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说他:是个骗子爸爸

陪伴

儿子的时间很少

从来没有陪孩子过

一个完整的周末和节日

总是说下个节日一定陪他过

儿子说他是个“骗子爸爸”

这个“骗子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今 日 警 星

儿子说他:是个骗子爸爸

吴 利

石炭井公安分局禁毒大队长

翻看他的功劳簿

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2016年被市委、政府授予先进个人

多次被市、区禁毒委授予禁毒先进个人

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人物特点

对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能干

刻苦钻研、无私奉献

■人生准则

只有拼出来的成功

没有想出来的收获

只有干出来的业绩

请相信,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

■大众点评

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是全市缉毒民警的榜样。

——市局副局长 张怀新

沉着冷静,业务过硬,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忠诚本色。

——市局禁毒支队支队长 丁惠军

13年,4次跨界立战功…… 咬定青山不放松

儿子说他:是个骗子爸爸

工作的喜悦,并非那种单纯甜腻浅薄的喜悦

而是苦尽甘来的绵绵不绝

儿子说他:是个骗子爸爸

时间的回拨到2005年,22岁的他从宁夏警察学校毕业,分配至石嘴山市防暴巡警支队工作,对于在警校就担任新生训练教官的吴利来说,这是一个“专业对口、发挥所能”的良好安排。

十几年前,刑事侦查技术还在起步阶段,刑侦技术员非常奇缺,时任市局刑侦支队技术大队大队长的谭斌觉得吴利脑子灵活,干工作细致认真,非常适合干技术员,多次找到吴利,想“挖”他到刑侦支队。

2007年7月,怀揣着“干警察就要干刑警”想法的吴利来到了刑侦支队担任技术员。当时,时任防暴巡警支队副支队长的胡国靖拦着他不让走,说“刑侦技术员太枯燥乏味了,不好干,你还是安心在这当教官吧……”

吴利还是去了,不但去了,还积极响应市公安局号召,来到基层——大武口分局刑侦大队当了一名技术员。

2009年1月,大武口某小区外的巷道中发现一名30多岁的男性死亡,现场没有任何能够证明受害人身份的证件和线索,案件侦办陷入僵局。

吴利现场勘查时发现,受害人脚上所穿的鞋子前脚掌的花纹磨损严重,但后脚掌的花纹却几乎完好,这一发现引起了吴利的注意,究竟什么职业能造成这种情况呢?

经过抽丝剥茧、走访调查、缜密分析,他得出了受害人应该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的推论,很快就找到了受害人的车并落实了受害人的身份信息,案件成功告破。

2010年春节期间,大武口区多个小区发生了入室盗窃,由于案发现场破坏严重,一直未能获得有价值的线索。

2010年3月,吴利在勘查一起入室盗窃的案发现场时,发现受害人的家被犯罪嫌疑人翻的一片狼藉,床上堆满了各种杂物,其中的一本相册引起了吴利的注意——“本来在柜子或者桌子上的东西为什么会跑到床上,应该是犯罪嫌疑人接触过”。

吴利将自己的想法跟受害人沟通后,从相册上提取到了犯罪嫌疑人的指纹,成功串并破获了30余起入室盗窃案件。

“吴利这个人非常踏实,工作认真负责,脑子活,有思路,工作交给他我放心。”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曾任大武口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的刘晴对吴利大加赞赏。

2011年6月,吴利被调整到市公安局技术侦察支队工作,先后荣立3次个人三等功,破获了庙台乡省嵬城文物盗窃案等重特大案件。

2015年9月,吴利被任命为石炭井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

儿子说他:是个骗子爸爸

“吴利这个同志非常爱学习,善于思考,品格端正,对自己要求严格,同事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丁惠军评价道。

690多个日夜、几千万条数据…… 风雨过后见彩虹

儿子说他:是个骗子爸爸

“提升心性,丰富心灵,就必须努力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2016年3月10日,33岁的吴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被抽调到部督特大贩毒“2.06”目标案件专案组工作。自此,他放弃了所有节假日休息。

作为案件主办侦查员,他充分发挥有工作经验的优势,将侦研协同贯穿到自己的侦查过程中,获取了大量证据资料,并对四川上线的情报信息日夜加班分析研判。

2016年11月21日,案件成功告破,抓获上下线主要犯罪嫌疑人12人,打掉一处制毒工厂,查获氯胺酮10余公斤,“开心水”100瓶,缴获毒资29万余元,缴获冰毒140余克,麻古101粒,氯胺酮4公斤,以及一批制毒工具和原料。该案是宁夏历史上单次缴获毒品氯胺酮最多的案件,也是首次在外省区查获制毒工厂的案件,更是公安部倡导的全链条完整打击的经典案例。

这时,一个新的难题摆在了吴利面前,检察院要求公安机关将侦办案件9个月以来所有涉案嫌疑人的相关信息进行证据转换移送,要在几千万条数据中筛选出重点信息,这项工作不仅庞杂而繁复,在石嘴山市公安机关也没有先例。

儿子说他:是个骗子爸爸

吴利主动请缨,他请教了公安厅技侦总队的专家,带着抽调的4名工作人员“摸着石头过河”,历经了半年多时间,终于将筛选出的相关信息证据移交检察院。这些证据形成证据链条,在大多数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的情况下,法院采信侦查机关意见,对8名犯罪嫌疑人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刑罚。

市中级法院陈浩锋庭长曾感慨地说,“这是我经手的案件中证据最扎实的,从侦查到证据搜集都做的非常全面,可以看出办案民警下了很大的功夫……”

长期的熬夜,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就患上了原发性高血压,每天要服三种降压药控制血压。2017年12月底,几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他在“2.06”专案进入审判环节后,才在家人和战友的劝说下住了院。

“‘2.06’专案成功告破,吴利功不可没,他充分发挥了自身工作经历优势,加班加点,毫无怨言。没日没夜地搞案子,头发也成了“地中海”……”提起自己的“爱将”,市局主管禁毒工作的副局长张怀新十分心疼。

2个数字,400袋毒品…… 苦尽甘来又一春

儿子说他:是个骗子爸爸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梦想的实现

都少不了看似平凡的努力。”

2017年8月,吴利在侦办的一起涉毒案件中,发现银川市吸毒人员大头(化名)向我市吸毒人员张某贩卖新型毒品开心水的线索,可经过2个月的经营,一直未发现大头有贩毒嫌疑,大头是一名个体老板,名下有一家快递公司和一家鲜花店,每日表面上忙着做生意,且居住于银川某高档小区,似乎没有贩毒迹象,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吴利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对案件开展逆向侦查,对嫌疑人的社会关系进行再次梳理,发现了一部归属地为陕西西安的号码,吴利立即对该号码开展工作,发现此号码与一个四川归属的号码联系频繁。

11月的一天,大头与四川的号码发了一条信息,信息并未提及购买毒品的事宜,只是相互发了两个数字“14”和“16”,吴利敏感地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嫌疑人是在谈毒品交易价格,但专案组领导和成员都不太相信,认为一般的毒品交易都要有定金、克数等信息,仅凭两个数字不能认定为是在进行毒品交易,不禁对吴利的观点提出质疑。

儿子说他:是个骗子爸爸

吴利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终,专案组领导肯定了吴利的分析结果,安排侦查人员前往四川对上家开展工作,发现四川上家外号“炮哥”的毒品是从一个广东东莞姓陈的男子处购买的,专案组先后辗转陕西、四川、广东、宁夏四省行程3000余公里,成功破获公安部部督“11.01”目标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缴获毒品开心粉400袋,重1100克,毒资6万余元。

案件侦破后,据犯罪嫌疑人交代,“14”和“16”代表的是14万元和16万元,是大头和上家在对毒品价格进行讲价,嫌疑人的交代完全印证了吴利的推断。

3年来,6岁的儿子没在自己家 住过…… 只留清气满乾坤

儿子说他:是个骗子爸爸

想要成就事业

需要一种‘忘我’的状态和境界

有人说选择了禁毒事业,就意味着选择单调艰苦的工作条件;有人说选择了禁毒事业,就意味着选择随时身处危险的工作环境;还有人说选择了禁毒事业,就意味着要有“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

“干禁毒工作3年多,我没接过孩子,管过孩子,孩子都是丈母娘接送,妻子也一直在丈母娘家吃住……”提起自己的家人,吴利愧疚不已。

吴利的爱人高兰也是一名警察,在大武口分局刑侦大队担任法医,工作也非常繁忙。“她有时半夜接到电话出案发现场,天亮了还没回来,我也没有问过她,真的对她不够关心……”

“儿子就陪伴的更少了,从来没有陪孩子过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和节日,总是说下个节日一定陪他过,儿子都说我是个‘骗子爸爸’……”

“儿子今年6岁了,从来没有在我们自己的家住过,一直在丈母娘家……”

“儿子上大班了,我从来没有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和亲子活动,上一次高兰出差了,我去参加了一次,孩子高兴地跟什么似的,拉着我给班上的小朋友介绍,逢人就说‘这是我爸爸,今天我爸爸来开会了’……”

……

儿子说他:是个骗子爸爸

吴利仿佛给自己开了一场“批斗会”,说着说着,他的眼圈也开始泛红。

“儿子该上小学了,我想把儿子接回来。”可谁来接送儿子,吴利又犯了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