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轉業了,防止走進待安置期「迷途」

待安置期雖然稱之為“待”,但不是被動、消極等待。儘管國家的軍轉安置政策很好,各地的安置辦法和程序也很完善,還有部隊的關心,但要想安置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單位,待安置期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在此,筆者對一些待轉戰友的心理困惑做一個解答,希望大家調整好心態,走出待安置期“迷途”。

要轉業了,防止走進待安置期“迷途”

避免錯位心理

走出熟悉的軍營,心靈上沒有一點震動,頭腦裡沒有一點想法,那是不正常的,但切忌產生錯位心理,影響期望值的合理標定,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錯位一:轉業“丟面子”

軍轉幹部待轉業期間常常被問到的一句話是:“在部隊幹得好好的,怎麼轉業了?”緊接著的一句“是不是在部隊沒混好才轉業的?”遇到這種“關切”式“誤解”多了,有些軍轉幹部會認為這是件“沒面子”的事,看不到自己的優勢,低估了自己的能力,總覺得持槍操炮、列隊喊號、站崗放哨十幾年,到地方人生地不熟,既不會經營,也不懂政策,導致唯唯諾諾,不敢競爭,懼怕淘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員按比例進出、合理更替,是軍隊建設發展的必然需要,對絕大多數軍隊幹部來講,轉業或早或晚,都是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對轉業要辯證看、達觀看、自信看,比如,轉業蘊含事業的轉機,在部隊年齡已成為劣勢,回到地方可能創造出素質優勢。

錯位二:對安置期望過高

面對轉業安置,一些軍轉幹部總感到進企事業單位掉價,下基層屈才,不帶“長”丟份,期望值過高。這一誤區主要出自軍轉幹部的個人認知,在部隊,士兵聽班長的、排長聽連長的、團長聽師長的,“誰職務高誰說了算”是部隊管理體制的具體表現。正是由於這種部隊文化的長期薰染影響,使得一些軍轉幹部對地方的管理體制和模式不瞭解,在轉業安置時放不下身份,在制定轉業期望時目標過高,在和地方單位打交道時愛以“領導”自居,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錯位三:盲目迷信“關係”

有些人認為,關心的領導越多,找的門路越多,越顯得自己有分量和力度,成功砝碼就越重、保險係數就越大。實際上,轉業不是靠人多力量大的體力活,那樣有時反而會產生“物極必反”的效果,具體工作單位和人員會不會產生被壓制、被督導的反感情緒,是不是會認為你“拉大旗做虎皮”“拉關係搞不正之風”?在這方面,有過不少前車之鑑,一些被安置的軍轉幹部也有不少難言苦衷,地方有關部門對此事也較反感。平時認真工作,提升自身實力,才是最穩妥的捷徑。

錯位四:產生情緒失衡

部分轉業幹部看不到軍人的優勢,低估了自身的能力,或為突如其來的轉業命令而失落,或為不可知的未來而擔憂,或為百無聊賴的生活而焦躁,或為難以做出的抉擇而迷惘……癥結表現主要有“失衡症”,橫攀豎比,覺得條件差不多的要麼提拔了、要麼留下了,而自己卻轉業了,心裡有怨氣;“恐轉症”,感到自己出校門進營門,涉世不深,底氣不足,怕到地方找不到感覺;“幻想症”,盲目樂觀,期望轉業安置到熱門單位,到地方大展宏圖;“軟耳症”,心中沒譜,沒有準主意,人云亦云,或索性聽之任之,反正組織上總會有安排。暫時的煩躁和迷惘在所難免,但千萬不能讓消極心理長期盤踞心頭。

科學確定期望值

轉業安置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政策性很強,再加上地域特點各異、崗位千差萬別,轉業幹部能力素質也不盡相同,這就決定了確定安置期望值不能全憑主觀願望,只有主觀符合客觀,才能確定得合情合理、得體可行。

要點一:不能脫離政策規定

國家為安置轉業幹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規定。其中,有以回原籍或入伍地安置為主的去向政策; 有按條件安排職務的工作安置政策; 有對職務較高、軍齡較長、貢獻較大的給予適當照顧的傾斜政策,等等。

這些政策規定是軍轉安置工作的準則,轉業幹部的安置期望值只能在這些政策規定之內遊動,而不能突破這個範圍另有企求。

要點二:不能脫離地方安置工作實際

我國地域遼闊,邊疆和內地、內地和沿海、城市和鄉鎮差異很大,甚至在一個地區、一個城市之內,部門與部門、單位與單位之間也存在著諸多不同。有行業的不同、效益的不同、技術門類和水平的不同,也有人才密度的不同、幹部能力素質的不同,等等。

轉業幹部在確定期望值的時候,一定要審時度勢,從地方安置實際出發。切不可單純追求輕鬆,往人浮於事的單位擠,而失去事業機遇;切不可單純追求實惠,往業務不熟的單位擠,而荒廢專業;也切不可單純追求門第,往“山峰”“塔頂”的單位擠,而勉為其難。

要點三:不能脫離個人素質

轉業幹部在走出營門的時候,不妨實實在在地自我審視一番,自我鑑定一下,客觀準確地認識一下自己,看自己的整體素質、技術專長屬哪個門類,居哪個層次。不要把期望值定在“撐竿跳夠不著”的部門,否則會徒勞心力,難有收穫;不要把期望值定在與自己的專業特長不沾邊的行業,否則將失去競爭能力,丟掉優勢;也不要把期望值定在“張飛操針、魯班制杖”的崗位,雖然輕鬆,但會大材小用,雄圖難展。把自己的期望值建立在主客觀相一致的基礎上,擇適而就,量力而行,到自己該去能去可以去的地方,幹自己可幹會幹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中國退役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