的綜合考量。”胡文彬一邊介紹一邊說。

通過“山脊戴帽子、坡面栽林子、溝底建壩子”生態修復措施,現如今站在東山之頂,綠意已奔來眼前。未來東山森林公園還將以4A景區年接待量50萬人次以上的客流承載量建設哀牢寺、溜索、漢唐觀景塔、飛禽園、園中園吊橋、田園茶居(民宿)、野外營地等休閒娛樂配套設施。

云南保山“三个万亩工程”打造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样板

東山生態系統修復 人民網 薛丹 攝

云南保山“三个万亩工程”打造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样板

保山觀光農業建設 供圖

生態觀光農業園引領融合發展

在萬畝觀光農業工程中,保山市在隆陽區大力培植萬畝蔬果花卉,發展農業觀光旅遊,同時為休閒青華海與東山森林公園搭建起一座銜接橋樑。通過融合休閒服務、設施農業和旅遊產業,構造城市休閒—溼地休閒—農業休閒—山體森林休閒的景觀序列,融產業發展與景觀塑造於一體,形成了生態、生產、生活、旅遊、休閒為一體的功能區。

“隆陽區在去年與三家企業共同出資註冊了保山保農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項目投資建設主體,負責萬畝生態觀光農業園規劃、建設和運營等工作。”隆陽區農業局局長楊曉平介紹說,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方式,國有私營企業混合經濟體發展模式在當地走出了第一步。

據瞭解,整個萬畝生態觀光農業園項目總投資41億元,用地規模為2.5萬畝,涉及河圖、金雞2個鄉鎮,佈局了花卉產業帶、蔬菜產業帶、水果產業帶和苗木帶;同時還有水果觀光園、食用玫瑰休閒園、花卉觀光園、世界玫瑰博覽園和世界茶花博覽園。楊曉平表示,當地農戶可通過土地流轉、打工、返租等方式拿到多筆收入,實現促農增收的目標。

截至目前,隆陽區已經流轉土地1.22萬畝,主遊道10.18公里建設全線貫通,綠化工程全面完成,現已啟動實施5個萬畝規模農業示範區建設園區,每個示範區結合主導產業,都規劃配套建設1個以上休閒觀光旅遊點。通過點面結合、以點連線,打造農業旅遊精品線路,實現大農業與大旅遊的有機融合。到2018年底,園區將完成菜、花、果種植1萬畝以上,啟動實施393畝核心商業區建設,實現開園運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