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讀書的古詩,你知道哪一句?

深耕老照片


南宋學者朱熹有兩首關於讀書的詩,非常耐人尋味。詩裡都是借用景色事物去形容讀書的體會。

因為朱熹是理學的極大成者,所以他的詩句也帶有理性和哲思的風采。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詩句譯文:
半畝大的池塘,像一面鏡子對著天空展開,清澈的水面映出藍天白雲移動的身姿。

池塘裡的水為什麼能保持清澈呢?因為有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

賞析:

前兩句是景物描寫。後兩句借用池塘水清的原因——有活水注入,來比喻不斷接受新事物,對讀書學習不鬆懈,才能保持思想的更新,與時俱進。


2.

觀書有感·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昨天夜裡江邊漲起春潮,巨大的艦船竟然輕如鴻毛。平常時人力難以輕易推動的巨船,今天卻在江水中央自由自在地漂流。

賞析:

學習如水中行舟,不能靠死記硬背,而要講究方法。如果方法正確,功夫到家,能緊緊抓住藝術靈感,則水到渠成,再輕鬆不過。但如果方法錯誤,就只會徒勞無功了。


本來談讀書體會,完全可以洋洋灑灑寫成長篇大論,但是朱熹卻用如此簡潔而又含蓄的方式表達了出來。這就是詩的魅力,字數少而精,卻內涵深遠,體量很大。

古詩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成為經典,就是因為哪怕時代更迭,時移境遷,但依然令人受益匪淺或產生共鳴。


且與


古人對讀書人的勸學詩句很多,我輩在那讀書無用論的影響下,己白白浪費了青春最好的年華,悔之恨晚也!。希望我們下一代勤讀書,讀書如果成為一種時尚,哪離祖國走上昌盛就不遠了。下面是三首勸人勤讀書的詩,如下: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自解:半夜三更到天白雞啼時,是男兒讀書用功的好時間,(古人觀念,現不提倡這個時間段)。年青時如不知勤奮學習,到年老滿頭白髮時悔悟,已經太遲了。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嗟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忘記作者是誰。自解:

明日過了又是一個明日,明日看似很多,一生如果老是等明日,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世人被等明日累及,春去秋來很快就會老了,早看下東流水,晚看下日落西山,一天也就過去了,人一生有幾個明日?請君珍惜嗎!。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患是己不學,既學患不行。

自解:書要多讀,意思義理要明確,學習切不可半途而廢,既然學了就要領會原理,加以實踐相結合,成為自己一種知識理論。

其實這些詩句很容易被讀者理解,我的自解只是畫蛇添足罷了,希望不會讓讀者認為是侮辱了他們的智商,多包涵!這些膾炙人口的勸學詩詞,凝聚了古人教導後人勤讀書的一種智慧,不單是對學生,對成年人也是一種鞭策,讓人受益良多!


天新216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 李苦禪

1.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3.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4.勸學詩

宋代:趙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5.讀書有所見作

清代: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6.柏學士茅屋

唐代: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餘。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7.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唐代:杜甫

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徵,欻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於百僚上,猥頌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8.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

宋代:陳師道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9.讀書

宋代: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10.勸學

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11.觀書

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12.觀村童戲溪上

宋代:陸游

雨餘溪水掠堤平,閒看村童謝晚晴。

竹馬踉蹡衝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

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14.勸學詩 /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15.和董傳留別

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16.書院

宋代:劉過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17.讀書

宋代 :陸九淵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18.勸學詩

唐代: 韓愈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

19.勸學歌

宋代: 陳普

太極肇判兩儀生,其中人為萬物靈。

人亦天地一物耳,獨以道義超眾形。

立為三才中宇宙,發揮天地經人倫。

茲事初非外爍伐,毫髮皆奮七尺身。

後生可畏如日出,千金之軀豈可輕。

寸陰可惜莫虛擲,百年安得長青春。

有力如虎當猛省,何況責望深父兄。

不通六籍不是學,未了三才未是人。

希聖必須志堯舜,希賢必有為顏曾。

義理彝倫精講究,禮樂制度須詳明。

體用源流務透徹,血脈文理仍流行。

會通兩盡始無礙,範圍未始離曲成。

無塵胸次貯萬卷,拔出筆力找千鈞。

不用高枕臥丘壑,用之家齊國治天下平。

不但匹無匹婦皆獲所,草木魚鱉鹹清寧。

此皆後進本分事,不為幹利與求名。

更須掃除謔浪傲惰熊,打併嗜慾聲色情。

一物一則同一敬,牢守孔孟張朱程。

吃緊工夫決有效,令聞廣譽垂千齡。

英雄氣概為則是,一變至道非難能。

君不見四十五十無聞不足觀,

總是惰而不學昏昏貿貿枉生天地間。

20.光陰吟

宋代: 邵雍

三百六旬有六日,光陰過眼如奔輪。

週而復始未嘗息,安得四時長似春。

21.明日歌

[明] 文嘉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

晨昏滾滾水流東,今古悠悠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22.金縷衣

唐代: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23.雜詩 

東晉:陶淵明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

24.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我愛詩詞曲


自嫌尚有人間意,射雉歸來夜讀書。——陸游

窮巷書扃戶,閒軒臥讀書。——司馬光

回觀蓬萊十二樓,我曾讀書樓上頭。——王冕

倦枕續成驚斷夢,斜風吹落讀殘書。。——陸游

風花雪月,贏得工夫。好炷些香,圖些畫,讀些書。——明本

讀書成底事,報國是何人。——鄭思肖

臨水鶴窺行道影,隔雲僧認讀書聲。——釋楚巒

閒來閉門處,認得讀書聲。——曹良史

野堂吹落讀殘書。——李植

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讀盡床頭幾卷書。——東坡

投老難逢身健日,讀書偏愛夜長時。——陸游

卻得少年耽酒力,讀書學劍兩無成。——辛棄疾

尚有讀書清淨業,未容春睡敵千鍾。——東坡

試覓定林依舊在,只無當日讀書人。——蘇泂

行到長廊人寂寂,隔窗一點讀書燈。——楊萬里

一片香來松桂下,長聽得,讀書聲。——張炎

二升菰米晨炊飯,一碗松燈夜讀書。——陸游

尚喜讀書否,還能把酒無。——黃山谷

村居自瀟灑,況有讀書聲。——蘇東坡

閒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元微之

文龍畫燭搖紅影,淮擬君王夜讀書。——張公庠

微雨秋栽竹,孤燈夜讀書。——杜牧

讀書不能遂吾志,屬文不能盡吾才。——陸游

旋讀生書無記性,冥搜警句有貪心。——劉克莊

俛仰之間已陳跡,暮窗歸了讀殘書。——黃山谷

日長深院裡,時聽讀書聲。——趙文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翁森

茆舍倍添薪火費,只因無事讀書燈。——喻良能

縱酒已無年少夢,讀書仍負夜涼時。——陸游

舊日讀書垂釣處,重尋如到別人家。——劉克莊

讀書頭愈白,見士眼終青。——黃山谷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王禹偁

鶴睡不驚舂藥臼,鳥啼時作讀書聲。——方岳

珍重四鄰知好事,隔河送過讀書聲。——鄭清之

人生百病有已時,獨有書癖不可醫。——陸游

驛亭幽絕堪垂釣,岩石虛明可讀書。——劉克莊

園中鳥語勸沽酒,窗下日長宜讀書。——黃山谷

缺月空雲弄晚晴,讀書燈影度微明。——李石

外物百無嗜,惟喜讀我書。——方回

浩浩天地知誰坐,酌酒敵寒猶讀書。——唐伯虎

一曲忽聞高士笛,臨窗和以讀書聲。——陸游

惟應小窗月,長記讀書聲。——劉克莊

山吧已催乘傳馬,曉窗猶共讀書螢。——黃山谷

花底風來,吹亂讀殘書。——段成己

讀書一生空自笑,賣鹽竟日那複詞。——蘇轍

低唱誰家有女伶,映窗那用讀書聲。——胡寅

雪泥壅路斷來客,朝日滿窗宜讀書。——陸游

少作回看如兩手,舊書重讀似前生。——劉克莊

窗風文字翻葉葉,猶似勸人勤讀書。——黃山谷

才堪簿領更無餘,贏得十年閒讀書。——蘇轍

閉門辭雜客,開篋讀生書。——姚合

雲生坐來石,風掩讀殘書。——王度

腐儒自笑獨耐事,一燈熒熒猶讀書。——陸游

架上書從人借讀,牆邊竹是俸移栽。——劉克莊

獨臥蕭齋已無月,夜深猶聽讀書聲。——黃山谷

還家嫁女都無事,臥讀詩書盡掩扉。——蘇轍

秋日山居好,新涼讀舊書。——舒嶽祥

對坐讀書終卷後,自披衣被掃僧房。——王建

時煩問字酒,屢共讀書燈。——陸游

何日深山裡,同燈共讀書。——

一椽板屋才經雨,兩面油窗好讀書。——楊萬里

養氣經年惟脫粟,讀書終夜有寒燈。——蘇轍

鑷白秋風鍊藥院,研朱仙露讀書燈。——舒嶽祥

惆悵管絃何處發,春風吹到讀書窗。——武元衡

還來舊窗下,更取君書讀。——李況

欲盡殘燈更有情,可憐剪斷讀書聲。——陸游

起嘗一甌茗,行讀一卷書。 ——白居易

一翁凍吟擁竹爐,諸郎映雪夜讀書。——楊萬里

滿床書卷何曾讀,數步湖光自不閒。——蘇轍

最愛讀書窗外雨,數聲殘剩過芭蕉。——舒嶽祥

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於鵠

喚客喜傾新熟酒,讀書貪趁欲殘燈。——陸游

如今老懶那能許,臥聽鄰齋夜讀書。——楊萬里

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李群玉

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劉昚虛

出門看雪一萬里,閉門讀書一萬年。——陳杰

夜涼書讀遍,月正戶全開。——周賀

風聲忽轢蓬窗過,夜半呼燈起讀書。——陸游

蘭菊從來盛風味,不妨環繞讀書齋。——裘萬頃

閉門清晝讀書罷,掃地焚香到日晡。——張栻

竹嶼見垂釣,茅齋聞讀書。——孟浩然

花盛庾園攜酒客,草深顏巷讀書人。——許惲

閒看竹嶼吟新月,特酌山醪讀古書。——劉滄

布被藜羹緣未盡,閉門更讀數年書。——陸游

不覺風光都過了,東窗渾為讀書忙。——黃山谷

各鬥雨膏煙膩。如斯佳致。早晚是、讀書天氣。 ——柳永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陳師道

餘輝倘可借,回照讀書人。——李子卿

寂歷彈琴地,幽流讀書堂。——劉希夷

床頭亦有閒書卷,信手拈來倦即休。——陸游《遣興》

餘何事,但讀書煮茗,日晏高眠。——熊禾

困來展席日裡睡,讀盡空中鳥跡書。——黃山谷

家辭臨水郡,雨到讀書山。——賈島

何人窗下讀書聲,南鬥闌干北斗橫。——隔窗鬼


亦有所思


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我為什麼會選這句詩?

因為,這句詩簡單直白,卻富有哲理意蘊。

這首詩完整如下: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首詩是寫給誰的?

這首詩是陸游寫給小兒子陸聿的。

陸游晚年蟄居山陰,在慶元五年,一個寒冷的冬天夜晚,但是詩人還是沉浸在書房,樂此不疲的讀著書。夜深人靜以後,想到小兒子內心控制不住的情感,促使詩人寫下了這首富有哲理滿懷父親對兒子的深情的詩。

這句詩好在哪裡?

首先這句詩的大概意思是: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畢竟比較淺顯不夠完善,只有親自去實踐了才能更透徹的認知事物的本質。

詩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這句詩更貴在它所富有的哲理。

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如飢似渴、孜孜不倦的學習知識,這樣的學習態度固然很重要,但是這樣還是不夠的,書本上的知識畢竟是前人總結的經驗,還要能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才行,而這就必須親自實踐,堅持知行合一,在學習中進步,在實踐中使用知識,領悟真理。

知識會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有些陳舊的知識會被社會慢慢的淘汰。而作為知識的載體書籍,也同樣有這樣的問題。書本上的那些知識都是前人當時實踐總結的經驗,可能符合當時他們的實際情況,但是此時此刻還是否有用呢?這就需要讀書者去實踐驗證,也只有通過了自身的實踐驗證,這些書本上的知識才會真的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能力。


通過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詩人的意圖:就是希望兒子不要只著眼於書本上的知識,還要能通過實踐把知識化為己有,從而在實踐中獲得昇華。

你讀懂了作為父親的心嗎?

從這句詩不單單可以感受到詩人深邃的富有遠見的教育思想理念,我們也可以讀出來作為一個父親對子女的那種望子成龍的殷切期望。詩人是在用自己前半生的經驗總結,來告訴兒子做學問的竅門在哪,做學問在哪下功夫可以事半功倍,這些都是詩人實實在在總結出來的。作為父親希望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兒子,讓兒子少碰些壁,少吃些苦,少走些彎路。這就是包含在詩中的父愛吧。

這句詩對你有啟發嗎?

在當今社會發展這麼快速的環境下,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以自己的知識面沒有辦法解決,怎麼辦?只能自己去學習相關知識,學著學著問題就解決了,而且還可以解決更復雜的問題,但是還是會有新的問題出現,自己無法解決,只能再學習。這不就是知行合一嗎?只有做到在學習中進步,在實踐中成長,一直堅持下去,才能適應這個社會,才能不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亦心君羊


讀書千般好,詩歌與你說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讀書”都是一個永恆的“熱詞”。歷朝歷代的詩人們寫下了不少勸學、勸讀詩,在這些詩歌中向人們闡述“讀書應惜時”、“讀書千般好”等主題。讀書千般好,我最愛“腹有詩書氣自華”,你呢?

一、讀書應惜時

1,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貞白

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3、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勸學詩 /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二、讀書千般好

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解析:池塘裡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讀書就是不斷地為人生灌溉活水,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更新知識,才能使生命永保青春和活力。

5、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和董傳留別

【宋】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解析:雖然粗布披身,但氣質襲人。讀書能提升人的修養,可以培養讓人形成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氣質。

6、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勸學詩 【宋】趙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

解析:只要好好讀書,麵包、房子、車子、妻子都會有的。讀書能出人頭地,讀書能讓人生圓滿。這首詩成了歷朝歷代眾多讀書人的畢生所求。

7、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觀書 【清】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解析:每天與書形影相隨、愁苦與共,像多情的老朋友,與之玩賞樂在其中。

8、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讀書有所見作 【清】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解析:就像樹苗需要滋養才能成長,人也要通過讀書才能明理,讀書要持之以恆。

三,讀書需躬行

9,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解析:讀書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恆,更要親身實踐化為己有,轉為己用。



四、讀書應為民

10、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讀書 【宋】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解析:讀書的本意原是為了黎明百姓,即使身無分文,初心仍然不變,依然心繫天下黎明百姓。


小夏滴答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這是陸游的《讀書》,前兩句寫歸隱志向不變,讀書本來就是為天下蒼生。

後兩句說:自己眼神已不比從前,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感覺自己到了“視茫茫,發蒼蒼,齒牙動搖”的年紀,依然能堅持讀書多好!


好風讀書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首宋代朱熹的詩,將書比做方塘比做活水的源頭。

詩文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寫出了讀書的樂趣。


予諾的清歡


少小不努力,老大圖傷悲。


梅山425


手不釋卷喜欲狂,

情節動人淚兩行。

雞鳴三更枕書眠,

品讀詩書論短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