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这项计划已经覆盖了约26万在校生!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全国已有208所高校的1257个本科专业点、514个研究生层次学科点参与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覆盖在校生约26万人

卓越计划

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介绍,在这一计划中,已经有2.4万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了高校兼职教师,1万多名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1万多家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企业与高校共建了62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高校普遍开展

校企合作提供了示范经验。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

1

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2

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3

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一步,教育部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积极推动国家层面“大学生实习条例”立法进程,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接收高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制度保障;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等;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级实施体系,持续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

成功范例

教育部这项计划已经覆盖了约26万在校生!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于2004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联合创办,作为北航试点专业获准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内首个连续两次通过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和欧洲工程师教育体系(EUR-ACE)认证的学院,并向学生颁发北航本科和硕士文凭以及法国通用工程师文凭。

学院在国内创新性地采用“预科-工程师”与“本科-硕士”相融合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跨专业知识能力、能够胜任世界多样性和快速适应变化与挑战的工程领域领导和领军人才。到2018年,学院已经培养了7届共602名具有我国硕士和法国通用工程师双学位的毕业生。以创新性的教育培养理念和多样化的合作交流平台在社会上和国际上起到了良好的影响,成为“中法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