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之東方佛和西方佛

金剛經之東方佛和西方佛

東方是所謂生氣方,所以要求長生、長壽,就要念東方琉璃光世界藥師如來。藥師佛是東方世界的佛國,西方世界是講歸宿的,東方世界是談生法的,生生不已,所以東方文化也是生生不已!顯教的經典包含了很多秘密的道理,要大家去參究。你們要學禪宗參話頭,這些都是話頭,話頭都在經典上。如果你以為自己已懂了,光以為東南西北,很簡單,為什麼不南東北西呀?這裡為什麼先提出來東方?先講了東方,再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反而落在最後,什麼理由?這其中要發揮起來,就牽涉得很多了,同我們修持的道理都有關係。

我們大家要學佛修持,先要有東方的生機,生命之機,氣脈發動,色身轉變,才能得定,才能得到妙樂。代表這個的符號,在方位上是東方,是所謂生氣方,像太陽一樣,從東方上來。

為什麼念《阿彌陀經》要念西方?日落西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所以趕快打主意,回家吧!念念西方。這些並不是偶然的說一說,佛學裡頭,這些地方都有道理。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是佛嚴重的吩咐,他又告訴須菩提,一個學佛的人,要能夠做到無相佈施,一切相不住為什麼人要佈施、要慈悲呢?拿中國古文來講,就是“義所當為”四個字,人生就應該這樣作。利人、助人、慈悲,這樣不住相的佈施,他所得的福德果報,大得像虛空一樣不可思量。須菩提啊,你要記住啊!一個學大乘菩薩道的人,應該如我所教你的,無所住去用心修行,那才是真修行。有些人一天到晚愁眉苦臉,住在愁眉苦臉的當然不對,一天到晚在散漫無所歸的也不對,不空也不對,要一切無所住,物來則應,過去不留,這是大乘菩薩般若道的修法。

所以禪宗五祖教六祖先看《金剛經》,就是走的這個法門,一切無所住,這就是大乘佛法最基礎的修法,也是最究竟的。可是有一點,大家要注意,我們看《金剛經》講般若,常常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認為《金剛經》是談空。《金剛經》沒有一句談到空,他只拿虛空來作比方,大家認為《金剛經》講空法是一個錯誤。《金剛經》只告訴你無所住!無所住並不是空啊!無所住,如行雲流水,你看那個流水在流,永遠不停留的過去了,但是又有來的,而一切是無所住,並沒有叫你空啊!這一點青年同學要特別注意。

在第四品中,佛告訴我們一個修行的方法,認識真正佛法,無所住而不是放下,“菩薩但應如所教住”,就是這樣去修。第二個要點告訴我們,真修到無所住,就是福德成就。

我們曉得做生意要有三種資本,一種是開設的資金,二是貨賣出去貨款未收回時,還要佔一筆資金,第三筆是週轉金。學佛只要兩筆資本就夠了,比做生意划得來。哪兩筆資本呢?就是智慧資糧和福德資糧。資糧就是資本,所以我們中國傳統給朋友寫匾額,寫一個──福慧雙修。慧就是智慧,所以福慧雙修就是佛境界。有些人有福報,又有錢又有富貴功名,但卻沒有智慧;有些人智慧很高,窮得要死,世間福報不好,也沒得辦法。佛境界就是福德與智慧都圓滿,這叫作福慧雙修,智慧資糧圓滿了,福德資糧圓滿了,就成佛。所以大家唸經的時候,唸到皈依佛兩足尊,就是這個兩足──智慧具足,福德具足。《金剛經》告訴你,真正的福德要怎樣修呢?就是不住相佈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