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好不叫座!被人連連稱讚的鈴木汽車,或將真要退出中國市場了

近日,日本鈴木汽車集團宣佈已全部轉讓昌河鈴木股權。至此,已有23年曆史的昌河鈴木正式退出中國汽車歷史舞臺。然而繼昌河鈴木解散後,有日本媒體報道稱鈴木也將與長安汽車分道揚鑣,徹底退出中國市場。雖然目前這一消息還未得到證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鈴木汽車在中國舉步維艱。

叫好不叫座!被人連連稱讚的鈴木汽車,或將真要退出中國市場了

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微型汽車知名的鈴木以技術輸入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也成為了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汽車公司之一。隨後鈴木開啟國產化進程,在1993年與1995年分別成立了長安鈴木和昌河鈴木。長安鈴木主要生產驍途、維特拉和奧拓等車型,昌河鈴木產品則覆蓋交叉型乘用車、轎車、MPV等細分市場,比如北斗星系列轎車等。

叫好不叫座!被人連連稱讚的鈴木汽車,或將真要退出中國市場了

在注重經濟實用性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鈴木汽車在中國市場一度很“吃香”。旗下奧拓、羚羊、天語、北斗星等車型均有過不錯的市場表現,因此鈴木還贏得了“小車之王”的尊稱。儘管後續有大量合資車企衝擊中國市場,但鈴木還是能有一席之地,甚至在2011年長安鈴木銷量達到歷史頂峰的22萬輛,不過此後鈴木銷量便開始斷崖式下滑。

叫好不叫座!被人連連稱讚的鈴木汽車,或將真要退出中國市場了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16年長安鈴木銷量只有11.5萬輛,5年間縮水近半。到了2017年,銷量更是下滑25%至8.6萬輛。長安鈴木銷售疲軟,昌河鈴木更是慘不忍睹。2017年昌河鈴木在華銷量僅有2.63萬輛,同比下降42%,其中90%以上的銷量靠北斗星三大熱銷車型來支撐。為何曾經的“小車之王”鈴木,銷量會如此大面積下滑呢?

叫好不叫座!被人連連稱讚的鈴木汽車,或將真要退出中國市場了

早年間,中國消費者對汽車沒有太多要求,因此鈴木物美價廉的小型車深受追捧。但隨著中國的消費升級,消費者購車偏好也發生了轉變。大空間、多用途的SUV開始成為中國消費者的“心頭好”,鈴木小型車定位漸漸不符合“好大喜長”的偏好,小型車的市場也隨之開始逐步萎縮。面對中國市場的這種變化趨勢,鈴木並沒有選擇與時俱進、因地制宜,而是繼續堅持小型車戰略。

叫好不叫座!被人連連稱讚的鈴木汽車,或將真要退出中國市場了

長安鈴木旗下的羚羊車型,上市已超過15年仍沒有更新換代跡象。昌河鈴木旗下的北斗星車型也“服役”過10年,至今已沒有任何技術亮點。反觀其他競爭對手,為吸引消費者已經壓縮車型改款換代時間,甚至1年時間就能推出改款車型。當然,鈴木還是跟進時代需求,推出了驍途、維特拉和鋒馭三款小型SUV。不過就這三款車型產品力來說,跟市場上其他合資車型相比毫無優勢可言,結局也是可想而知。

叫好不叫座!被人連連稱讚的鈴木汽車,或將真要退出中國市場了

鈴木糟糕的銷量表現,也成為眾人猜測其退出中國市場的最大因素。與此同時,來自“雙積分”壓力,或許也會迫使鈴木撤出中國市場。中國將從明年起正式考核汽車廠商的“雙積分”,而鈴木汽車在華並未推出新能源車型。根據工信部雙積分核算情況表,長安鈴木新能源積分為0。

叫好不叫座!被人連連稱讚的鈴木汽車,或將真要退出中國市場了

除開國內因素,國外市場表現強勢或許也會促使鈴木放棄中國市場。鈴木目前是印度汽車市場的霸主,其年銷量超過16萬輛,是排名第二位的塔塔汽車3倍。而且從細分車型來看,印度2017年銷量前十位的車型中,鈴木汽車佔7款,並且包攬了前5名。或許鈴木已經意識到,與其在中國市場苦苦掙扎,倒不如集中資源發展市場份額最高的印度市場。

叫好不叫座!被人連連稱讚的鈴木汽車,或將真要退出中國市場了

諸多不利因素的積累,似乎預示著鈴木徹底退出中國市場已成定局。而面對鈴木的“撤退”,不少消費者都表露出惋惜之情。從話語之間可以看出,鈴木車型品質表現還是可圈可點,只是無奈車型產品力不能滿足國人需求。

目前有消息稱,鈴木汽車與長安汽車簽訂的合作期限是30年。如今還有5年才到期,想要提前取消合作可能較難推進。或許鈴木現在還不會退出中國市場,但未來是否還能看到合資鈴木,就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