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布戰略計劃,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

美國發布戰略計劃,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

政府正在加緊保護地球避免遭受可能消滅整個地區乃至大陸的小行星的撞擊。

全球小行星日即將到來之前,美國國家科學和技術委員會(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週三(6月20日)發佈了一份報告,呼籲提高小行星檢測、跟蹤和軌道偏轉技術。由NASA與聯邦緊急事務署、軍事部門、白宮和其他官員共同支持的計劃,希望協調未來10年的項目,以便在地球附近發現並應對可能的近地天體威脅。

題為“國家近地天體預防戰略和行動計劃”的新文件,確定了5個減少小行星撞擊風險的戰略目標,包括提高探測和跟蹤目標的方法、改進建模、開發近地天體轉向技術、加強這方面的國際合作以及建立應急程序。

美國發布戰略計劃,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

NASA行星防禦官員約翰遜(Lindley Johnson)說,科學家已經發現95%的這些近地天體直徑達一公里(三分之二英里)或更大。但是剩餘的5%較小的岩石,仍然可能給地球造成巨大損失。

NASA已經對18,310件直徑超過800英尺(140米)或更大的近地天體編制了手冊。近地天體(NEO)包括在地球3,000萬英里內的所有小行星和彗星。

雖然小行星撞擊的可能性很低,但其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約翰遜說,如果近地天體飛行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即可達到地球,沒有緊急解決方案。但是,人類至少有時間從它可能撞擊的地區疏散。

約翰遜說,地面望遠鏡能夠發現在夜晚接近內太陽系的小行星,難以察覺的是那些已經飛掠過太陽、在白天開始接近地球的岩石。例如2013年,當時一顆66英尺(20米)大小的小行星突然出現並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爆炸,震破成千上萬建築物的玻璃並造成千人受傷。

美國發布戰略計劃,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

1908年在俄羅斯通古斯卡爆炸的一顆三倍大小的小行星夷平了770平方英里(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根據週三公佈的報告,如果類似事件發生在紐約市,傷亡人數可能高達數百萬人。

一顆巨大的太空岩石在大約6,500萬年前撞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當時導致恐龍滅絕。

約翰遜說,要花費數年的時間才能嘗試偏轉一顆殺手小行星的軌道,首先需要建造一艘航天器,再用幾年的時間才能使航天器達到小行星。通過撞擊小行星或彗星,改變它的軌道,或者發射核裝置,加熱其表面使其損失成分來實現軌道轉向。

美國發布戰略計劃,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

美國宇航局和國家核安全局的科學家在《宇航學報》雜誌的論文中提出了“超高速小行星應急響應計劃”(HAMMER)。8.8噸HAMMER太空船可用於直接迫使小型小行星轉向,或使用核裝置將表面岩石吹離小行星。

直徑大約492米的小行星貝努(Bennu)具有撞擊地球的潛在威脅,該小行星目前是美國宇航局OSIRIS-REx計劃在2023年攜帶樣品返回地球任務鎖定的目標。雖然地球不會有很快與貝努發生碰撞的危險,但是在下個世紀的某個時候,它將有2,700分之一的可能性撞擊我們的星球。

美國發布戰略計劃,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

達姆施塔特歐洲空間運行中心(ESOC)負責人Rolf Densing說:“遲早我們會受到輕微或重大的影響。”“有一天地球受到毀滅性的撞擊事件的風險非常高。”“我們沒有積極的行星防禦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