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所謂的內動,並非主觀的動

意拳意念,首先在於胳膊抱球,大腿夾球,此神意要在內虛領、外挺拔舒適得力的基礎上,遠望美好河川,悠然抱球、夾球,同時意念到,隨著體認深入,由簡入繁,再到頭若懸絲,股如凳坐(此處指的是破凳,真坐必散,稍加離開也散之意),抱七撐三,夾七撐三逐步完善站樁意念。

初學之法在於意念假借抱球、夾球是否有似有似無的撐抱感,假如胳膊或者身體某個部位累了,就要停下來,調整身心,重新開始,不求時間長短在於神意聚,這就是形松意緊的詮釋。反之則無異於堅持錯誤,離拳學之道遠矣。

站樁所謂的內動,並非主觀的動,而是在於切合實際的神意所釋然,這個過程在於不期然而然,自然達到不煉而自煉,不養而自養,此處核心在於身體後靠、前裹圓之意,反之身體是片而已,神意再真亦是“假”(這裡指的“假”是牽強附會,勢必造成身體不自然)。

因此,初次站樁只要一分鐘足可受益,如此反覆,加上逐日薰陶,才具備修煉站樁的條件。站樁體認的加深,時間自然延長,逐步到四十分鐘甚至一個半小時,修煉至此,甚至會出現入靜的情況,入靜一次,一個星期身體倍感舒適得力,精神飽滿意溢於言表。

深圳市聚賢意拳協會(周廣學 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