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资管大整顿背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意在强调金融特许经营原则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决打好的三个攻坚战之一,其中包含了金融方面的重要任务。坚持金融业特许经营的原则,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保证,因此,这一原则应当落实到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的各项工作之中。

正是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当下发生的一切自然就容易理解了。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整治办函[2018]29号)》(以下简称《29号文》),让互金行业掀起巨大波澜,可谓影响了行业的发展进程。

这个期限要求非常紧,不到3个月时间就要把存量压缩到0,难度远超想象。对于一些体量较大的平台,动用常规手段,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互联网资管大整顿背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意在强调金融特许经营原则

那么这些平台还有什么其他出路呢?《29号文》还是留了一道口子,原文如下:

依托互联网公开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须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颁发的资产管理业务牌照或资产管理产品代销牌照。

对于已补齐资产管理业务相关牌照的机构,由各省整治办出具合格意见并移交相关牌照发放部门进行日常监督。

也就是说,如果平台有大量销售资产管理产品的业务,但是不想消化或者没法短时间消化也是没有问题的。可以不消化、不压缩,保持增长,但是一定要在6月底前取得资产管理业务牌照或资产管理产品代销牌照。这样过去的事就可以既往不咎,以后也可以正常运营。

那么,肯定很多投资人和平台会问,到底什么算是资产管理业务牌照或资产管理产品代销牌照呢?讲一个背景,我国的混业经营已经有较长时间了,银监会都和保监会合并了。所以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资产管理业务牌照。

《29号文》中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里面提到了重要的一点:

平台可以申请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颁发的资产管理业务或资产管理产品代销业务的牌照。

首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指的是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后简称银保监会)、证监会、商务部和外汇管理局等。以上各部门审批的可以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牌照有:

银行牌照、信托牌照、金融租赁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公募基金牌照、基金公司牌照、基金子公司牌照、基金销售牌照、基金销售支付牌照、券商牌照、期货牌照、保险牌照、融资租赁牌照、典当牌照、货币经纪牌照、贷款公司牌照等。(注:小额贷款公司牌照和融资性担保牌照是由省级金融办公室监管的,不归中央审批。)

以上这些可能属于资产管理业务的牌照,拿下的难度非常之大,在三个月短的时间拿下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以基金销售牌照举例,自2001年至2014年,共发行了248家牌照,其中商业银行98家、证券公司98家、期货公司3家、保险公司3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6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40家。绝大多数都是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

所以这条针对的并不是广大投资人熟悉的一些大平台,而是一些巨型互金独角兽,如BATJ等公司。事实上,马爸爸的蚂蚁金服已完成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和租赁全牌照的布局。

对网贷行业的影响

网贷行业采用的是备案制。一个完全以合规网贷为业务的平台,只需正常备案即可,不受任何影响。而且在29号文发布后,通过备案的网贷平台价值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如前所述,资管牌照不太好拿,非网贷类型的互金平台一旦拿不到资管牌照,将会在6月底前清盘。而网贷平台则会是互联网理财市场上硕果仅存的互金平台,因此价值的提升是非常可观的。毋庸置疑,从今天开始,网贷平台的壳市场将会有明显的涨价趋势。

投资建议

对于巨型互金平台,如蚂蚁金服、苏宁金融这样近乎全牌照的,大可放心投资。而像陆金所、网信普惠这类母公司拥有较多牌照的,也可放心持有。

对于某些大型互金平台,没有金融牌照又开展资管业务的,个人认为一般是能消化完毕存量的,不会有大问题。

对于某些打着资管业务旗号,通过发行销售资管产品以规避网贷监管的平台,建议一定要远离。

想要继续互联网理财的,完全可以选择只开展网贷业务,且资产合规、积极备案的平台。(互金远望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