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后期“一喷综防”技术建议

小麦中后期“一喷综防”技术建议

当前小麦已进入孕穗期,随着小麦的生长,麦田病虫害已开始发生和危害, 4月27日植保站对全县多乡镇麦田进行调查:麦蚜:平均百株 5.2 头,最高 16 头,蚜株率8.5%,最高12 %,轻于上年;根腐病:发病田病株率2%,最高点5%;纹枯病:发病田病株率3%,最高点5%;白粉病:未发现。结合气象、历年发生情况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小麦穗期病虫总体中偏重发生,其中麦蚜重发生,局部地块偏重发生;吸浆虫偏轻发生,局部地块中度发生;白粉病轻度发生。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小麦吸浆虫、麦蚜、纹枯病、白粉病、小麦赤霉病等多种病虫害共发流行时期。为了搞好今年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提出如下防治技术建议

一、防治策略:以防治小麦蚜虫为主,兼顾防治小麦吸浆虫成虫、预防病害,以及后期干热风等综合防治策略。根据病虫实际发生种类、品种抗性合理选择相应药剂,做到当治则治、精准施药,对于达不到防治指标的绝不盲目用药,切实减少农药使用量,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防治时间:小麦抽穗50%时进行综合防治。吸浆虫重发区,适当前移防治时间,在成虫发生盛期用药。

三、防治药剂:

可选用杀蚜虫的药剂或杀吸浆虫的药剂+防治病害的药剂+叶面肥混合喷雾。即:①亩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15毫升+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克+98%磷酸二氢钾100克;②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5%啶虫脒10克+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绿风95 20毫升;③河北威远生产栓打(20%高氯敌敌畏+5%吡虫啉)100毫升+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克+绿风95 20毫升。以上方法均兑水30公斤进行全株均匀喷雾。隔5~7天一次,连续2次。可起到杀虫、治病、抗干热风,即达到一喷多防和增产保产兼顾的效果。由于麦田覆盖度大,为保证防效,一是用水量不宜太少,切勿惜水不惜药;二是提倡成方连片防治,有条件的推行统防统治作业,提高效率。

另外,结合田间管理抓紧拔除雀麦、节节麦等恶性杂草,及时组织人工拔除,抓住最后时机,彻底将恶性杂草拔除干净,消除隐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