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這麼久吃雞,才發現原來和創業是一個道理

《絕地求生》風靡全球,成為繼《王者榮耀》後又一爆款遊戲。別覺得遊戲只是遊戲,這裡面可有很多門道值得琢磨。

其實“吃雞”和創業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關乎遊戲勝負的要素在創業過程中同樣重要。不想創業的遊戲玩家不是好的投資人,真格基金合夥人戴雨森不僅是“吃雞”的早期玩家,還分享了他的“吃雞”感悟。

玩了这么久吃鸡,才发现原来和创业是一个道理

最近絕地求生替代了守望先鋒成為我這樣一個 FPS 老年選手的最愛。之前的守望先鋒群變成了吃雞群。幾十個遊戲小時之後說說自己的感受。

絕地求生 X 黑暗森林法則

劉慈欣的宇宙社會學公理包括兩點: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

《絕地求生》這款遊戲完美體現了這兩點。

生存是每個玩家的第一需要,島嶼上面的資源是不可再生的(除了少量的空投),每個玩家都在不斷搜刮資源,擴展自己的行動範圍。

這是一個完美的他人就是地獄的場景。

在跳傘前運輸機機艙裡面,100 個玩家坐在一起,抬頭就可以看到對面玩家的樣子,幾乎四目相對。

玩了这么久吃鸡,才发现原来和创业是一个道理

然後一聲令下,跳傘之後看到偶爾有幾個人從自己的身邊飛過,然後就消融在巨大的一個島嶼裡面。

在遊戲裡面,絕大部分時間玩家是根本感覺不到別的玩家存在的。這一點的感受非常奇妙。

有一定的遊戲經驗之後,每一個玩家都開始學會尋找著其他人的蛛絲馬跡,一扇被打碎的窗戶,城市中一間打開的房門,一輛車頭不朝東的吉普車(遊戲中載具刷新默認車頭朝東),一個死去玩家的遺物盒……一個細小的觀察可能就會導致完全不一樣的判斷,在這個先發現對方就佔有巨大優勢的遊戲裡面。

疏忽將會是致命的。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

最考驗定力的時候是最後決戰圈,3 個伏地魔 LYB 趴在地上,誰都明白,誰先開槍哪怕能打死對方,都給第三個人創造了巨大的機會。

這時候是繼續等下去,還是扔煙霧彈硬剛,沒有一個選項是完美的,這才是殘局最美妙的地方。

絕地求生 X 創業

基本可以把一盤 30 分鐘左右的遊戲劃分為四個階段:開局、發展、中盤、殘局(前提是能撐到決賽)。在這四個階段,遊戲的注意要點與創業過程有很多類似之處:

① 開局(跳傘)

玩了这么久吃鸡,才发现原来和创业是一个道理

和創業一樣,這是一個殘酷的遊戲,100 個玩家,落到同樣一個孤島上,最後只有一個隊伍能活到最後成功吃雞。

每個人初始跳傘的位置往往決定了打法。有的人決定跳到路邊搶車,跑到遠離航線的大城市試圖一波肥,結果在城市裡遇上想法一樣的對手一陣火拼,或者是滿載著裝備在回安全區的路上送了快遞。

有的人選擇永遠躲在出生點的屋子裡面等人上門送快遞,然而往往是無人問津,在毒區到來之際趕緊撤退,結果被毒圈的對手以逸待勞。

同樣,創業時,面對一個大的市場,每個公司都會尋找自己覺得最理想的切入角度,然而很多時候選擇本身就決定了難度,以及後面的戰術路徑。

機場這樣的地方確實是肥,然而除非對自己的技術和運氣有絕對的自信,對絕大多數玩家來說 U 型樓頂不是想吃雞的好選擇。落地對方有槍你沒槍,那基本上可以宣告 game over。

玩了这么久吃鸡,才发现原来和创业是一个道理

所對應的,創業選擇方向切忌迎難而上,貿然跟風進入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紅海對沒有足夠經驗和資源的創業者也是致命的。

② 發展(搜刮+轉移)

玩了这么久吃鸡,才发现原来和创业是一个道理

落地確保附近安全之後,就進入搜刮發育的階段。

所謂“富快遞,窮吃雞”,初始的資源並不能決定戰鬥的結果,只會在你戰鬥的時候給你少許的優勢。

有許多盤,三級甲三級頭 8 倍鏡意氣風發的小隊,轉眼間就在拐角遇到 S12K 團滅,而在資源緊張的時候,才會調動所有的注意力和感官,去觀察山坡上移動的小像素點,去想著避開危險的城市,一步步穩紮穩打。

創業時候亦然,很多時候融資巨大或者初始資源雄厚的團隊,反而不能擺正心態,高舉高打的時候很容易快速透支資金,最後化為資本泡沫的一部分;相反白手起家的團隊往往更加懂得如何省錢和賺錢。

想毀掉一個創業團隊,有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給他們超過自己掌控能力的金錢。

③ 中盤(跑毒+戰鬥)

玩了这么久吃鸡,才发现原来和创业是一个道理

除非是落地就來一場軍體拳,否則在遊戲的初期氣氛是快樂輕鬆的。但是隨著毒圈的縮小,玩家開始互相遇見,真正的戰鬥也隨之發生。

同樣,一開始各自發展的創業,隨著市場上玩家的淘汰以及企業規模的增大,將會迅速變成刺刀見紅的白刃戰。這個時候也是淘汰玩家最多的時候。

中盤戰鬥,考驗的是前期團隊資源的積累,戰略戰術的選擇,但是同時也是考驗團隊的配合。

最怕 4 個人步調不一致,該狗的時候衝,該衝的時候退縮。尤其打指揮位置的玩家,會體會到決策的兩難。這也是一個需要及時做出取捨判斷的遊戲。

隊友倒下的時候,是冒著被對手釣魚的風險去救,還是忍痛繞後幹掉對手?毒圈就在身邊,是在毒裡再果斷打一波還是立刻跑?在被對方狙擊手壓制的時候,小隊成員中誰能冒險吸引火力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小隊的狙擊手獲得開槍的機會?

玩了这么久吃鸡,才发现原来和创业是一个道理

絕地求生是我目前見到最考驗團隊配合的遊戲之一,因為這遊戲裡面,隊伍大哥的作用相當有限,槍法和裝備再好,遇到幾個敵人集火,或者被人蹲點以逸待勞也難以存活下來,CSGO 的殘局發揮好可以 1V3,1V4,在絕地求生裡面不懂得以退為進的小隊只會在絞肉機一般的戰場裡面迅速消亡。

可以類比的是,在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往往在團隊內部分工,人才引進等地方出現很多問題。這個時候,一方面要面對市場環境等的變化(跑毒),另一方面也要面對市場競爭(對戰),還要保持團隊的整齊和有序,這也是最多公司出現問題,所謂 C 輪死的來源。

④ 殘局(決賽圈)

玩了这么久吃鸡,才发现原来和创业是一个道理

這時候是繼續等下去,還是扔煙霧彈硬剛,沒有一個選項是完美的,這才是殘局最美妙的地方。

企業的決戰是什麼?

對於成功企業來說可能是基業長青的經營,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可能是企業的成功退出(IPO,收購,etc),不管哪種情況,都需要經營者有高度的耐心,對局勢和機會有明確的判斷把握。

在這個時候,剩下來的也都是久經沙場的企業,和遊戲不同的是,企業永遠沒有能夠蓋棺定論勝利的時候,相反,企業和人一樣,終究是要完結的。

大逃殺模式是一個非常具有創意,又有高度黏性的遊戲模式。

和 MOBA 一樣,起源於傳統遊戲的 mod,然後被玩家設計師發揚光大,到現在可以說,很多遊戲廠商都在緊鑼密鼓模仿這個遊戲,不管是主機,PC 還是手機,預計將很快出現一波井噴。這個遊戲的大逃殺戰場中,鹿死誰手,也非常值得期待。

最後,祝大家天天都可以吃雞。

玩了这么久吃鸡,才发现原来和创业是一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