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涉縣人的一天

2018-05-NO.132

天氣逐漸轉熱,總感覺胃口很差,不想吃熱飯菜,不妨簡單來個涼拌菜開開味兒,當然要想吃到更美味的涼菜,涼拌汁好才是王道,要想汁兒調好,那麼有一種調料是你必不可少的——香油。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香油香味濃郁,香飄十里,不過這年代肩挑香油走街串巷的場景甚是少見,賣香油的吆喝聲也變成了遙遠的回憶,香油坊也在慢慢被人們所遺忘。然而在涉縣,提起河南店香油坊貌似已經成為涉縣正宗香油的代名詞,郝獻廷便是這家香油坊的創始人。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初見郝獻廷,給人一種文質彬彬的感覺,神似尖刀的眉毛,隸書“一”字的鬍鬚,倒與書中魯迅先生的相貌有幾分相似。說到香油,郝先生說他的香油還起源於八年前他的手工水餃事業。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1979年,21歲的郝獻廷選擇當兵,做了五年的新聞報道員。退伍後,他做過個體運輸戶,做過當地第一個煤球機,還有在他看來最為成功的廢塑料提煉柴油項目。然而好景沒過多久,1996年的特大洪水讓他幾近破產,也是一次偶然他走進了做速凍水餃行業,十年來,他發現做水餃用的香油很少有純正的,這時候小腦一動,打開了他的香油之路。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郝獻廷的事業,從大廠子到小餃子再到小到不能再小的小芝麻,“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更奇”郝獻廷憑著自己的經營理念,平均一天能賣到八十瓶左右,最多的能賣到二百多瓶。方圓十里,上到井店更樂,下到索堡固新,但凡吃過他家香油的人都讚不絕口。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一粒小小的芝麻,學問也是很大的,郝獻廷說:“要想香油磨的好,原料必須好,我這的芝麻都是咱們涉縣和黎城周圍的,芝麻必須飽滿,收回來的芝麻裡不能有土,凡是榨油的東西一旦跟土一混合就會生成一種酸,磨出來的香油就變味了。”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除了原料,郝獻廷說淘芝麻、炒芝麻、磨芝麻到出香油、裝香油、做包裝、擦拭機器設備等一系列的程序也很繁瑣,“首先要淘芝麻把癟的和土篩出來,濾水後扔進炒鍋炒個八分熟就可以裝袋,炒芝麻時,火候、時間和溫度都要特別掌握,所以每次都要炒個五六百斤甚至上千斤留著後邊用。”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在郝獻廷看來,最難的不是做香油,而是賣香油的銷路,“剛起步的時候因為咱家香油比別家都貴,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有一次我開著車到村裡賣,人家都嫌貴我就免費送給他們回家嘗,不過還好但凡吃過咱家香油的最後都成了我的老顧客,後來好多村裡的老頭老太太到不了城裡的,每年村裡過會我都去,其實就是去給老人送香油去了。”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郝獻廷的一家都特別注重吃,他平時得空了還經常看看醫書,幾十年讀醫書過程中,他無意在一本醫書上看到豬皮凍除了美容養顏還有稀釋血液的功效,那時候他開始也做了自己的招牌豬皮凍,讓更多的人一起美容養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然而,這個“酸溜溜的企業家”的背後,妻子是他最堅強的後盾。“她是我最大的動力,在我破產的時候,所有人都反對我再繼續,但是我又不服輸,只有她一個人支持我,那時候破產了沒有錢,她跟我一塊借錢,其實我最感激的就是無論我做什麼她都支持我。”想著那幾年的艱辛,郝獻廷不由得為妻子送上大拇指。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八年磨一“香” 退伍老兵的調味人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和光芒。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發展,貨真價實、誠信務實,一直以來是郝獻廷做香油所秉承的理念,他始終堅信著要想守住香油就必須守住質量,守住質量就等於守住了消費者的心,守住小磨香油至真至純的味道。

【徵集】

大美涉縣裡

人人都是傳奇

老妖在此向所有人

廣泛徵集人物素材

我們將與您一同尋找涉縣傳奇

記錄涉縣人的不平凡故事

(如有故事,請留下您的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