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挑戰》告訴父母的道理,孩子的加分項全憑父母的選擇!

高考,經歷過的人對它心有餘悸,沒經歷過的人對它念念不忘。

“每逢高考瘦幾斤”,這是國內考生和家長的寫照。

這一場全民關注度最高的考試,它引發的對於國內教育現狀的思考從來都沒有停過,高考是否公平?各個大學僅憑一張考試成績來決定是否錄取考生合不合理?那些風靡一時的高考狀元們最後都去哪裡了?····

高考不是終點,而是人生更大Party的入場券。

高考誠然重要,它是大學的錄取的標準;是十二年寒窗苦讀的唯一證明;更是你以後“人生階層”最初的奠基,但這場考試只是過去努力的證明,未來的路怎麼走,還是需要靠自己。

之前看過一張國內行業大拿聚會的照片,座中人大學的母校不是國內的985就是211,要麼就是有出國留學的經歷。

《極限挑戰》告訴父母的道理,孩子的加分項全憑父母的選擇!

這是一個講出身的時代,除了父母帶來的榮耀和地位可以證明一個人的出身之外,大學畢業院校是一個人證明自己出身最好的王牌,

而高考就是拿到這個王牌最重要的途徑。

一次考試再重要也無法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我們把高考講的這麼重要,那高考就是決定一個人的一生的考試了?

並不是。

說它很重要但是它又好像沒那麼重要,那些各省的文理科狀元們的後半生並沒有像當初拿到文理狀元那樣一路暢通,只是他們入場方式要風光一些,坐席位置比較靠前,但人生比賽的過程中起伏多變,結果也無法預測,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等到真正經歷後才會明白人生中還有更多的考試和抉擇,它們都不比高考輕鬆,如何應對接踵而來的考驗和挑戰才是真命題。

沒有絕對公平的教育制度,只有想讓孩子有更多選擇的父母。

熱播綜藝節目《極限挑戰》裡有一期關於高考的主題,給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孩子們設置6道條件加分題,滿足這個條件的孩子就可以往前一大步,不滿足的則原地起跑。

這六個問題如下:

1、你的父母是否都接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

2、父母是否給你請過一對一的家教?

3、父母是否讓你持續地學習功課以外的一門特長而且現在還保持著一定水準?

4、你從小到大的旅行經歷當中,是否有過一次出國經歷?

5、父母是否承諾過要送你出國留學?

6、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並在親友面前炫耀你?

這看似一個個簡單的條件選項,卻讓很多孩子停在原地。

六個問題後,一起出發的人站在了六條不同的線上。

《極限挑戰》告訴父母的道理,孩子的加分項全憑父母的選擇!

父母竭盡所能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資源,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是因為要和別人比成績,而是希望孩子在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這跟我身邊的想讓孩子走“捷徑”的家長想法不謀而合,並不是真的有什麼捷徑,而是想做的更多一點,讓孩子可以避開在不平衡的平臺上競爭,在相對開放環境和相對公平的教育制度裡走的更遠。

所謂“起跑線”,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不止有一條,而每一個人,只要你足夠努力,都可以在不同階段擁有新的起跑線。

有的人學習成績不好,但樂感卻特別強;

有的人五音不全,卻能將最美的意境畫出來;

有的人通過特長依然可以上名校,走上人人羨慕的康莊大路;

有的人也通過十二年寒窗苦讀,終於金榜題名......

條條道路通羅馬,不是侃侃而談,而是確有其事。

這是真實的,無數成功的人實踐出來的實例。

《極限挑戰》告訴父母的道理,孩子的加分項全憑父母的選擇!

比起跟“起跑線”死磕,孩子更需要的,是學會按照自己的節奏,拿到重新定義起跑線的權利。

我們也許給不了孩子足夠靠前的起跑線,但我們可以傳遞給孩子一些不會被生命長河輕易稀釋的東西。

比如,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學到腦子裡的東西是誰都搶不走的;

比如,要交一些真正的朋友,健康的人際關係不會因利聚而來,也不會為利散而去;

比如,讀書給你智商,人生歷練給你情商,它們同樣重要;

比如,追求世俗意義的成功並不俗氣,它值得我們為之努力,但倘若沒有,也不意味著你是個失敗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別讓其他人的時間表催著你跑”。

《極限挑戰》告訴父母的道理,孩子的加分項全憑父母的選擇!

緊跟時代發展,編程語言--所有人都需要學習的新型溝通方式

編程是未來社會常見的甚至是必需的技能,編程語言可能成為人類必須掌握的新語言。“人工智能時代,需要掀起一場‘新識字運動’,所有人都要學會重新學會‘寫字’,這場運動的主角是編程、創客、機器人。”吳俊傑說。只有這樣,人工智能才會為人類開創一種新的文明形態。

教育不僅引導大家適應現在的生活,而且號召我們主動構建未來的生活。

就像10年前的國人沒有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一樣,如今的快速發展,如果不會編程,可能都等不到下一個10年,在沒有步入社會時,孩子就會被社會淘汰,競爭就是如此殘酷。

《極限挑戰》告訴父母的道理,孩子的加分項全憑父母的選擇!

孩子就如一張白紙,父母的引導是關鍵。

父母為孩子畫出陽光,孩子就有光明的一生;父母為孩子鋪墊道路,孩子就會在路上少磕絆;父母為孩子明確目標,孩子才是走的真正的捷徑。

孩子的加分項全憑父母的選擇,這很難,但這也是為人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