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倒閉42家!你的錢還敢盯著高收益?

據網貸之家最新統計顯示,從6月19日到26日,短短一週時間,全國就有42家網貸平臺出現問題。

在這42家平臺中,國資系企業有6家,分別是五星財富、錢媽媽、小金貸、鹹魚理財、金大聖和卓金金服。國資系還算良心,只有1家金大聖疑似跑路,出現無法提現和官群禁言的情況,其餘5家目前都選擇清盤退出,陸續給出相應的兌付方案。

36家民營系平臺就沒那麼靠譜了,它們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已經攜款跑路,更別提什麼兌付方案了。這波互金暴雷潮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兩家高返利平臺:唐小僧和聯璧金融。

7天倒閉42家!你的錢還敢盯著高收益?

唐小僧,2015年5月5日上線,號稱“高返平臺中的戰鬥雞”,不少產品利率超10%,因此吸引了一大批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上線不到一年成交額就破百億。不久前,唐小僧大肆推廣的一波高返利產品,利率更是達到了40-60%。

不過,推完這波產品的第二天,唐小僧就“雷了”。其實控人鄔再平在6月16日逃跑,母公司資邦金服已被立案,定性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緊接著,聯璧金融也出事兒了。聯璧金融成立於2012年,最初以“0元購”的模式吸引了不少用戶,其產品年化收益率達到12%。6月23日,上海警方通報,聯璧金融被立案偵查,相關涉案人員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至此,高返平臺“四大天王”——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全部涼涼。

網貸平臺這一涼,投資者可就虧大了。

7天倒閉42家!你的錢還敢盯著高收益?

監管趨嚴,互金平臺結束野蠻生長

互聯網金融這種模式,一直以來都遊走在違法的邊緣,但自從加上了“互聯網”三個字,彷彿就立馬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從2013年開始,第三方支付發展成熟、P2P網貸平臺爆發式增長,在不同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互金領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不過,這發展一快,問題就開始湧現,非吸自融、P2P跑路、裸貸等負面問題,讓互聯網金融成功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於是,“互金政策年”到來。從2015年起,互聯網金融監管開始進入密集期,監管政策出手,互金平臺結束野蠻生長。

2016年國家開展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確定了備案登記這一網貸平臺落地的合規細則。2017年底,網貸平臺備案大限確定,正是今年6月底前。不過今年4月消息傳出,備案工作可能無法按期完成,備案登記大概率延期。

7天倒閉42家!你的錢還敢盯著高收益?

與此同時,監管進一步升級。今年6月,北京地區發佈通知,強調“雙降”,在專項整改期間,網貸平臺必須規模降、業務降;深圳則就“雙降”一事約談了當地11家網貸平臺。

“雙降”無小事,合規備案之前,都不能有新的錢進來,這就是直接把互金平臺的命根子給掐了。

於是,網貸平臺就出現了兩大陣營。一波在嚴監管的壓力下,扛不住了,或攜款潛逃,或清盤歇業,於是便造就了互金平臺的“暴雷潮”。

另外,有業內人士分析,除愈發嚴格的監管外,信用收緊、輿論恐慌、和行業發展規律等,也是壓在互金平臺頭上的幾個千斤鼎。

7天倒閉42家!你的錢還敢盯著高收益?

經濟下行,實體經濟面臨考驗,借款人很可能還不起債,網貸平臺的壞賬也會增加。可以說,在經濟週期底部的考驗面前,沒有經歷過系統性風險考驗的互聯網金融,顯得十分脆弱。

有著超過150年曆史的雷曼兄弟,都能在08年的金融危機中瞬間崩塌,更何況是發展史嚴格來說不超過10年的國內互金平臺們。

面臨著宏觀風險和微觀風險全方位夾擊的互聯網金融,必定會在接下來產生一場大規模的洗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