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真的跌落神坛了吗?

近些年,对于银行的处境,不管是从事金融的业内人士,还是普通人,都仿佛有一种预感:银行真的不行了!

银行真的跌落神坛了吗?

起因在这里,2017年,银保监会还未合并的时候,银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处置条例》,这一举措被不少媒体及金融人士认为是银行可破产的前兆,意味着银行在21世纪互联网金融兴起的风潮中彻底处于下风,甚至是惨败!

自1897年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家银行开始,国人对银行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感,认为钱入“行”是一种十分的保障,然而这并不代表这些金融机构有一天不会存在经营上的危机,因为银行毕竟也是商业机构,永远屹立不倒只可能是梦想,谁又能保证自己会长盛不衰呢?

一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银行受到了挑战,转变近在眼前。

二是银行上班工作压力较大。

银行工作有压力其实是业内共知的,业务压力、体力上的要求体现在业务经理岗需要业务的指标、柜员岗需要早班晚班的要求,而这两个岗位更是银行需求量最大的两个岗位,晚上不能按时下班是常事,因为学习、考试、培训等等,只有在晚上人才能到齐;那些做管理的人,早来晚走更是常态化。

以上是民众中常说的“跌落神坛”的两大双项谈资,好像一时间银行也被深深的嫌弃了。但是,从大趋势来看,银行就业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银行真的跌落神坛了吗?

(1)金融、经济专业+银行就业,学生有基础更对口。在学校学习到的金融和经济知识,需要找对地方去发挥,银行对他们就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2)银行有竞争,压力助成长。现在各种各业都有竞争,不只是银行。就连开店卖花,花店老板也很介意他的店周围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花店。哪有没有竞争的行业和企业呢?做得好的银行依然能够生存下去,而且不会差的。

(3)企业需要招新,银行需要年轻人。社会不管进步到什么时候,金融的发展是必须同步的。社会要发展,银行要生存,都需要年轻人来把它传承下去。

(4)付出与回报成正比。虽然付出了辛苦,但是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大银行工作相对轻松,工资待遇可能相对来说少一点,而中小银行压力大,工资待遇普遍好一些。

看到这里,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了一个数,银行其实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就走下神坛,在这一银行转型期其实却是更磨练人的时刻,不管是站在圈外看银行,还是站在圈内体验银行生活,银行,其实就在那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