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中小銀行未來之路

佚名

邯鄲銀行董事長鄭志瑛:銀行業是顛覆不了的

中小銀行的風險問題,被顛覆問題,被妖魔化、汙名化問題從來就沒有中斷過。

上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市場就有聲音稱中國小銀行不行了。此後一旦社會上、經濟上有風吹草動,一些人馬上想到的就是唱衰小銀行。

2010年前後互聯網金融網絡支付逐漸盛行,又有人說起小銀行被顛覆的問題。但是,互聯網是幫銀行辦事,而不是顛覆銀行。互聯網海量的小額支付是幫助銀行的。如果這些小額支付挪到銀行體系,銀行就會崩潰。網絡支付相當於幫銀行“跑腿”,不可能顛覆銀行。

世界上商業銀行已有400多年曆史,不會再被45年的新技術顛覆,除非銀行業真的不改變自己。

銀行經營的是週期性“收益-風險”,不應該只看短期盈虧。2007年至2014年,大型銀行的資產年平均增速是15%,城商行則是25%;7年間城商行的利潤年增33%,大型銀行則是20%。也就是說,2007年到2014年小銀行的發展是大幅好於大銀行的,同時積攢了很多的撥備應對當前風險。

我國中小銀行不存在被顛覆的風險。它吸收了新技術、市場化、全球化的因素,冒著不斷唱衰的聲音前進。銀行業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應對了四次產業革命,還在與時俱進改變自己。目前,銀行業IT應用水平也是在所有行業中領先的。

不能設想一個存在了400多年的銀行業是固執的,不改變不會生存發展400多年。希望大家支持和信任中國銀行業,包括中國中小銀行。

阜新銀行副行長檀廣丹:中小銀行應平衡好“流動性”與“盈利性”的關係

銀行是經營風險的機構,國有大行、股份行也會存在一些風險。但是大中銀行的體量更大、容錯能力更強一些。作為城商行出現問題並不可怕,關鍵是在問題出現後及時應對和改變。

銀行機構尤其是中小銀行應處理好“流動性”與“盈利性”之間的關係。如果流動性儲備非常充沛,帶來的一個負面效應就是銀行的盈利性比較差。而盈利跟不上,銀行就沒有後發增長力。所以,這也是擺在中小銀行經營層面的一個難題,需要中小銀行在工作中處理好相關關係。

中小銀行定位主要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民營和小微企業是中小銀行的天然核心客戶。然而,在經濟增速放緩的過程中,民營和小微企業是最先感受到的,也受到了一些衝擊,出現了一些違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銀行需要加強對中小企業支持的創新,包括服務、授信和結算等綜合方面的創新。

社會環境方面,呼籲社會各界對中小企業成長環境給予支持,包括政府政策的一貫性和連續性保障。

從中小企業自身方面看,其也需要做一些努力,比如中小企業應該去槓桿,在資金寬裕的情況下要控制自己擴張的慾望,不要把槓桿無限放大,因為槓桿放大的同時也加大了風險。

此外,科技投入也可以助推銀行風險管控。未來,銀行發展越來越離不開科技的力量,大數據和科技力量融入金融是未來的趨勢,銀行依託金融科技可以更好地控制風險。

天津金城銀行副行長吳志堅:中小銀行應借力金融科技踐行普惠金融

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商業銀行在間接融資體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小銀行是我們國家金融體系的“毛細血管”,是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的重要金融力量。

中小銀行如果要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在普惠金融發展中有所貢獻,走開放銀行發展之路,就要藉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實踐中金融科技距離銀行並不遙遠,銀行作為較早結合金融科技運用的行業,天然地具有利用金融科技的稟賦。

首先,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構建與金融科技銀行相適應的內部激勵機制,並不斷吸引金融科技人才,走自主研發與自主掌控的金融科技發展思路,守好金融科技的邊界,將資源投入到金融科技的發展中;其次,要爭取監管機構的政策支持,監管如果能夠給中小銀行發展金融科技提供部分創新空間,這將有利於中小銀行更好地利用“毛細血管”的優勢,為實體經濟、為小微企業、為普惠金融做服務;最後,近年來對中小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市場上有著不同的聲音。這可能也是件好事,這些聲音在警醒中小銀行要練好內功,提醒中小銀行要緊跟監管政策,在監管允許的範圍內多做嘗試,發揮“鯰魚作用”。

從普惠金融的角度上,中小銀行應當將關注的重點集中於廣大普通消費者與小微企業客戶群體。作為一家民營銀行,天津金城銀行在服務線上小微企業方面集中於小微個體工商戶領域,在服務線上個人方面集中於個人消費貸款領域。

億聯銀行首席信息官鄒幫山:中小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找到自身業務價值鏈

隨著數字化時代來臨,銀行的客戶、渠道、金融服務模式均發生了很大變化。如今,傳統線下櫃面營銷,作為坐商的發展模式已趨盡頭。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的應用,服務線上數字原住民時代已來臨。

目前,以央行發佈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為標誌,金融科技走上了有序發展、規範經營、規範使用的一個快車道。發展金融科技應認清三個層面的問題。

第一個層面是整個銀行的基礎設施部分。既要利用好金融科技的槓桿,又要把握自主可控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必須認清哪部分是需要自主可控的,比如反欺詐系統、業務貸款系統等,這些問題各家銀行都應有自己的策略。

第二個層面,金融科技在助力銀行發展的同時驅動了業務模式變革。在這個過程中,金融科技應與銀行的業務模式相匹配,要產生業務價值。

第三個層面是在頂層,就是如何讓金融科技與產品和服務有機匹配,重點打造金融科技賦能產品的能力,比如億聯銀行做反欺詐相關板塊,就有大數據在後臺支撐。金融科技需要結合業務場景及產品模式去發展。

中小行數字化轉型怎麼轉?關鍵是要找到自身的業務價值鏈,不可能面面俱到。比如說,億聯銀行在走一條開放銀行模式,會跟場景相融合,依託開放平臺的能力跟主流的互聯網平臺對接,構建自身價值鏈,這是銀行數字化轉型可嘗試的一個路徑。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