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學生畢業考試全班平均17分 鄉村教師感到很委屈

鄉村教師很委屈 期末考試全班兩名學生一名12分一名22分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只是山區小學的學生少,中部地區鄉村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少。一個班幾個學生甚至一個學生的班級也不在少數。

現在給大家談一談鄉村小學小額班級的現狀。我們把十人以下的班級稱為小額班級。張老師和李老師是兩個不同學校的老師,他們班的人數都是兩個學生,他們的級別都是初級教師,也都是30出頭的年輕教師。

六年級學生畢業考試全班平均17分 鄉村教師感到很委屈

張老師是六年級數學教師,班裡一個學生22分,一個學生12分。平均分大家可以很容易地算出來。張老師教了他們一年,馬上都要讀初中了,班裡的數學才十幾二十幾分。作為年輕的教師,張老師心裡特別難受,無論如何都教不會學生。學生自身條件不是太好,特別不聰明,除了不聰明,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學習。張老師使出渾身解數,始終改變不了全鄉倒數第一的命運。一個老師教得好不好,全靠學生。學生優秀教師就優秀。

六年級學生畢業考試全班平均17分 鄉村教師感到很委屈

這是張老師班的一位學生的數學試卷,學生寫的“不會”兩個字寫出了自己的心聲,也道出了張老師的無奈,教師盡力了就不要遺憾了。

再說一說李老師,李老師也是六年級的教師。他們班也是兩個學生,這兩個學生都比較努力,也特別聰明。有一個學生,班級的第二名,因為調皮,手臂骨折了,所以期末考試沒有參評。班級就參評了一個學生,這個學生數學98分,語文91分。這樣的成績應該可以是全鄉第一了吧。同樣的教師,努力是一樣努力,就是因為學生條件的差異,導致截然不同的排名。班級只有一兩個學生和班級二十幾個,三十幾個的班級一起排名到底是公平不公平。

六年級學生畢業考試全班平均17分 鄉村教師感到很委屈

有人說,一個學生很容易教好,三個老師教一個學生,難道還教不好嗎?我想說的是聰明比努力更重要,如果聰明還努力就更好了。努力比不努力更重要,碰見不聰明不學習的。老師也是無能為力的。

六年級學生畢業考試全班平均17分 鄉村教師感到很委屈

因為大部分教師只能把聰明的學生教的好,一般的學生教的一般。對於班級人數很少,還不努力的學生,家長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學生轉移到另一所學生比較多的學校,比如說城鎮或縣城小學。只有把不願意學習的學生放到願意學習的環境中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家長千萬不要放任學生一直不學習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