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这个贫困村 五年变成让人刮目相看的富裕村

从太湖县城区出发,一路往西,历经近两小时蜿蜒曲折的盘山路后,干净整洁、错落有致的栗树村出现在眼前。

走进栗树村,一座座宽敞明亮的房屋,街道边饭馆、商店、卫生院、学校一应俱全;田间地头,人们或三五成群在合作社基地打工,或在山间放牛养猪,耕田匀地,忙得不亦乐乎。谁能想象,就在五年前,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住土房、吃粗粮、上山难下山更难。”

“唤醒”山区资源 发展产业来“造血”

刘畈乡栗树村是太湖县十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总面积29.7平方公里,海拔五百多米,有45个村民组,共981户、3586人。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44户,贫困人口1126人,无资产、无资金、无项目、无收入,发展动能不足,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是一个典型的“高山”贫困村。

方法总比困难多。去年四月,来自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的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刚抵达这里,就第一时间成立驻村工作队党小组,开始寻找脱贫新路子。他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村里每家每户。考虑到村里的实际,与其花时间、精力去开发不确定未来的新产业,还不如守住并发扬现有的技术和产业来得实在。

产业兴村、促民增收,流转土地,盘活资源……沉寂几十年的荒山、荒田的资源终于被唤醒,派上了用场。产业方面,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探索出了“合作总社+民营分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扶贫工作队通过认领认购、帮扶销售等途径,帮助销售小黄牛肉、番鸭、黑猪肉、土鸡等农产品累计价值50万元。

不仅如此,扶贫工作队还积极向省交控集团申请产业扶持资金,投资55万元与民营合作社合作建设小黄牛养殖基地,投资80万元实施100千瓦光伏电站扩容项目,投资20万元建成一期50亩茶叶基地。截至目前,各经营主体为120个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70余户发展产业。

短短半年,2017年底,全村累计脱贫194户、761人,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31.1万元。栗树村现有规模以上民营合作社5个,共流转开发荒山15000余亩,毛竹、油茶、高山蔬菜、经果林与土鸡、山黑猪、小黄牛等特色种养业初具规模。目前,未脱贫150户、365人,2018年拟脱贫41户、152人,计划2019年整村出列。

发挥“火车头”作用 企村党建结对共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优秀的基层党支部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坚强堡垒”。

作为安徽省交控集团定点帮扶的深度贫困村,根据部署,太湖县刘畈乡栗树村党总支与有着“全国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称号的高界处党总支结对共建。目前,党建结对共建第一阶段工作全面展开,共建双方“企村党建结对共建基地”已挂牌,按照总支与总支、支部与支部、党员与党员“三结对”的方式确定了首批共建对子,制定了结对共建需求清单,将通过着力搭建组织建设、党员教育、致富带富、科学治理4个共建平台,进一步夯实党建政治引领基础,实现党建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互促互进、共生共荣。

学习会、生活会、企村党建结对共建……栗树村基层党支部利用各种平台接受全村党员群众监督评议,同时开展“讲重作”警示教育、十九大精神宣贯等活动。

不仅如此,村党支部还融入进了村民致富的“产业链”上。按照产业分工,村党总支在“仁和”和“群林”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党支部,通过能人示范引领,带动贫困户发展油茶、茶叶、水稻、高山蔬菜种植和养牛、养猪、养鸡等种养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