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你開始感覺,人和人的差距很難追趕上?

我發現人和人的差距,往往是來自某些時刻自己的一些真實的感受,將一些讓我的感悟時刻吧。

01

貧富的差距,讓很多人產生無力感。

最近看到張月平老師畫的漫畫《三毛流浪記》回想起小時候看到裡面有一頁,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講的是又窮又瘦的三毛,被他的師傅當做球玩耍,但是身邊有錢人家的小孩,穿的漂漂亮亮的,吃得飽飽的在圍觀。

有調查研究的數據表明,能幫一個人提升社會階層的出了社會資本,就是教育。

你在教育這件事情上去做一些投入,雖然不一定能能夠讓你實現大富大貴,但是實現能夠獨立自主,自己養活自己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

怕的是你不重視教育,還認同“讀書無用”;

社會學著作《學做工》表達了一個觀點,真正讓人覺得可怕和難以逾越的是代際傳承的思維方式。

那些工人家的小孩,很早就會養成學習無用的觀點,他們會打架,酗酒,輟學鬧事。

由於沒喲額外的技能去提升自己個人附加值,最後她們只好像他們的父輩一樣,走向工廠,走向流水線,成為整個工廠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

02

收入限制了不少人的想象力

講兩個真實的關於外賣小哥的故事吧有一天我從外地回珠海打了個滴滴快車來接我的滴滴司機居然穿著是美團外賣的衣服,當時我還在想什麼情況?

跟司機聊了下才知道,由於他在赴京的老小區裡買了套房,為了還貸白天送外賣,晚上開滴滴,再微小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夢想,這點還是讓人挺感動的。

我的一個朋友是旅行社的老闆,他給我講了一個關於90後員工的故事,這個員工家境不是太好,所以在這個行業幹了不到一年就走了,他的離職原因是在於,旅行社拿的工資可能也就三千多,要積累幾十年的企業客戶資源,才有可能達到管理層的收入幾萬每月或者更多。

短期的財務壓力,就讓他做出了選擇,放棄了一個可以積累的行業和崗位。

畢竟去送個外賣,用她的原話說,我不用動腦子一個月也可以賺個五六千。

但是相對而言,作為外賣小哥他是不會有太多的行業積累,日後上升的空間幾乎為零。

這兩個故事,第一個讓我看到的是夢想,和為了實現夢想所付出的努力,第二個故事讓我看到的是貧窮,限制了一個人關於職業發展的想象力,讓他做出了一些看起來短期賺得更多,但可能會影響長遠發展的選擇。

03

教育,進一步強化了代際差距。

我有朋友做高端的少兒教育,每個人收兩萬塊錢。針對的主要是銀行高管,企業主,大學教授的女兒,幫助他們去認識互聯網,幫助他們去認識自己的興趣。

他會發現這些十歲左右的小孩,就早早的明確了自己的未來的職業志向,他們會比其他人更早的開始自己的職業積累,也更容易達到一個更高的專業水平。

想一想我自己,我18歲的時候都沒有想清楚自己要幹嘛……

之前北京有一個調查,是說很多中產階級家庭,對於一個小孩的課餘的投入在30萬左右。不僅會讓他們學習一些體育運動、音樂和藝術,還會讓他們學習很多貴族運動方便以後的社交,比如說馬術和冰球。

還有個朋友跟我講他的表姐早早的讓他的女兒在大學畢業之後,就去韓國做了個全面的整容,顏值全面提升了一個檔次,現在釣了一個地產土豪家的貴公子,你會發現這些人對自己還挺狠的...

有錢人對於下一代的投入,可能遠遠超出你的想象,這種投入實際上又強化了階層差距。

04

在個人成長的這件事情上,也有很多不可理喻的人

一方面你會發現有一些很有顏值,很有家世背景的人,卻還很努力。

另外一方面呢,很多資質平庸的人在工作十年之後,還把所就讀的大學是重點大學作為自己現在的賣點,你說他這最近10年都幹了些啥。

包括說你在互聯網上有很多這樣的伸手黨,他覺得你知道的比我多,那你就應該幫我。

與之相對應的是,你會發現另外一些人,可能一年已經掙個一兩百萬了,每年至少還拿10萬出來學習那些你不懂的東西。

我就問過一位70朋友,你已經是企業的中層,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多時間和金錢出來學習?

他跟我講的是“人到中年,如果不學習就會被淘汰。”

試問一下現在的8090後,十個裡面有沒有一個人有這樣的危機感呢?

最近我接觸了一位創業30年的香港籍企業家,他還在不停的去了解新媒體和互聯網的最新玩法。

我覺得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不是銀行存摺上的數字多幾個零或者少幾個零。

而是別人年薪百萬,還在積極擁抱變化。而你年入不到10萬還在沾沾自喜,以為高枕無憂。

請轉發,謝謝。

喜歡的,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