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董明珠:原則面前六親不認

企業家小檔案

董明珠,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連任全國人大代表,擔任民建中央常委等職務。

2016年10月18日,董明珠卸任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事、法定代表人職務,繼續擔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2017年1月10日,榮獲“2016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

對話董明珠:原則面前六親不認

講原則,和親哥哥20年勢不兩立

導讀:在當年空調銷售的黃金時期,行業利潤很大,一車空調可以賺二三十萬,所以,在旺季的發貨順序成為經銷商關注的焦點。有些希望“走關係”的經銷商,找到了董明珠的哥哥,希望由此“下手”。董的哥哥給她打電話求情提前發貨,董明珠一聽立即回絕掛了電話。

沒曾想,這堅定地掛下去的電話,成為後來20年兄妹倆再無往來的導火線。為了格力,她已經“六親不認”。

楊瀾訪談實錄:

董明珠:那時,格力還有銷售的淡、旺季,旺季會被催貨。一位經銷商找到我的哥哥,請我哥哥幫忙拿貨,給提成。我哥哥很高興,打了個電話給我說要來拿貨。我說你又不是經銷商,你來拿什麼貨啊?他說有好處啊,有提成。我一聽就說你不要來,把電話掛了。

然後我馬上打電話給經銷商,問他是不是通過我哥哥要貨,他說是啊。他也很高興,因為覺得接上頭了,但是我給了他一句話,說現在通知你,格力開始停供你的貨了。

他覺得不可理解,因為你格力廠沒有任何損失,而且通過你哥哥拿到貨,你哥哥也能得到好處,公私都有好處,你為什麼不幹呢?他想來想去想不明白,跑去找我哥哥說,你這個妹妹是不是你親妹妹啊?

我哥哥也不理解。他說,你手上有這個權力,又不讓你違法,你就為我們家裡做一點點事,讓我們有一點點發財的機會,你為什麼不給?我跟我哥講,一個人擁有權力的時候,這個權力不是為自己和家人服務的

半個月後,那個經銷商寫了個保證書給我,說絕不再找我哥哥了。那一年格力跟他做了七千多萬,如果按照那個百分之二比例提成,我哥哥當年就可以拿到一百幾十萬。

但要知道,我哥哥這樣發財了,所有的商家將如何看格力電器?他們以後還用心去做市場嗎?他唯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天天找格力電器勾兌關係。

對話董明珠:原則面前六親不認

談管理,對自己“狠一點”

在管理上,董明珠的“狠”文化是很出名的。

楊瀾專訪時,董明珠提到“不論企業是國營的還是民營的,這個企業都是社會的。企業走得越高,管理層就越要放棄一些東西,不放棄就無法帶出良好的企業文化。

現在,我完全可以介紹親戚到格力工作,或者用熟人來做上游配套,企業內部不會有人說我什麼的,但是這種行為會為企業的文化建設帶來隱患,可能導致產品、乃至整個企業得不到社會的認可。我無時無刻不在管理著我的管理團隊,規矩、有序。”

當楊瀾問到:“把權力關進籠子,誰在掌握這把鑰匙?誰來約束掌門人?”時,董明珠說:“首先不能讓自己犯錯誤;其次,在決策前期做很多調查,領導人要讓部下敢於說話。”坊間仍有人以獨斷、專橫、霸道等詞彙來形容她,比如有一次,一位員工在上班期間不到崗,卻謊稱自己在陪客戶,董明珠毅然決然將其免職,她認為一個人如果連這樣的小事都要欺瞞,若發生大事,就會撒下更大的謊。

對於這位正氣凌然的統帥而言,只要是她認準的原則,就算頂著眾人的謾罵,她也絕對說一不二,堅持到底。

對話董明珠:原則面前六親不認

她說:“在事業當中,只有原則這兩個字。沒有親情,沒有朋友。所以外界有人也這樣說,‘董明珠這個人就沒有朋友,你看她活的一點意思都沒有,出差一個人連秘書都不帶,哪個朋友想找她辦點事,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她沒朋友,她退休以後很孤獨的。’但是我覺得我不會,

因為孤獨不孤獨是你自己去理解的,並不是因為你擁有很多人,你就不孤獨。我相信我在這23年來為格力電器所做出來的,只要是有良心的有正義感的人,我相信這些人他永遠會是你的朋友,朋友不在於卿卿我我,而在於對你的支持,我覺得那是朋友。”

董明珠不僅嚴於律己,更將自己的人生信念帶到了團隊建設當中。她曾經說過:“作為一個企業,對於整個社會來講。他是一個個體細胞,但如果是癌細胞,很快這個癌細胞就會蔓延,最終就會死亡。”董明珠打這個比喻並不是聳人聽聞,而是她深刻意識到了不良惡習將會帶給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危害。所以說,與其說她在管理上夠狠、夠辣、夠無情,不如說她早已預見到了潛在的危機,併力爭要將它扼殺在萌芽中。

對話董明珠:原則面前六親不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