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小鎮爲什麼大都成爲「空心鎮」和「鬼鎮」?

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大都成為“空心鎮”和“鬼鎮”?

導語

一些地方政府不顧特色小鎮要求,追求短平快效果,盲目引進各類投資商特別是房地產商進行開發,導致部分特色小鎮演變為了房地產項目,小鎮缺乏特色產業支撐,演變為“空心鎮”和“鬼鎮”。

一、 主管部門在特色小鎮指導中存在的問題!

1、大躍進、大手筆、大欲望。

一是有些地方拼命趕速度,存在大躍進的風險。一些地方政府貪大、求多、圖快,追求短期利益和表面形象變化,而對於特色小鎮培育週期、投資規模、完成數量設置過高要求,急於出成果、忙於出政績。

二是地方政府的胃口被普遍吊高,沒有把立足點主要放在特色小鎮的內生動力上,而是熱盼中央在優惠政策、財政資金和投資項目的安排上有大動作,形成新一輪投資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態勢,這在中西部尤其明顯。

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大都成為“空心鎮”和“鬼鎮”?

2、目標不明、產鎮脫節。

聚人氣、生財氣、養生氣應是特色小鎮的追求。但一些地方目標並不明確,定位不清晰,不知道發展特色小鎮是為了什麼,造成嚴重的產鎮脫節。產業與產業、產業與社區、產業與人以及產業與城鄉之間缺乏有效互動,形成了產業孤島。

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大都成為“空心鎮”和“鬼鎮”?

3、多頭管理、各自為政。

在特色小鎮申報工作中, 有的是發展改革委(局)牽頭,有的是住建廳(局)在牽頭,目前有的體育局、林業局也分別在獨自牽頭做,申報條件存在分歧。二是建制鎮還是非建制鎮。發展改革委的相關通知一般明確表示特色小鎮分兩種,建制鎮和非建制鎮,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第一和第二批特色小鎮名單中全是建制鎮。無主管理和多元格局造成各說各話,互相矛盾,這給特色小鎮申報和建設推進工作帶來了較大困擾。

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大都成為“空心鎮”和“鬼鎮”?

4、規劃體系模糊不清。

由於特色小鎮沒有現成的、規範的規劃標準,導致有些小鎮在編制規劃時缺乏通盤謀劃,存在產城銜接不夠、功能融合不夠等問題。各地政府要求的規劃類型都不太一樣,有的要求擬申報的特色小鎮完成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後續再完成鎮區的發展規劃。有的只需要有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環境功能區規劃的特色小鎮概念性規劃。有的則要求按照“多規合一”的理念統籌編制的特色小鎮建設規劃。

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大都成為“空心鎮”和“鬼鎮”?

二、特色小鎮發展缺乏主要要素

從特色小鎮發展的一般規律看,“空心鎮”、“鬼鎮”大都缺乏下列要素:

1、沒有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支撐。

特色小鎮的產業應該是基於當地特殊自然稟賦和資源環境優勢形成的產業。如基於工業資源的資源開發和加工類產業、基於農業和自然景觀優勢形成的農旅休閒觀光產業;也可以是為當地城市或區域主導產業或產業集群配套的產業等等。

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大都成為“空心鎮”和“鬼鎮”?

特色小鎮如果只滿足於服務當地居民消費的產業,由於城鎮規模太小,往往發展空間十分有限,很難形成內生的分工效應和創業效應,特色小鎮必須立足於服務規模更大的外部消費群體或成為本地區現有產業集群的供應商或配套商。一些服務於農業農村的農旅特色小鎮,由於處在人口密度較高的農村地區,或分佈在邊遠地區或山區,有著獨特的農業和旅遊資源,也能夠支撐特色小鎮農旅產業的發展,服務於周邊城市甚至更廣的旅遊消費者。

所以,特色小鎮要發展,必須具有市場競爭力和持續生存能力的產業支撐。對各地政府而言,有的官員不懂產業,官員們選擇產業或許會徒勞甚至犯錯誤,因此,政府最需要做的就是構建有利於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和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方便特色小鎮投資者自主高效組合各類生產和從事產業活動。

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大都成為“空心鎮”和“鬼鎮”?

2、缺乏對人和各類生產、創新要素的吸引力。

特色小鎮必須以人為核心。適和人們就業、居住和生活,特色小鎮是否具有吸引力,就必須建設舒適便利的公共設施和服務,包括交通基礎設施、優質公共衛生和醫療、教育設施和服務,以及宜人的生態環境等,這是特色小鎮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人的發展需要的基本條件。

但是我國發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東西部經濟發展差異較大。小城鎮與城市相比,大多數地區都不具備更好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因此特色小鎮發展不太容易具備較強的吸引力,這其中的原因既有地方財力不足的原因,也有資源配置體制機制、城鎮權力層級等多方面的原因,從特色小鎮吸引力來說,既有經濟問題,也有制度問題,需要通過經濟發展和制度改革加以系統解決才會取得成效,絕不是政府主管部門喊幾句口號或出臺幾個文件就一下能夠實現的。

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大都成為“空心鎮”和“鬼鎮”?

3、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

我調研過很多“空心鎮”和“鬼鎮”很多特色小鎮建設缺乏合理規劃,有的只是憑當地主要領導的一個要求,或是縣區領導開過會研究通過了就上馬乾了起來。缺乏嚴格的項目規劃,因此。很多特色小鎮空間利用效率相比城市更低的狀況在我國十分突出。我們認為,特色小鎮雖然空間規模不大,但也需要科學合理地對城鎮空間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

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大都成為“空心鎮”和“鬼鎮”?

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大都成為“空心鎮”和“鬼鎮”?

一是特色小鎮要在佈局選址上要科學合理。統籌兼顧當地自然地理與資源條件、周邊城市分佈、產業集群分工、交通便利等多種因素;

二是要合理進行小鎮空間格局的分化與組合。特色小鎮要合理劃分空間功能分工與融合,合理安排好生產、生態、生活、交通、公共與服務設施等佈局,推進一體化規劃和綜合配置。

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大都成為“空心鎮”和“鬼鎮”?

認真做好多規合一的特色小鎮規劃,才會有利於特色小鎮的發展,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特色小鎮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可持續發展。

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大都成為“空心鎮”和“鬼鎮”?

4、沒有滿足消費者與市場需要。

從過去的經驗看,大多數政府主導的特色小鎮發展模式基本上都是失敗的。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特色小鎮的建設更多的只是滿足了政府的主觀願望和考核要求,而不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要或市場需要,很多投資老闆習慣找市場,而不研究市場。

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小鎮為什麼大都成為“空心鎮”和“鬼鎮”?

因得不到市場響應或追捧,難以吸納到商業主體和人口入住,沒有考慮遊客的休閒旅遊參與,因而就產生了不少“空心鎮”或“鬼鎮”,造成投資和資源浪費。要避免特色小鎮打造這一狀況再次發生,有效的辦法是按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方式來推進特色小鎮建設運營模式的改進,以更加市場化的投資機制和運營模式來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特色小鎮的發展,以減少特色小鎮建設中的無效投資。政府要切忌大包大攬,重在營造好特色小鎮的發展環境,為投資與運營企業提供好各種服務。

我們認為:在市場規律作用和空間資源短缺的條件下,人們對特色小鎮的崇尚和追求,是一種詩意理想或價值追求,但未必都是與各地現實相吻合的。建設發展一個真正的特色小鎮,自然稟賦和區位條件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只有在基礎與條件都具備的因素上,堅持特色小鎮建設發展運營模式上的實事求是,立足長遠、遵循規律、突出特色,只有這樣,宜居宜業美麗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的特色小鎮才會真正實現人們的詩意理想或價值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