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甲減這個病臨牀不易診斷?


發病率為1000人中有2.9個人發病,成年女性患病率高

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在我國的臨床患病率為1%,而美國為0.3%。不同生活飲食習慣帶來的情況有差異性。甲減在我國的發病率為1000人中有2.9個人發病,成人尤其女性的患病率高。

疾病引發的體徵在前期並不明顯

甲減是非常常見的甲狀腺激素合成或者分泌不足或者組織對其利用不足而引發的全身性低代謝綜合徵。在臨床上尤其不容易被診斷。典型的甲減症狀常在數月或者幾年後才會表現出來。這也是表明了甲減在臨床上是不容易被診斷的。

診斷標準及不易準確判斷的原因?

甲減可以由多種因素引起,在臨床上的表現並不相同。目前而做甲狀腺減退診斷需要做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最佳指標,正常值參考範圍為 0.3 ~ 5.0 mIU/L。另外還有血清甲狀腺素水平和遊離甲狀腺素。TSH水平升高,FT4水平降低,診斷為原發性臨床甲減。但是這一診斷往往存在誤差,因為這種定義只適合於甲狀腺鴻恩能夠保持穩定數週,近期無新發生或者進行中的疾病發生,且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反應正常的病人。但是臨床分型是多種多樣的,要想確診還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老百姓怎麼自我檢查?

俞瑜,減肥達人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今日頭條健康類科普認證作者

以我所學解您所惑,如果有什麼疑問歡迎您下方留言。


俞瑜營養師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臨床中也稱為甲減、或甲低,或是由於合成和分泌的甲狀腺激素減少,或是其組織作用減弱而導致的全身代謝減低綜合徵,也就決定了甲減影響範圍很廣,臨床表現不一。

至於臨床表現方面,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常見的汗出多、心慌、手抖、食慾增加、大便次數增多等完全相反,甲減的症狀具有很強的隱匿性,缺乏特異性表現,被稱之為“隱形殺手”,臨床上症狀往往有多個表現:疲憊、嗜睡、記憶力減退、畏寒怕冷、體重增加、便秘、女性月經不調、不孕等等。累及到心臟時可以出現心包積液和心力衰竭,病情嚴重時往往會出現黏液性水腫昏迷。每一項單獨症狀並不具有特異性,也就是臨床需要排除原發性心臟病、原發性月經不調、阿爾茨海默病等其他病變,以鑑別診斷。

本期答主:朱昱霖 醫學碩士


生命召集令

甲減全稱甲狀腺功能減退,是甲狀腺激素合成與分泌不足或甲狀腺激素生理效應不好,生理效應不足而致的全身性疾病。為什麼甲減不容易診斷呢?

我們來看一下甲減的臨床表現就知道了。

1、甲減的一般表現為怕冷、皮膚乾燥發涼、少言乏力、表情淡漠、唇厚舌大、記憶力減退、智力低下

2、特殊表現:顏面蒼白而蠟黃、面部浮腫、目光呆滯、眼瞼浮腫、表情淡漠、少言寡語、言則聲嘶、吐詞含混。

3、甲狀腺有促代謝作用,甲狀腺功能減退,則胃腸道蠕動減慢,消化不良,引起腹脹,食慾不振,長期代謝能力低下會引起肥胖

4、甲狀腺激素與心臟對兒茶酚胺(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都具有兒茶酚結構,具有交感神經興奮心血管及促進能量代謝、升高血糖等作用。)的敏感性有關。甲減,會降低心臟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出現心率緩慢、心音低弱、心臟呈普遍性擴大、常伴有心包積液、也有疾病後心肌纖維腫脹、粘液性糖蛋白(PAS染色陽性)沉積以及間質纖維化稱甲減性心肌病變等症狀。

5、甲狀腺是人體的內分泌器官,調節身體對其他荷爾蒙的敏感性,若甲狀腺功能減退,則男性可出現性功能低下,性成熟推遲、副性徵落後,性慾減退、陽痿和睪丸萎縮。女性可有月經不調、經血過多或閉經,一般不孕。


6、甲狀腺激素對於神經系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神經細胞的正常發育與成熟有賴於甲狀腺激素的作用。若幼兒甲減,易得呆小症,引起反應遲鈍,智力發育不完全等;若成人甲減,因智力發育完全所以不受影響,但反應遲鈍,思維能力減弱

7、甲狀腺激素對肌肉和骨關節也有一定的影響。甲減的人,常常會感覺肌肉疼痛、僵硬、骨質代謝緩慢、骨形成與吸收均減少、關節不靈、有強直感、受冷後加重、有如慢性關節炎、偶見關節腔積液。

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早期臨床表現就如前三點,在大多數人看來,只是一段時間沒休息好或者飲食方面沒注意才引起,覺得多吃點,多注意休息就好了,所以不會怎麼注意,但隨著一段時間的飲食調節和睡眠改善也沒起作用反而加重時,才會覺得是身體出問題了,但是就算這樣,我們也只會往所表現出來的症狀方面想,如消化不良,我們會想是不是胃出問題了;怕冷,是不是體虛了。其實還是我們對甲狀腺的瞭解不多,提起甲狀腺異常,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甲亢,卻忘了既然有甲亢,肯定也會有甲減。

希望我的回答,讓你們對甲減方面的知識有印象,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