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的记忆,我的一位民办教师朋友

过往的记忆,我的一位民办教师朋友

高老师是我的对桌,当时40刚出头。因为计划生育作了节育手术,身体留下了腰疼的后遗症,村里照顾他,让他做了民办教师,在村子里的学校教学。

我刚参加工作,对我而言,高老师是老教师了,自然是我学习的对象。高老师文革前读到高一,当时的学生基础很扎实,再加上工作后的学习,教学水平还是不错的。那时的学校还没有象现在这样有那么多的花样,主要是课堂教学。

高老师写得一手好字,他们那个年龄的人对写字是很重视的,每到春节写对联都是高老师的重要任务。办公桌上摆着一瓶墨汁和两支毛笔,村里的人拿着自己买得红纸,到办公室里去找高老师。高老师熟练地把纸折叠几下,用学生的铅笔刀裁开,铺在办公桌上就开始挥毫泼墨了。这时,我的办公桌就成了晾干那些刚写出春联的地方,也成了我欣赏高老师大作的机会。这些对联对我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到现在我偶尔会对一下对联,也多多少少有一点那时的原因。

过往的记忆,我的一位民办教师朋友

高老师对工作的态度很认真,他的教案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经常在检查的时候被作为样本供大家参观。其实,他也不是多么有意识地要把教案写成什么样。而是由于认真的本性,再加上难得的一手好字,写出来就是那么工整、清晰、规范,就像是字帖一样,反正当时我就是那样认为的。

高老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平常总是笑哈哈的一个人,可当学生犯了错,他是一点都不留情。那时也有不准体罚学生的规定,可由于是在村里教学,学生家长都是熟人,所以他也经常对学生拳脚相向,家长也就权当他是管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什么怨言,更不会到学校里闹事的。

由于是民办教师,高老师还是要回家做一些农活的。不过由于他身体不是太好,家里的重活大都是由他的媳妇干的。也幸亏他媳妇身体比较好,高老师才得以能比较从容的在学校教书,晚上回家还能喝上一壶小酒。我也有时到他家蹭饭吃,我去了他总是要特意吩咐他媳妇多做一两个小菜。当然,我也时常买一些点心之类的给他的小孩子吃。

我们在一起待了两年,我就离开了那所学校。虽然时间不长,但高老师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毕竟是我工作后第一个相处较好的同事。不久,他由于家庭困难,也离开了学校,跟人做生意去了。

后来,我碰到过他一次,那时他已经60多岁了,生意也不做了,在家带孙子。他告诉我,很后悔离开了学校,当时和他一起做民办教师的,大部分都转成了公办教师,现在都退休了,待遇挺稳定的。

过往的记忆,我的一位民办教师朋友

最近,看到了一篇关于民办教师的报道,我突然想到了这位多年未见的朋友。我在乡村学校教书时,学校还有很多民办教师。这批人在中国教育面临崩塌的时候,对中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广大乡村的基础教育的薪火相传发挥了重要任用。有很大一部分,后来通过各种形式转成了公办教师。也有一部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如愿。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忘记这一批人,他们是为中国基础教育做出贡献的人。早些时候,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没有几个人的老师中是没有民办教师的。

过往的记忆,我的一位民办教师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