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際網路法院上線全國首個電子證據平台

昨天,杭州互聯網法院對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進行公開宣判,引發廣泛關注。這是法院首次對原告採用區塊鏈技術存證的電子數據的法律效力予以確認,並明確了區塊鏈電子存證的審查判斷方法。

杭州互聯網法院上線全國首個電子證據平臺

據介紹,這是一種以區塊鏈技術作為電子數據存儲、確保數據完整性的方式,是互聯網技術與電子數據存證的新融合,給機構創新、維權模式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體現了電子證據發展新趨勢。

對於這樣的證據,杭州互聯網法院結合區塊鏈技術用於數據存儲的技術原理,以電子證據審查的法律標準為基礎,對區塊鏈電子存證的效力認定確立了相應的審查方式。

首先要審查電子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包括第三方存證平臺資質合規、產生電子數據的技術可靠、傳遞電子數據的路徑可查;

其次要審查電子數據存儲的可靠性,包括電子數據上傳至公共區塊鏈、各區塊鏈存放內容相互印證、區塊節點生成時間符合邏輯;

第三要審查電子數據內容的完整性,即電子數據哈希值能驗算一致未被修改;最後審查電子證據與其他證據相互印證的關聯度。

杭州互聯網法院上線全國首個電子證據平臺

“區塊鏈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具有開放性、分佈式、不可逆性等特點,其作為一種電子數據存儲平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穩固性的優勢,在實踐審判中應以技術中立、技術說明、個案審查為原則,對該種電子證據存儲方式的法律效力予以綜合認定。”承辦法官說。

杭州互聯網法院上線全國首個電子證據平臺

當天,杭州互聯網法院還上線全國首個電子證據平臺,為證據和審判之間建立一個專門的數據通道。據介紹,該平臺實現了與各個電子數據來源接口的無縫對接,各接口可以把電子證據以數據摘要形式提交平臺進行安全傳輸和存儲。在訴訟中,當事人提交電子證據原文時,平臺會對電子數據原文和已保存的數據摘要進行自動比對,判斷是否有過後期篡改,從而用來輔助驗證電子證據的真實性。電子證據平臺這一創新模式有效解決了電子證據存儲難的缺陷,為法院依法審核電子證據提供了良好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