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会说话的孩子情商高!傲梦来教您,怎么培养一个会说话的娃!

听说会说话的孩子情商高!傲梦来教您,怎么培养一个会说话的娃!

很多妈妈都因为孩子“不会说话”着急,尤其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侃侃而谈、自信大方,自己家的孩子怎么总是路边鼓掌的角色?

@MM:孩子会说话,但是表达能力很差,和别的小孩玩想干什么不会说,有时候会挨欺负,有时候着急了说不出还会动手……

@阿拉蕾啊蕾:孩子5岁了,和同龄孩子比表达能力有限,啥也说不清,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COCO:我女儿现在6岁多,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爱说话,不善于表达,开心的时候还好一些,不开心的时候就不说话,怎么问都不说,没办法沟通,让我很生气,该怎么办?

在当今社会,人们已经不把成绩当成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了,思维敏捷、能言善辩也是孩子今后寻求个人发展机会的重要条件。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

可现实却是很多孩子不够自信,因害怕说错而不敢发言,又或者吞吞吐吐、词不达意。

听说会说话的孩子情商高!傲梦来教您,怎么培养一个会说话的娃!

“你也许有很棒的主意,但如果你不能把它传播出去,那么你什么都做不成。

——汽车大亨Leelacocca”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谈话技巧是提升自身影响力的关键,不仅能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更多机会,还有助于他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会说话的孩子,情商高。如果说智商决定了一个人的方向,那么情商就决定了这个人能在这个方向走多远。

会说话的孩子,理解能力强。一般情况下,会说话的孩子大脑里不仅有丰富的语言词汇,还有较好的语言逻辑,理解能力自然远高于同龄水平。

会说话的孩子,拥有更多机会。孩子“会说话”,是一种先发优势:因为他掌握了能跟大人沟通的语言能力,他自然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来解决问题。

会说话的孩子,更自信。因为总是得到对方好的反馈或表扬,孩子更容易培养出领导力和更广的知识面。

听说会说话的孩子情商高!傲梦来教您,怎么培养一个会说话的娃!

培养会说话的孩子,有方法!

多赞美别人

孩子是在复制、粘贴、升级父母的言行,一个爱赞美他人的父母,自然容易培养出“嘴甜”的孩子。

一个“嘴甜”懂得恰当赞美别人的孩子,总会让人心生欢喜,乐得与之亲近,当然也就更容易成功。

有句话说的好,“你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不带着情绪,戳人痛点

小的时候有次我弟和同学小林因为一件小事吵架,我弟嘴笨吵不过,气急之下脱口而出,“你说话这么恶毒,难怪被你妈抛弃,说你是累赘。”结果小林当场就把我弟给揍了。

教会孩子即使在生气时也绝不戳人痛点,拿人家的缺陷和不幸来取笑,因为那样自己得不到愉悦,别人也得不到温暖。

为了逞一时嘴快,故意的揭人之短,戳人痛处,不仅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引起对方的反感,有时可能还会招来怨恨。

培养一点幽默感

“如果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烧起来了,你该庆幸,还好你的口袋不是炸药库。”契科夫曾经这么幽默地安慰他的朋友。

笑一笑的力量有多大?

约翰斯顿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著名的大将军,所向披靡却脾气暴躁。在一次向林肯总统汇报战果时,他寥寥数语了事。林肯就回信要求他多补充一些细节。

约翰斯顿大将军非常不耐烦地补充了一封信说:“总统先生,我们这次战争获胜还收缴了6头奶牛,请总统先生指示如何处置。”

林肯收到信后一看,马上就意识到大将军已经生气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两人产生嫌隙。

林肯想了好一阵子,幽默地在信纸上面写下“指示”:“速让士兵们挤牛奶喝!”

约翰斯顿大将军,本还担心自己一时意气用事会带来尴尬的局面,却没想到得到一个这么幽默的回复。他被林肯的智慧深深打动了,当即就对下属们赞叹,林肯是一个智慧、大度且幽默的人。

少发牢骚,少抱怨

牢骚和抱怨,都是很强的负面情绪。

许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的孩子特別爱发牢骚:

他们一会儿抱怨老师故意刁难自己,不喜欢自己;

一会儿抱怨英语单词和数学公式特別难记;

一会儿又说老师留的作业太多,到晚上十一点都写不完;

一会儿埋怨学习环境不好、校园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

……

正确的方法是弄清孩子爱发牢骚的原因,然后加以正确引导,逐渐改变孩子的这种心理倾向。

你这样做看似放弃了对孩子“严厉”的教育手段,但却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对与错,让他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力更强,让他在成长中学会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父母善解人意的教导,会将孩子教导成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听说会说话的孩子情商高!傲梦来教您,怎么培养一个会说话的娃!

只要有心,只要用脑,我们一定会找到与这个世界、与未来、与孩子们之间最快乐、最有趣、最优化的互动游戏。而这一切努力,都将让我们收获一个高质量的人生。

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培养一个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正直诚实的孩子一直以来就是一项艰巨任务。

但这件事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去做,没有什么工作比这件事更加重要、带来更大的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