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晕厥也可以致命?!

汪芳心语:人偶尔傻一下很有必要,人生不必时时聪明。学会承受痛苦,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有些痛苦适合无声无息的忘记。

注意了!!

运动后晕厥也可以致命?!

喜欢运动的年轻人注意了!

大家是不是有过这样的体会或见过类似的情景:酣畅淋漓的运动后,球友出现一过性的“脑直觉丧失”现象——突然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他们多数会有面色苍白、手脚发凉、呼吸缓慢的表象,甚至失去一切知觉而躺倒在地。

很多时候,大家习惯认为是天气太过炎热出汗多了或者“可能是低血糖了”,嘱咐在阴凉处休息、补水和功能饮料。但是有些晕厥并不像想象的这么简单,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大的玄机,严重者还会发生猝死!

最终诊断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他不是什么简单的低血糖或运动过量,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畸形!

冠状动脉畸形是什么病?

冠状动脉畸形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是也正因如此,既容易被患者和家属忽略,也容易逃过医生的常规辨识。所谓畸形,就是患者的冠脉系统异常
——冠脉的起始分布终止都可能不正常。当然,畸形有良恶之分。良性畸形大都比较轻微,即使不做手术,带来的危害也可以忽略不计;而恶性畸形就有潜在的危险,比如本文中的这位大学生,高负荷运动放大了冠脉畸形导致的心肌缺血,并最终激发了猝死。冠状动脉畸形主要包括两种: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冠状动脉瘘。“起源异常”又分为好几种,笼统的说就是“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出现了偏差”, 比如正常情况下左冠状动脉应当起源于主动脉左窦,而患者恰恰起源于主动脉右窦;“动脉瘘”的意思就是冠状动脉与心腔、其他血管之间存在“异常交通”——瘘管,血液通过瘘管在不该流动的管道和方向上流动了。每年因心脏猝死的运动员有不少,相关研究发现这个群体的猝死案例中最常见的冠状动脉畸形是“左主干起源于右Valsalva窦”
。分析病因来看,冠状动脉畸形确实能够导致心肌灌注不足(其确切的因果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但是业界有比较一致的“猜测”——如运动时主动脉扩张造成的左主干狭窄左主干起始部位为锐角、主动脉和肺动脉干共同压迫运行其之间的左主干等)。专业的理论可能不好理解,总之大家可以把这些“畸形”看成原本正常秩序下的马路十字路口上,出现了不该出现的车辆甚至还有逆行,久而久之超过了交通枢纽自动疏解的能力,最后酿成了事故。

冠状动脉畸形有预兆么?

有些冠状动脉畸形确实是有预兆的,特别是年龄稍大的儿童和青年,他们时常会在运动后出现轻微的胸闷、胸痛,甚至晕倒,有时候频率还挺高。但是因为确实轻微,而且患者本身及家长也很难将其与心血管病联系到一起,大多数都选择休息静养。即使一小部分到医院就诊,除非遇到非常有经验的心内科大夫,否则也很容易被年轻医生们忽略。本文中不幸的大学生其实在高中的时候,就有数次
打完篮球晕倒的情况,也曾跟家人诉说过,且也反复到医院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其潜伏的异常如我前面所述“都没想到”而忽略了。此次猝死是因为当天运动量实在太大,加之天气炎热出汗多,最终引发了严重的不可逆的心肌缺血。记得当时送到医院后,大家动用了各种仪器设备,做了冠脉CT和造影,刚开始都没有看出血管的先天异常,还是在经验丰富的老专家的提醒及仔细观察下才找到了症结。因此,不论家长还是年轻的心内科医生,一定要注意留心细枝末节。其实大多数疾病尤其是心血管重症都会有预兆的,如果能在预兆出现的时候及时诊断治疗,也能够避免很多悲剧。

冠状动脉畸形如何纠正?

很多冠状动脉畸形患者在猝死之前可能表现出晕厥心绞痛等症状。此时除常规检查外,应行心脏核磁或冠脉CT检查以确诊,并尽早手术矫正。像本文患者这种情形病情危急,死亡率一般比较高。但是如果能在既往发作时能确诊并及时行
介入手术——就有很大几率度过危机。当然,在病变处安装支架目前在常规治疗中仍有争议,还需谨慎选择。除外,也有一些病例确实没有明显的征兆,可谓是防不胜防!这就要求大家要注意细节,尽量避免扣动“炸弹”的扳机——平时就注意自己的血压、血糖,工作张弛有度释放压力。年轻人喜欢运动,但是不要太过剧烈至超负荷,应该循序渐进并做好预热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