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品!臺北故宮收藏明周丹泉制黃釉獸面紋鼎欣賞|瓷器鑑定真知堂

孤品!臺北故宮收藏明周丹泉制黃釉獸面紋鼎欣賞|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

臺北故宮藏品,都是1949年蔣介石公帶到臺灣的原北京明清兩大故宮藏品。據統計共計25248件,都是極為珍貴的文物。其中不少是海內珍品,甚至孤品。本文今天介紹的這一件,就是明季陶瓷大師級人物周丹泉存世唯一一件作品。相比於時大彬作品的存世數量,這件寶貝無疑更為珍罕。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而時大彬作品近年來通過考古發掘已經發現十餘件。

孤品!臺北故宮收藏明周丹泉制黃釉獸面紋鼎欣賞|瓷器鑑定真知堂

周丹泉,名時臣,字時道。原籍蘇州,明隆慶、萬曆年間景德鎮制瓷大師。他和昊十九都是當時名噪一時的制瓷名家。他製造的仿定器極為精緻,當時社會名流爭相購買,以為珍藏。據《景德鎮陶錄》記載,周丹泉“隆萬時人,名丹泉。本吳門人,來昌南造瓷器,為當時名手。尤精仿古器,每一名品出,四方均重價購之。周亦居奇自喜,恆攜自蘇,松,常,鎮間售於博古家。雖善鑑別者亦為所惑。有手仿定鼎及定器,文王鼎爐與獸面戟耳彝,皆逼真無雙,千金爭市。”

孤品!臺北故宮收藏明周丹泉制黃釉獸面紋鼎欣賞|瓷器鑑定真知堂

周丹泉造的仿定器,當時名重一時,據說他曾經去一位鉅商家看見了一隻宋代定窯寶鼎。這件寶鼎是主人家傳之寶,輕易不視人。他僅僅上手看了一會,用手度量了一下。一個月後,再次登門就告訴主人,您家的寶貝定窯鼎,我又收了一個。主人不信,他從袖中拿出一件一模一樣的定窯鼎來。主人見了大驚失色,趕緊去庫房尋找自己的家傳之寶,發現自己家的寶鼎還完好無損的在那放著。這才知道丹泉技藝驚人!乃延為上賓,並重金購藏了周氏仿製的定窯鼎。

孤品!臺北故宮收藏明周丹泉制黃釉獸面紋鼎欣賞|瓷器鑑定真知堂

周丹泉可謂瓷器界的張大千。其仿古之作,與真無二。他也是陶瓷史上極為少見的青史留名的制瓷名家。當時時值明晚期,嘉靖以後,海內靖安。隆慶開關,海內外貿易繁榮興盛,全世界90%的白銀都通過西班牙人運到了明朝的中國。一時之間,國家大富,民眾有錢則喜大興土木。時文人營造私家花園,交結名士之風盛行。此時匠人得到了史無前例的尊重,著名的工匠如時大彬,周丹泉等人交結士大夫,雲遊海內,取得了從所未有的高等級待遇,也激發了他們製作名器的潛能和創造力。

孤品!臺北故宮收藏明周丹泉制黃釉獸面紋鼎欣賞|瓷器鑑定真知堂

周丹泉的作品,當時就已經價值千金。惜乎其身後不久,中國再次陷入戰亂之中。明末李自成等農民戰爭,造成不少人家破人亡,哪裡還有心情保存這些長物?也不排除仕宦人家身後以收藏名物陪葬之可能性。目前而言,臺北故宮收藏的這件嬌黃釉三足獸面紋鼎,屬於海內孤品。雖然不是官窯制器,但由於其名人效應和可與史料記載對應,其收藏價值不可估量,屬於無價之寶。文獻中的獸面戟耳彝和此件獸面橋耳鼎,雖略有不同,但丹泉善於仿古,以青銅彝器為本手製鼎爐,文人氣息濃厚,嬌黃色嫩,不遜於弘治官窯,燒製難度極高。此器無論器型,紋飾,釉水均為一時瑜亮,難怪可以入得宮廷,傳之後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