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大涼山在四川西南涼山彝族自治州內,是大雪山的支脈,為彝族聚居地區。

涼山彝族菜的特色就是以肉食為主,菜種必不可少的就是辣味,這大概與其民族分佈的地域也有一定的關係吧。彝族人能歌善舞熱情豪爽,而且喜歡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餐具和佈置都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彝族漆器和飾物。

三里屯機電大院內還藏著一家這麼有特色的店實屬意外

遠處看外觀以為是一家歐式的建築

走近一看原來都是彝族風格裝飾

66棟整棟樓都是這家餐廳,進去更是大開眼界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細節裝飾都採用彝族傳統風格,有很多神話雕塑,門口的雕塑叫支格阿魯

支格阿魯,又譯為支格阿爾,是彝族中的射日英雄,也是彝族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創世英雄,是全體彝族人民認同的最崇敬的祖先。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在這裡不僅可以吃飯,還可以買到彝族特產,同時傳播彝族文化產業

一層從裡到外都是小桌,散客的區域特別溫馨舒適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整體餐廳有三千平米,同時舞臺也就可以更加開闊寬敞

晚餐七點以後會有演出,基本都是演唱當地的歌曲

之前中央電視臺播了一部電視劇《索瑪花開》

因為我媽天天看,片頭片尾曲已經聽的很熟悉了

來吃飯的時候聽到演出中的歌曲一個調調

才知道劇集中演的就是彝族人民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餐廳的吊頂採用穿鬥式結構,沒有釘子沒有梁

穿鬥式構架是中國古代建築木構架的一種形式,這種構架以柱直接承檁,沒有梁,原作穿兜架,後簡化為“穿逗架”。穿鬥式構架以柱承檁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縱架有一定淵源關係,已有悠久的歷史。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餐廳分三層,一層是散座區,面積比較大,同時也是最方便觀看演出的區域

二層包間用月份命名,彝族十月,所以只有一到十月,是個雅間

三層用彝族的人物稱呼命名,阿瑪,阿普等等

吃個飯也普及了一個民族的知識了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門牌上除了有漢字,彝族文字,民族特色的掛飾

這些掛飾一般是裝飾在民族服飾上的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鏤空的隔斷牆,讓整體空間不那麼憋悶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過道區域都在傳播彝族的文化

以及當地特色的服裝服飾

全部作為商品可以銷售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在三層有一間開闊式書房,很優雅

適合會議洽談,據說有人佈置這裡求婚,創意不錯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最豪華包間容納二十人的宴席

很高端的哦,還有大片沙發休息區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阿斯牛牛啤酒(黃啤)

自己品牌的精釀,小胖墩的瓶子很可愛,口味醇香略苦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不喝酒的我選擇了玫瑰檸檬茶,端上來後玫瑰花香四溢,溫熱的飲品很適合冬天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涼菜有個統一的優勢就是辣油

辣油超級香,還泛著微甜

配上小香蔥格外突出

【農家拌土雞】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夫妻肺片】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蠶豆折耳根】

很多人吃不習慣折耳根,但這就是一道特色菜,非常清熱解毒的食材

而蠶豆卻是口感完全不同,搭配甜口的辣汁很好吃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牛牛上上籤】

強烈推薦的菜品,而且是小仙兒自己超愛的

冷串串,麻辣鮮香的湯汁

素菜在這裡尤為突出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酸辣藕尖】

這道菜辣的清淡,酸爽清脆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西昌香鴨】

每個地區製作鴨子都有獨特的秘方

北京有烤鴨,南京有醬鴨,上海有鹽水鴨

西昌位於彝族涼山自治州特質的香鴨,色澤濃厚,鴨皮脂肪幾近融化,肉質鮮嫩,水分充足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石鍋生態雞】

端上來的石鍋還在繼續烹飪著

保留著雞肉的原始香味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粉蒸排骨】

荷葉的香氣都散發的排骨中,最古老的做法,也最保持原味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臘肉拼盤】

在中國西南地區,臘肉一直是家喻戶曉的食材

臘肉在家中一般配蔬菜或者蒸飯都很香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會理船伕魚】

生魚片在滾燙的粥底中燙5分鐘,魚肉鮮嫩,高湯煲制而成的粥也是營養豐富

鹹鮮口的粥非常養胃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麻婆豆腐】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乾煸紅燒肉】

頭一次吃這麼獨特的紅燒肉

有點類似辣子雞的口感

紅燒肉肥瘦相間,乾煸以後肥肉油脂去除

口感酥脆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清炒豌豆尖】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牛柳豆花】

鮮香豆花的典範

嫩滑的豆花搭配鮮嫩多汁的牛肉,配上酥脆的豆子

層次分明,口感豐富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苞谷粑】

色澤金黃,糯軟香甜,營養豐富。由玉米磨成茸泥,白糖拌勻,用新鮮的苞谷葉包上蒸熟烹飪而成。

比傳統的玉米麵主食都要香甜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會理火腿石榴花】

大自然賦予了植物更多的屬性,可以觀賞,可以食用

用火腿與石榴花煸炒,石榴花本身質感很脆,鹹鮮的火腿加以調味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彝家坨坨肉】

坨坨肉是一道彝族居住地區傳統的美食,彝語稱“烏色色腳”, 意思是豬肉塊塊。因其每一塊肉的重量均在二三兩上下,成“坨”狀,故名。食用時需用雙手拿肉,其味非常鮮美,因煮時不能爛燉,而是看“火候”,“火候”一到即熟,“火候”不到則肉生,“火候”稍過則肉硬,因此,一般人不會做。且要趁熱即食。

木姜子調和味道,味道獨特且辨識度高,份量也十足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彝家酸菜洋芋湯】

不要以外形來判斷菜品的口味

親口嘗一嘗涼山的酸菜味道更加清新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毛血旺】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彝家回鍋蛋】

雞蛋被炸制後蛋清表面筋道適合入味

配上辣椒,花膠以及青蒜,更加提香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彝家蕎餅】

這家餐廳主打蕎麥

蕎麥性甘味涼,有開胃寬腸,下氣消積。

北方地區以做麵條、餄餎、涼粉為主

彝族的製作方法是做成薄餅,蘸天然蜂蜜

蕎餅味苦加上蜂蜜的甘甜,營養有特色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擔擔麵】

另一道摯愛菜品,即使一碗簡單的擔擔麵也能籠絡我心

乾麵拌制,各種調味料的混合包裹筋道的麵條

吃完後回味深長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彝族美食——阿斯牛牛

彝族涼山菜在北京本就是鳳毛麟角

在這裡完全置身於彝族的文化和美食中,感受其中

三里屯工體北路4號院66棟(阿斯牛牛)等待前來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