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拆除VIE,EasyStack豪言欲建百年開源雲企業

年內拆除VIE,EasyStack豪言欲建百年開源雲企業

EasyStack創始人兼CEO陳喜倫

IT創事記 祁萌

在離開IBM這家百年企業4年後,EasyStack的創始團隊開誠佈公地說出了自己的野心。“藉助開源雲大勢,打造一家百年企業。”在宣佈完成C+輪3億元融資的發佈會上,陳喜倫說,EasyStack的征途將是“星辰大海”。

陳喜倫是EasyStack創始人兼CEO,和其他多位創始團隊成員一樣,他來自於IBM。本次發佈會上,他同時發佈了醞釀已久的EasyStack中文名:易捷行雲。

拋開宏大的企業願景與發佈會上的詩意表述,這是EasyStack——也是幾乎所有企業雲創新企業——尋求業務快速規模化的路徑選擇。

陳喜倫表示,EasyStack將在2018年內完成海外VIE架構的拆除,以此為在國內上市做好準備。

安全、可控、合規、低延時和利舊,甚至包括用戶心理等綜合因素,已推動中國用戶的私有云投入逐年攀升。IDC於2017年預測稱,到2021年,中國私有云市場將達到130. 2億美元(約合857.7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其中,私有云平臺建設市場中的基礎架構硬件、基礎架構軟件和服務三個子市場,年複合增長率都高於20%.

4年時間,服務300家“頭部客戶”的項目運作經驗和能力,讓EasyStack擁有了足夠的品牌認知和行業影響力,也讓它具備了面向合作伙伴市場展開縱深的產品化能力。

年內拆除VIE,EasyStack豪言欲建百年開源雲企業

對於EasyStack而言,配伍生態建設,拓展涵蓋產品化的企業雲市場,意味著其將有望快速實現企業雲業務的規模化運營。

在過去的近4年中,EasyStack收穫了超300個頭部客戶。這其中既有如國家電網、中國移動、清華大學、海爾、中經社等行業頭部客戶,也有著如山東重工、甘肅政務雲、廣西廣電、廈門航空等區域客戶。

陳喜倫將這一客戶關係描述為“內部創業者與外部創業者的握手”。他的描述對應了開源技術早期用戶的三特特徵,即非核心業務、重點行業,和技術型專家型客戶。毫無疑問,這些首嘗開源雲服務的企業,都有著相對強大的技術運維實力。

與這些頭部客戶的業務創新相伴相生,作為“外部創業者”的EasyStack,收穫的不止是用戶認可——其在開源領域的技術創新、代碼貢獻,和行業佈道,同步塑造了EasyStack在全球技術價值網中的地位。

年內拆除VIE,EasyStack豪言欲建百年開源雲企業

EasyStack聯合創始人兼COO王瑞琳

現在,這些都成了EasyStack將開源技術產品化的基礎與動力——如果繼續作為一家“開源服務公司”,EasyStack與頭部客戶的“握手”自然可以一直以“自生長”的模式繼續複製下去;但它也將無法指望像“產品化”公司那樣,推動業績呈指數級增長。如此一來,EasyStack謀求世界級雲計算公司的夢想自然也就無法談及。或許,在EasyStack眼中,那對“頭部以下”客戶而言,也將是一種損失。

除了調研公司對整體市場空間的判斷,開源領域內用戶自身呈現出的趨勢也為開源企業鎖定業務增長點提供了參考。

“區域縱深、行業縱深、場景縱深都非常明顯。”陳喜倫說,從EasyStack的金融等行業客戶近年表現出的這些特徵判斷,不僅是專家型企業,所有規模企業都已經成為了開源雲計算用戶價值網中的一員。

EasyStack將開源雲技術的產品化落地,鎖定在了超融合市場。

一個可見的趨勢是,在軟件定義硬件的大背景下,軟硬一體交付將是企業雲計算的重要趨勢——雲就緒的超融合產品將是規模客戶選型的大勢所趨。

EasyStack將這一時間段描述為“超融合的下半場”,並定義了“下半場”標準:支持多雲,支持微服務粒度升級,支持以應用為核心。同時具備了以上特徵的超融合新品在發佈會上隨即被推出:ECS Stack易捷行雲超融合。

至此,EasyStack具備了面向不同規模用戶和需求的4個雲產品系列,ECS Stack雲就緒超融合系統、面向專家型企業的ECS雲計算平臺、多雲管理產品EMS,以及支持K8s的容器產品EKS。

ECS Stack所謂“超融合的下半場”規模客戶,泛指了一些行業內的中型用戶,它們在企業雲市場中表現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例如,它們正從面向資源,強調管理優化,轉變為面向業務,強調加速創新;從以技術創新服務內部客戶,轉變為服務外部客戶等。

這種特性的背後,對應了客戶長期以來的一個訴求,即可以專注於業務創新,而不是IT資源管理——企業雲相關技術自出現以來便謀求實現這一願景,顯然,EasyStack認為現在到了相應的時間點,如果其關於所謂“下半場”的判斷不差的話。

政府、高教、醫療和製造業被認為是ECS Stack當下的最佳落腳點。一方面,這些行業中型規模客戶的業務發展,對基礎設施有著相類似的需求;另一方面,這些客戶也是數字化進程中,於時間和市場空間上都相宜的行業。

在此前服務超過300個頭部客戶的進程中,EasyStack另一個收穫是超過100家“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雙方在公司戰略、產品、技術和商務等多個維度全面協同。”易捷行雲EasyStack聯合創始人兼COO王瑞琳說,這讓EasyStack有信心未來建立超過1000家合作伙伴的商業價值網——它將依託於ECS Stack產品之上。“ECS Stack將成為EasyStack生態槓桿的支點。”他說。

EasyStack對生態夥伴體系的熱望,很重要的原因來自其“下半場超融合”定義本身,即“支持以應用為核心”——它需要讓行業應用軟件與雲平臺協同適配,並完成一體化交付。

這裡至關重要的一點是,規模客戶對本地化服務的需求,也讓EasyStack需要在深入區域尋求合作的之處,便投入精力賦能合作伙伴。

“他們必然是新增量市場中新的或者轉型中的企業。”王瑞琳認為,雲生態環境中,扁平化的生態架構使得每一個合作伙伴都需要有其明確的客戶價值——這將推動雙方品牌價值的共同成長。

這或許就是軟件定義時代的要求。在這一點上,EasyStack顯得頗有前瞻性。在產品“就緒”的當天,它即宣佈與博學教育展開戰略合作,成立“EasyStack博學學院”,並共同推出了CKA全球Kubernetes管理員培訓,以培育中國Kubernetes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