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击金门居然留下了一样意想不到的产物,一把菜刀的传奇故事

炮击金门居然留下了一样意想不到的产物,一把菜刀的传奇故事

今天的台湾金门岛已经成了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每天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旅游观光,去过的朋友一定会听说当地有“三宝”,菜刀、贡糖和高粱酒。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说说这把传奇的菜刀,你一定不知道它居然是60多年前那场激烈的炮战衍生出来的产物。

炮击金门居然留下了一样意想不到的产物,一把菜刀的传奇故事

公元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人民解放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对台湾省金门岛发起炮击,拉开了历时二十余年的炮击金门的序幕。炮弹像雨点般从金门岛的天空中倾泻而下,带了不计其数的传单随风飘散,也带来无数炮弹散落在地面甚至深入地下深处。据不完全统计,仅58年当年就有约50万发炮弹落在金门地区,截至70年代末,恐有逾百万发炮弹落在这座小岛上。这样一段特殊的历史背景也催生出了一件特别的产物-炮弹菜刀。

金门人历来以耕种务农为主,钢铁制品原材料不足,农具多为铁匠铺打制。到了抗战后期,物资更是变得极度短缺,有位名叫吴朝熙的铁匠发现可以用战争遗留下来的弹壳为原料,锻造出刀具,没想到竟然十分锋利耐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金和利制刀厂。

八二三炮击金门后,岛上的弹壳数量暴增,制刀厂收集到大量的弹壳,大批生产菜刀,将金门菜刀打造成了一块金字招牌。当地的老百姓也会将捡到的弹壳拿到制刀厂还钱。时至今日,随着炮弹壳日益减少,弹壳菜刀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从最初的20元(新台币)一路上涨到如今最贵的要几千元一把。

随着两岸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不断向前推进,金门菜刀的销量也达到了每天100把左右,其中有一半以上为游客购买。

炮击金门居然留下了一样意想不到的产物,一把菜刀的传奇故事

如今金和利制刀厂已经传至第三代厂长吴增栋,人称金门刀王。刀厂至今仍传承着从入炉、锻造、淬火等全部流程纯手工制造。早年的制刀过程要经过特别批准才能看到,现如今日,观摩整个制造过程也成为了当地旅游的一个特色项目。刀厂还将工装和T恤衫印上打铁的图案等,同菜刀一样成为招牌产品。人们到金门旅游时可以现场观赏到弹壳菜刀的打造过程,除了著名的金门菜刀外,还可以买一件特色工装或者T恤留作纪念。

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炮弹菜刀也许会逐渐消逝,但是这段传奇的故事会一直流传下去,有一天,我们可能买不到这把独具特色的菜刀,但是去金门岛观光旅行的时候不妨去参观一下这带有传奇色彩的刀具厂,以史为鉴,和平发展,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