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虎還有可能再次回到中國野外嗎——再見了,美麗的大貓

華南虎還有可能再次回到中國野外嗎——再見了,美麗的大貓

▲華南虎是中國標誌性的動物

華南虎又名廈門虎,是歷史上中國分佈最廣、數目最繁的一個虎亞種。曾經,在東到吳淞口西瀕青藏高原、北起陝西南抵香港的中國腹地,這種色彩斑斕、步履威嚴的大貓隨處可見。在1949前,據統計華南虎的數量仍然超過4000只。可隨著中國5、60年代的打害獸行動,有3000多隻華南虎被合法獵殺。儘管中國政府在1977年已經開始立法保護華南虎,但華南虎在野外滅絕的大勢卻不可逆轉。到了2007年,加滿都德的老虎國際會議上,中國政府公開承認中國境內業已沒有一隻野生華南虎的存在。

華南虎的命運令人扼腕嘆息,千禧年以來一直有人主張通過野化人工養育的華南虎使其迴歸中國野外。該主張的支持者頗多,但實際上這種主張幾乎沒有可行性。華南虎在野外滅絕的最大原因不是因為人為盜獵,而是棲息地的喪失和大型獵物的不足。廣闊的領地、茂密的植被、充足的水源、豐富的大型有蹄類食草動物是老虎在野外生存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關鍵條件。

老虎的適應性固然強,包括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印度次大陸的熱帶稀樹高草原野、孟加拉灣的紅樹林、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溫帶落葉闊葉林等地區在內都有過老虎的足跡。可老虎的棲息地也是有條件的,老虎絕少活動在缺乏植被掩護的開闊地帶,喜馬拉雅山和蒙古高原一類的地形就並不適合老虎生存。

華南虎還有可能再次回到中國野外嗎——再見了,美麗的大貓

▲孟加拉的紅樹林

要維持一個有效種群,至少需要20頭成年可繁殖的雌虎以及若干頭壯年雄虎。在大型有蹄類食草動物分佈密度比較高的印度次大陸,一頭雌性孟加拉虎的領地低至20平方公里;而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由於大型有蹄類食草動物的分佈密度低且不均勻,一頭雌性阿穆爾虎需要的領地闊達450平方公里。一頭雄虎的活動範圍則更是大得驚人,雄虎在3-4歲成年後開始通過長途遷徙來尋找領地和配偶,雄虎最大的遷徙距離記錄是1000公里。所以,要維持一支孟加拉虎種群的棲息地要800平方公里,維持一支阿穆爾虎種群的棲息地要9000平方公里,且這些領地不能是碎片化要連貫一起。華南虎歷史上的棲息地面積今已不可考,若是在孟加拉虎和阿穆爾虎之間取一個折中數,那也是需要數千平方公里的廣袤領地。

說完老虎所需的棲息地問題,現在談談老虎的獵物。老虎是機會主義捕食者,大到肥碩的亞洲象、小到田裡的青蛙,都曾有被老虎捕食的記錄。大型有蹄類食草動物是老虎的主要食物來源。在亞洲遠東地區,阿穆爾虎的主要獵物是馬鹿、野豬、狍子和梅花鹿等。在東南亞地區,印支虎的主要獵物是水鹿、野豬、鬣羚、爪哇野牛、印度野牛等。在南亞地區、孟加拉虎的主要獵物是水鹿、赤鹿、白斑鹿、印度野牛、馬鹿等。在中國關內,生活的大型有蹄類食草動物是鬣羚、野豬、梅花鹿、羚牛、麋鹿、黑麂等。一頭成年雄虎每週的食物攝入量大致相當於一隻水鹿,也就是一頭成年雄虎每年需要獵殺50只以上的大型有蹄類食草動物才能維持基本生存,母虎所需要的食物攝入量和雄虎相差無幾。一頭哺乳期的母虎所需要的食物攝入量比雄虎還高,以滿足其撫育幼崽的需要。如果缺乏大型獵物,老虎需要捕獲更多的小型獵物以達到總的能量需求。由於它們的捕獵效率不高,又缺乏團隊協作,因此在缺乏大型有蹄類獵物的情況下,消耗同樣的能量所捕獲的小型獵物往往不能夠維持老虎以及幼虎的生存。假設一隻老虎每年捕殺獵物種群數量的10%-20%,以保證該獵物種群的可持續性,那麼每一隻老虎的領地上要存在的獵物種群個體不能低於250-500頭。

華南虎還有可能再次回到中國野外嗎——再見了,美麗的大貓

▲鬣羚

縱觀當下中國腹地的一眾自然保護區,沒有哪個自然保護區有能力提供維持一支老虎種群延續所需要的資源。考慮到現在中國人口密度越來越大,大型有蹄類食草動物的數目日趨下降的實際狀況,那麼在未來為華南虎迴歸野外提供一個可供其種群延續的棲息地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不過華南虎不能重新回到中國何嘗不也是一件好事呢?沒有哪一個亞種的老虎不是兇猛的掠食者,人類深受其威脅。老虎是食人數量最多的貓科動物,中國歷史上記錄的虎災罄竹難書,近年又有諸如“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傷人”、“寧波動物園老虎傷人”等事件發生,倘若華南虎真能迴歸中國腹地的野外,勢必給其棲息地附近的居民帶來巨大的威脅。

華南虎還有可能再次回到中國野外嗎——再見了,美麗的大貓

▲自由生活在南非老虎谷的華南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