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BAT 到 ATM,那麼 M 應該是誰?

或許是在某些大公司公關的授意下,一些媒體、自媒體最近拋出了 ATM 的概念。說 BAT 時代已經是過去式,現在到了 ATM 的時代。按照這些媒體的說法,這個 M 指的是…螞蟻金服。但螞蟻金服為什麼是 M?不應該是 A 嗎?為了生造一個詞,也是煞費苦心。

作為一個行業觀察者,要承認這樣的宣傳效果是明顯的,手法也頗為高明。你看,阿里系雙雄並立,天下三分有其二,騰訊形單影隻,氣勢上被碾壓,被夾擊,怕不怕?

要我看,如果這個說法真成立的話,這個 M 也應該是小米,也只能是小米,而不是別家。

有人說小米雖然馬上 IPO,可是從各方面消息看,市值可能不是很高啊。一家公司剛上市的時候,拿不到很高的估值實屬正常。市值受制於大環境,也受制於市場對小米商業模式的認知能力,需要一點點時間。

如果去看一下小米的佈局,可以說,阿里、騰訊有的,小米都有,騰訊、阿里沒看到的,小米已經佔好了位子。從雲計算到金融領域再到新零售,一點都沒落下,甚至還做到了更好,比如小米之家。

市場格局,說到底就是大公司怎麼劃分勢力範圍。估值高不意味著勢力範圍大,估值高更像是一個山峰,海拔到了還不夠,還要看地理位置以及是否形成山脈。

ATM 的 M 應該是誰?我認為只能是小米。如果現在不認同我的觀點,三年後再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