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動的內心

建築師、設計師、室內裝潢師、教書匠、收藏家:查爾斯·扎納(Charles Zana),以不同領域的多重視角縱觀設計空間,對整個藝術作品的理念進行換位思考。我們在他位於巴黎的公寓裡對他進行了專訪。

跳動的內心

查爾斯·扎納

18世紀風格的外立面,樸素而不招搖。這座公寓樓位於巴黎第六區的繁華街區,樓宇對話機設置在臨街的位置,上面只標著住戶的姓氏首字母。中庭十分寬敞,地面鋪砌著石子,圍牆的四周掩映著各種樹木紛繁的枝丫。這是一隅無比珍貴的城市綠洲。在這裡,美妙的生活氣息和正統的古典主義韻味在空氣中融為一體。查爾斯·扎納在鐵藝裝飾的玻璃大門旁迎接來客,他微微一笑,目光卻很有神。門廳盡頭的石砌樓梯通往公寓的二層,也就是頂層,門廳中擺放著翁貝託和費爾南多·岡帕納(Humberto & Fernando Campana)設計的“法維拉椅”(Favela Chair,又稱“貧民窟椅”),近旁則是泰倫·西蒙(Taryn Simon)的大幅攝影和埃託·索特薩斯(Ettore Sottsass)的設計作品。扎納十分熱衷於收集這位“孟菲斯集團”(groupe Memphis)創始人(指索特薩斯)設計的陶瓷製品。2017年夏天,為紀念這位標誌性的大師逝世十週年,扎納拿出了70件藏品,在位於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奧利維蒂(Olivetti)設計品店舉辦了一場大型展覽。“索特薩斯是最先預見到設計與藝術將相互融合、不分疆界的大師之一”,扎納如是說。而這位意大利設計師也的確能夠讓一件陶瓷從純粹的裝飾品昇華為偉大存在的見證。他的“黑暗陶”和“光明陶”系列—緣起於印度和美國的精神療養之旅—就是很好的例證。“所謂設計,並不是為某些奢侈的行業塑造某種傻乎乎的產品。對我來說,設計是一種探討生活的一種形式。”索特薩斯曾這樣說過。

跳動的內心

馬蒂約·馬泰格(Mathieu Matégot)託腳桌上展示了一部分埃託·索特薩斯的玻璃雕塑。牆上是一幅杉本博司的攝影作品。

跳動的內心

跳動的內心

跳動的內心

左側兩圖:阿萊桑德羅·蒙蒂尼(Alessandro Mendini)雕塑和埃託·索特薩斯陶瓷擺件

下圖:右側遠景和左側近景,分別是索特薩斯的圖騰柱和雕塑。查爾斯·扎納設計了扶手椅和中間的矮桌。右側近景中的矮桌上,擺放著喬治·儒福(Georges Jouve)的陶瓷擺件和安德雷亞·布朗奇(Andrea Branzi)設計的檯燈。

激發渴望

生於1917年,索特薩斯的經歷跨越了整個二十世紀,特別是對法西斯主義的反思,貫穿了他六十餘年的創作生涯,對經典和反正統文化都進行了深入的挖掘。扎納收藏了這位大師的三十多件作品,從1960到1970年間的珍貴單品,到90年代的作品,還有在阿基米亞(Alchimia)學院時期設計的燈具。這些裝飾品擺放在桌子或茶几上—都是克里斯蒂安·利亞格勒(Christian Liaigre)和索特薩斯本人的作品—或者乾脆就放在凡爾賽地板上,如同圖騰柱一樣,標記著房間的每一寸空間。這間190平米的公寓呈長條形,連接著一個鋪著花磚地的寬大平臺。幾間相連的客廳內,護牆板漆成了精緻的水青色,襯托出裝滿各種藝術書籍的高大書櫃和壁爐。經典元素和當代藝術在這裡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意大利設計師的作品隨處可見。孟菲斯集團的另一位主要成員安德雷亞·布朗奇的懸掛雕塑點亮了整個樓梯空間,卡爾羅·莫里諾(Carlo Mollino)設計的座椅投射出完美的線條。這些獨一無二的藝術品超越了自身的身份,在這座公寓中煥發出勃勃生機。它們用設計者賦予它們的智慧和實用性豐富了每一個角落和空間。查爾斯·扎納有這樣一個想法,被他奉為信條:“我如此鍾愛索特薩斯,是因為他總是不斷地反思自己,反思社會。這是一種不斷激發渴望的手段:包括對美和對感覺的渴望。這是我最理想的生活狀態,我希望我的生活被這些大師的作品所圍繞,這些藝術品可以滲透到我的生命當中去。一個房間不應該像博物館那樣,它是一個閃閃發光的整體,是一顆跳動的內心。”

建築師視角

查爾斯·扎納身材健壯,目光堅定,由於展現出在數學和繪畫方面的天賦,他考取了法國政府承認的建築師文憑。他的兩個兄弟,一個是外科醫生,另一個是導演,也都是各自行業裡的翹楚。九十年代初期,扎納來到美國發展,先後和幾家室內設計事務所合作。當時的整體趨勢就是要定義空間,表現為法國三十年代的設計風格,其中有些代表人物,比如皮埃爾·沙羅(Pierre Chareau),其本人也是獲得政府承認文憑的建築師。“我並沒有轉行的感覺,我只不過一直在用建築師的視角在做室內的建築設計,對現有的情況進行分析。”扎納這樣說。但他是如何理解這兩種職業的呢?“室內設計對我來說就像電影裡的佈景師,而建築師更傾向於傳承技藝,更加關注建築的邏輯。”如今這兩種職業交織在一起,他對單純的設計又是怎樣理解的呢?“我很喜歡布羅萊克(Bouroullec)兄弟:他們是在用建築師的理念在做設計,反之,一些建築師也在用室內設計的理念在做建築。”對地域、文化和客戶的適應能力對一項設計而言,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跳動的內心

扶手樓梯下方,岡帕納兄弟的法維拉椅和埃託·索特薩斯設計的櫃櫥

所謂設計,

並不是為某些奢侈的行業塑造某種傻乎乎的產品。

對我來說,設計是一種探討生活的一種形式。

— 埃託·索特薩斯

跳動的內心

查爾斯·扎納收藏的埃託·索特薩斯三根珍貴的圖騰柱之一。

我如此鍾愛索特薩斯,

是因為他總是不斷地反思自己,反思社會。

— 查爾斯·扎納

如今,領導著一家擁有二十多位設計師的事務所,扎納在團隊中實行高效的工作方式,無論是涉及怎樣的領域:“就拿現在來說,我們在為戈雅(Goyard)做設計,我用自己從建築領域的分析和思考理解了作為一個時尚界的客戶是什麼樣子的。對某種事物的尊重通常需要一個緩慢的歷史進程。”無論面對企業還是私人客戶,扎納的初心都停留在兩個方面,傾聽和實幹:傾聽對方的家庭故事、企業傳奇……再將其轉變為由一張白紙到一份草圖。不僅如此,他還有著與自己藝術生態相關的一面,另一個工作,就是為那些和他私交很好的收藏家們做室內的設計裝潢。“我們的事務所有一定的文化資源:我們經常會參加一些活動,努力成為法國文化領域的活躍力量。所以我們很多時候的工作會和收藏相關,而不僅侷限於當代藝術。我們還專門為熱衷於五十到六十年代藝術的法國收藏家們組織了一個空間。”扎納對於收藏十分熟悉,此外,他還作為卡蒙多(Camondo)學院的講師,指導如何將收藏融入建築設計當中。

豐富觀感

像所有大師一樣,對經典瞭然於心,並心繫傳承,扎納屬於那樣一代建築設計師,他們繼承了建築領域的技藝和法國乃至巴黎的文化遺產,年富力強,並提供了一種以當代為核心的視角,既不衝突也不違背常理。“法式的風格是兼具清晰與複雜的合成體:需要不斷地權衡、觀察,眼睛要想標尺一樣去丈量。所以要用美的事物來豐富觀感。”

基於藝術工匠的專業態度,和行業的團體精神,這種熱情當中包含著慾望以及結合傳統與現代的能力。“在一些文化較為新近的國家,技術能力都是有的,有時只是欠缺一些參考和靈感。”扎納補充說。

傢俱設計師會如何去定義他的設計?“我感覺現在我們在不斷地進步,面對一件較為複雜的傢俱,我就會嘗試去設計一些簡單的架構,給人感覺舒適,線條流暢。這種設計的願望也包括運用好的材料,還有就是會去擔心如何避免過多的表達。”

在餐廳旁邊的凹室中,費爾南·雷日爾(Fernand Léger)和喬治·儒福的陶瓷擺件,阿代爾·阿布代斯邁德(Adel Abdessemed)的素描,一幅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的油畫和幾幅杉本博司的攝影一直在哼唱著快活的小曲兒。

查爾斯·扎納設計事務所 13, rue de Seine,巴黎第六區,開放展示廳

L'Annexe courant 2018目錄 www.zana.fr

跳動的內心

天花板上,索特薩斯設計的吊燈,左側角落,安德雷亞·布朗奇花瓶,克里斯蒂安·利亞格勒餐桌和皮埃爾·讓內萊(Pierre Jeanneret)餐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