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日語是孤立語系,日語不是從中文來的嗎?

小明zxm

先講個縮略版的笑話:

話說武大郎遭西門慶和潘金蓮毒害後,被丟進黃河,漂到東海,命不該絕,被一隻烏龜救了,馱到了一座島上。當地島民個頭矮小,從來沒見過武大郎這般威武雄壯的漢子,就奉他為國王。武大郎見島民尚未開化,就教他們說話、寫字、做炊餅,給他們取名字,大朗、二郎、三郎什麼的。武大郎是個賣炊餅的人,認字少,只記得一些偏旁部首,於是就有了平假名、片假名……

一、語言跟文字。

二、外來語。

日語中有大量外來語,例如日語的いす(椅子)跟漢語的椅子發音非常接近,這只是日語學習中國文化、吸收最新詞彙的結果。英語中有大量法語詞彙,因為法國統治英國上百年,英語吸收了大量的法語詞彙。英語屬於日耳曼語族,跟德語、荷蘭語、北歐語言同源。而法語是羅曼語族,跟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關係更近。

二、 什麼是孤立語言?

孤立語言就是與任何其它語言不存在親屬關係的語言,孤苦伶仃、形影相弔,沒有任何親戚。世界現存約6000種語言,傳統上把它們分類為9大語系:漢藏語系、印歐語系、阿爾泰語系等等。孤立語言無法被分類到任何語系中。

特別注意,“孤立語言”與“孤立語”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孤立語又稱為分析語,指一種語言內部不通過屈折變化來表達語法的作用。例如漢語“吃”,英語的發音根據不同場景分別是eat、eats、eating、eaten、ate等變化形式。漢語是孤立語,英語是屈折語,日語則是黏著語,這是語言形態學研究的問題。

三、日語與其他語言的關係。

兩種語言是否同宗同族,最重要的標準是同源詞的數量。身體部位詞、自然現象詞、動植物名稱、生產方式、親屬稱謂等詞彙在各個同源語言裡的發音變化不大,例如梵語的pita,德語 的Vater,和英語的father等都是從原始印歐語patér派生而來的。

語言學上曾經把日語歸屬於屬於阿爾泰語系。與日語一樣,阿爾泰諸語言都是黏著語,日語的語法、語序等與阿爾泰諸語言類似。但是,日語與阿爾泰語系諸語言的同源詞卻非常少,卻與南島語系有大量的同源詞。還有些語言學家研究發現日語與我國彝族的彝語有些關係,彝語是漢藏語系,那麼日語可能跟漢語有親緣關係。但是,借用民間的話說,早就出了五服了。

學術界對日語的歸屬沒有統一的定論,所以暫且讓它孤立著吧。


星球文明

日語是從中文來的嗎?這個疑問有意思,石頭君覺得可能很多朋友都會有這種誤解,但其實這是把語言和文字混淆了的結果。

日文和中文的關係

我們平常說的語言,很多時候其實是一個統稱,它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狹義的語言,即說的話,二是文字,即寫出來的字。這種差別在把日語和中文進行對比的時候是最大的。

首先可以明確說的一點是,日本的文字和中文是非常接近的,而且說日文是源於中文的並沒有錯。而這裡面的原因跟日本的文明發展歷程密切相關。現代的日本是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但古代的日本卻曾經長期落後,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日本甚至是進入文明時代最晚的地區之一。

而從大約公元前3世紀前後,其實也就是傳說中徐福東流日本前後,就開始有大量來自亞洲大陸的人移居日本,其中相當一部分就是當時的中國人。而他們移民日本時,帶去了大量中原的科技,使日本本土的文明,幾乎是沒有過渡地一躍從舊石器時代前進到鐵器時代。而這些東渡來到日本的中國人,除了帶來了各種科技,還帶去了中國的文字。

日文古籍,漢字和假名結合是日語的典型特點

而這在當時,就是日本人能接觸的唯一書寫體系,所以儘管漢字和日本固有的語言並不太契合,但還是被日本人接受,成為了自己語言的書寫系統。這樣使用了幾百年之後,日本的文明也得到一定的發展,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漢字並不太適合日本的語言,需要對漢字進行改造,才能更好的和日本的語言結合,所以從公元8世紀開始,日本人開始利用漢字的筆畫,創造出了一套日本拼音,即假名。開始假名的作用只是為漢字注音,跟現在的中文裡漢語拼音差不多。但後來使用越來越廣,逐漸成為了標準日文的組成部分。


漢語裡的日語藉詞

所以現代的標準日文其實是漢字和假名有有機結合,日文裡的名詞、形容詞詞幹和人名基本還是用漢字書寫,但日語裡普遍使用的各種詞尾和助詞,以及各種外來詞,基本都用假名書寫。所以日本的文字在很多方面跟中文是非常像的,特別是一些名詞,有時候甚至可以拿過來直接用。比如現代漢語裡的“哲學”、“常識”、“寫真”、“料理”等詞彙,其實最早都是從日語裡借來的,當然日語裡借用的漢語詞彙更多。

日語和漢語的關係

剛才說的是日文和中文的關係,確實非常接近。但日語和漢語的關係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現代語言學研究裡,日語是一個怪物,因為它沒法被歸入任何一個已知的語系裡,和任何其它語言都有很大差別,以至於有些語言學家無奈之下只好把它單獨定成了一個語系,就叫日本語系,但這其實只是沒法歸類之後的變通做法,光日語本身是不夠格成為一個單獨語系的。

不過雖然沒法歸類,但還是可以對其進行分析的。很多語言學家經過分析發現,日語其實和阿爾泰語系有很多共同的地方,而阿爾泰語系包括蒙語、維吾爾語和哈薩克語等語言。很有可能原始的日語是阿爾泰語系的一種語言。但因為日本很早就和其它阿爾泰民族失去了聯繫,而後來採用漢字為書寫系統之後,日語中引入了巨量的漢語藉詞,而且語法等方面也因為漢字的影響發生了重大變化,所以可以說日語是一種在漢語和漢字兩千年影響之下,發生了“變態”的阿爾泰語系語言,但這種變態實在太大,以至於現代日語已經沒法再被歸入阿爾泰語系之中。

日文和中文的對比,其實日文只是借用漢字作為書寫工具,許多詞的意思是根本不一樣的

但日語和漢語的距離還是非常大的,比如漢語裡句子的語序是“主謂賓”,舉個例子“我愛你”,我是主語,愛是謂語,你是賓語。但日語裡的語序卻是主賓謂,賓語要放在謂語之前。而這還是日語和漢語差別比較小的地方。所以其實日語和漢語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語言,雖然有大量漢語藉詞,但語言的結構是完全不一樣的。


桃花石雜談

美國教育部門將日語和漢語,韓語和藏語並列為世界上最難學的幾種語言。

按語言結構特點分類,日本語屬於黏著語,古日語具有元音和諧等阿爾泰語系特點。

在語言表達上分為簡體和敬體,另外有發達的敬語體系。

作為一種基本的結構,典型的日本句子的句式是主語-賓語-謂語。例如,太郎が一つりんごを食べた(Tarou ga hitotsu ringo wo tabeta)照字面直接的意思是"太郎一個蘋果吃了"。因此,當日語翻譯就成了最辛苦的一樁差事——聽了半天,但還不知道他要做什麼,因為動詞還沒有出來。

日語屬於黏著語、通過在詞語上粘貼語法成分來構成句子,稱為活用,其間的結合並不緊密、不改變原來詞彙的含義只表語法功能。日語極富變化,不單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還有簡體和敬體、普通和鄭重、男與女、老與少的區別。不同行業和職務的人說話也不同。這個方面體現出日本社會森嚴的等級和團隊思維。日語中的敬語發達。敬語的使用使得公眾場合下的日語十分典雅。但過於繁複的語法使得學習敬語異常困難。即使土生土長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熟練掌握。同樣敬語發達的語言還有朝鮮語、蒙古語等。日語的發音很簡單、只有五個母音音素和為數很少的輔音。加上不常用的各種發音總共只有不超過100個。和日語發音類似的有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一般來說,這三種語言的發音中輔音和母音的比例接近1:1。日語的詞彙十分豐富,且數量龐大,大量吸收了外來語。一般詞彙(不包括人名和地名)有3萬多個(1956年)。(參看日語#日語的詞彙)和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都有密切的關係,受漢語影響很大,吸收了本來作為漢藏語系特點的聲調和量詞,因此使日語的語言學歸屬變得十分複雜。語言學家對於日語的起源存在不同的意見。

關於日本語的起源有多種理論。許多學者認為,從句法上說,日語接近諸如土耳其語和蒙古語之類的阿爾泰語言。日語在句法上與朝鮮語相似是得到廣泛認可的。也有證據表明,日語詞法和詞彙在史前受到南面的馬來-波利西亞語言的影響。

從語言學上來說,日本近乎是一個單一的民族,99%以上的人口使用同一種語言。這就是意味著日語是世界第六大語言。然而,日語在日本以外的地區很少有人使用。

儘管日本人和中國人所講的語言完全不同,但日語的書寫系統卻是來自於從印度經中國和朝鮮到達日本的佛經文字。經過一千多年的變遷,雖然現在的日文字已經有所改變,但有一部分的發音和中文類似或接近。


閒看秋風999

首先,中文本身也是象形文字,表意不表音,比如“水”這個字,普通話約定這個字讀作shui,但是部分方言卻不這麼讀。水在日語中有兩種讀法,第一種被稱為訓讀,為みず(mi zu),第二種被稱為音讀,為すい(su i),雖然讀音不同,但是實際意思是一樣的。音讀發音以名詞為主,訓讀則是動詞。

另外,日語的主要來源是古漢語,以現在的閩南語為主,所以和現代漢語有很大區別。比如閩南語說“接我一支筆”會說成“筆一支借我”,而日語會說“ペンを借ります”,和閩南語序思維一致,還有像 介紹 日語是 紹介 等很多倒序名詞和閩南語一致。

其次,日語被稱為黏著語是因為日語在句末才表達一句話的完整意思。比如中文問“你是日本人嗎?”,回答“我不是日本人”。日語則是“私は日本人ではありません”,和“私は日本人です(我是日本人)”只有句末的差別。除了上述否定形式,敬體形、簡體形、過去形、意志形、可能形也是通過詞末和句末才表達出來。

至於為什麼日語被認為是獨立語系,這就需要問語言學家了,畢竟還有的語言學家認為閩南語是獨立語系。


同道眾人

日語不是從中文來的。樓主搞錯了語言和文字的概念。日語是獨立的語言,歷史也很悠久。在文化歷史上,日本覺得本國太落後,所以大規模向中國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覺得日本的語言也很落後,所以大規模引進漢語詞彙,但是語言底層的語法結構沒有改變(如,日語句法基本結構是 主賓謂,漢語 主謂賓)。所以,本質上,漢語上,漢語和日語是不相同的語言。打個比方,拖拉機的底盤和發動機,上面加裝法拉利的機殼!本質上還是拖拉機。


長江島民

日本語屬於日本語系,漢語屬於漢藏語系,兩者有緊密關係,但是卻又存在相當大差異。

另外,相比較而言,日語和韓語有著明顯的親緣關係,語法相近,但是韓語是拼音拼出來的,日語則是相當於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念出來的,這也是日語區別於其他語言的最大的特點。

說起孤立語,全世界現存的語言中,只有漢語屬於孤立語,歷史上另一個屬於孤立語的語言是已經消失很久的蘇美爾語。


You醬

從文字的書寫複雜程度來看,漢字是所有文字中複雜程度最高的,沒有之一,雖然日語的文字借用了漢字,但全部也就1000多個漢字而已。漢語的語法結構是最簡潔明瞭的,同樣沒有之一。漢語中的動詞沒有時態變化,沒有語態變化,名詞沒有複數變化,沒有陰性陽性變化,語法中也沒有各種複雜的從句。漢語在未來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無疑有極大的優勢。舉個小例子,聯合國發佈的官方文獻,在聯合國五大官方語言版本中,最薄的一本99%都是中文版。日語有著複雜的語法結構,還有豐富的簡體和敬體的各種表述方法,文字偏偏還借用了漢字,所以日語的學習難度極高。西方人學習日語,不但要受到複雜的日語語法的折磨,還要受到漢字複雜書寫體系的雙重摺磨,中國人學習日語,至少在文字書寫這一塊兒,可以快速過關。


--195517623

首先肯定地說《日語從中文來的》是錯誤!日語屬於一個獨立語系《粘著語》,最大的特點是:1語序是謂語在最後。2實詞的功能由格助詞確定 ,這十個格助詞是:に、が、へ、と、から、 や、で、の、を、より。3是日語有形容動詞這個特有詞類。4動詞按使用中變化分為五段動詞與一段動詞,並且在時態表達時會發生音便(音變)現象。

再說說與漢文字的淵源關糸。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先會說後才有文字,日語也一樣。古代海上交通不便,日本至隋朝還非常落後,航海技術有一定基礎後才大批派出留學生、僧人、商人、政府官員來中國學習,歸國後首先把帶回去的漢字分表意與表音用於記錄語言,但日語的結構是沒有改變的。後來由貴族女性按漢字草書簡化後進行語言通信記錄,逐步演化形成了假名(日語字母),再後來由研究語言的學者整理成了五十音圖(發音及語法規律字母表),至此日語體糸才真正完善。

日本長期使用漢字,漢字巳深刻融入了語訁體糸中。明治維新後開始轉而向歐洲學習,剛開始就把拉丁語詞彙意譯成漢字詞彙,比如警察、動物、植物、科學、工程、管理等詞彙是我國留學日本的先驅們又把這些國人一看就能理解的漢字詞彙帶回了她的故鄉並加以推廣。公正的說這是日本文化對中國漢字的貢獻。

中日是搬不走的鄰居,兩國交好的歷史遠多於戰爭。唐代鑑真大師六次東渡成功到日本傳播文明 ,深刻地影響了日本人的思想。在當代的日本鑑真大師也是天神一樣的存在,奈良的唐昭提寺是鑑真大師主持建造並終老之所,每天都有無數日本人、中國人前去祭祀,懷念這位中日友好的偉大使者。我們的祖先能這樣長久地活在日本人心裡難道不是對我們的尊重嗎?


劍客醉酒

日語不是孤立語,日語其實是由於偏安一偶意外保留下來的上古東夷語言。而且可以明確是日本基因裡O1的語言。現在能找到的雲南很多少數民族語言與日本很類似,不僅詞彙類似,而且發音模式也類似。在西方有一個巴斯克語就被認為與日語類似,而希臘語也有非常多的類似日語的成份。

事實上日本文化的基礎是大洪水時代大鯀族被帝堯集團打擊,被迫分為幾支向西南、東北潰逃。東北的一部分渡海就形成了日本基礎。後來萁子族的O2b由朝鮮渡海日本,估計是零星長期形成,雖然O2b佔比很大,但因為是舔油戰術,所以日本語言沒有被改變。後來漢族東渡也是這麼個長期舔油的過程,所以日語沒變,日本文化基礎也在學習漢文化中保留了。而逃向西南的就是帝舜大禹分支,帝舜大禹重返中原後,還有留下的。就是後來的百濮。百濮後世受到衝擊南遷,就形成了哈尼等等各種支系民族。由於西南也是偏僻和歷史偶然,所以語言沒有太過分大的改變,也意外保留了。逃向東北的大鯀後裔,還有一部分與西戎一樣西進,就形成了古猶太裡最重要的黃種猶太。希臘克里特島文明就被懷疑為黃種文明。而留在東北的後來受到被漢朝擊敗的匈奴衝擊,所以東胡語言徹底被改變,變成了類似俄語的語言。匈奴裡的白匈奴就是古代白種熊族,有狼圖騰。他們與古羅馬、印度白種為一系。然而通古斯其實是大鯀後裔及其跟隨民族C系。原本語言應該類似日語,可後來卻變成什麼阿爾泰語系,阿爾泰語系其實就是匈奴,尤其是靠近白匈奴的語言。比如彈小舌的音很多。而匈奴祖先苗蠻和熊族的聯姻聯盟也在湖南等地留下了這個語音特點,比如鳳陽花鼓唱詞就有彈小舌的音,的~呀的一的維。他們屬於帝堯集團。而通古斯屬於帝舜集團。至今滿族還自稱畜豬民族,而且滿皇族基因為O1也是發佈過的。完全對應大鯀體系,其祖顓頊就是以豬肉為食和祭祀。但匈奴祖先是畜狗,以狗肉為食和祭祀。可見滿族語原本應該類似日語。也就是沿海九黎的語言。東北的高勾麗、高麗以及契丹的遼、耶律完全對應九黎。九的另外一個讀音就是高。

漢語其實是多種族碰撞出來的精練語,一開始很可能是書面語。都是多種族碰撞時最重要的語音。這些種族,尤其白種幾乎都西遷了,所以漢語能解釋一切古詞彙。日語雖是古東夷語,但裡面很多純日語也能用漢語解釋其本意。最後東夷並不是與華夏對立的,而是本身就是一體。古東夷和周代聲稱的東夷不是一回事。有一個時代,全體人可能都在江浙湖北安徽一帶。大洪水後重心才北遷、西遷,北方才成為政治中心。


國病

  1. 語言分類學上,漢語屬Sino-Tibetan(漢藏語系),日語則屬於Language Isolate(孤立語言),也就是尚不能分類的語言。所以說,漢語與日語沒有任何瓜葛。

  2. 談談Papua New Guinea(巴布新幾內亞)。這個國家比較落後,不少部落剛剛結束食人的習慣。巴國的語言比較多,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語言,其中大部分屬於Austronesian語系。我們以其中一種Keopara語為例,這種語言很原始,現代社會的許多詞彙,比如電話,電視,飛機,氣球等等它都沒有。如果他們需要這些詞彙,他們就把英語詞彙拿過來,直接使用,久而久之,Keopara語中,有了許多英語詞彙。但你能說Keopara語和英語是“同文”嗎? 當然不能,同樣的道理,漢語和日語。所以啊。日語是孤立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