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飛終歸康佳旗下,昔日冰箱巨頭今滿目瘡痍令人惋惜

十年前,給家裡的老房子置辦冰箱的時候,已經遷離家鄉幾十年的爸爸說:“都回來河南了,當然要買一臺新飛。”

——關於新飛的記憶

然而,一代冰箱巨頭“新飛”在今天徹底丟掉了往日榮光,如果還有榮光的話。

6月29日上午,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河南新飛製冷器具有限公司及河南新飛家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飛)網上拍賣結束,康佳集團以4.55億元的價格競得100%股權,比4.5億起拍價高出500萬元。另外,新飛電器名下部分土地、房產及建築將於7月5日開始拍賣,起拍價1.15億元。

官方信息披露,成立於1980年的康佳集團公司總資產185.39億元,年銷售收入超200億元。前身是“廣東光明華僑電子工業公司”的康佳是中國改革開放後誕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資電子企業。集團1992年於深交所上市。

其官網介紹,目前康佳集團主要從事彩電、白色家電、手機、互聯網運營、供應鏈金融、LED大屏、PCB板等業務的研發、製造和銷售。

新飞终归康佳旗下,昔日冰箱巨头今满目疮痍令人惋惜

同源不同命。同為改革開放初期成立的電子工業企業,新飛在走了34個年頭後被“OUT”。

新飛於1984年成立,最初名為“新鄉電冰箱廠”,為軍工企業新鄉市無線電設備廠轉產電冰箱等家電產品。兩年後引入飛利浦電冰箱生產線,開始在市場贏得一席之地。1994年,跟隨國家招商引資大潮,新飛引入新加坡豐隆集團和新加坡豫新電器共同成立了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

合資公司新飛電器股權比例劃分為:新飛集團49%、豐隆集團45%、豫新電器6%。其中豫新電器為河南省駐新加坡辦事處創辦。2000年,豐隆收購豫新電器母公司豫新控股。因此,豐隆便以51%的持股比例掌權新飛,新飛原管理團隊手握經營權,但已失去最終大勢。

新加坡豐隆集團主要業務為房地產和酒店業投資,是房地產、銀行與金融服務、酒店等綜合類的跨國集團。曾有分析人士認為,以貿易為主業的豐隆並不諳新飛電器發展之道,以至於對新飛在國內市場的發展戰略持保守姿態。

新飞终归康佳旗下,昔日冰箱巨头今满目疮痍令人惋惜

豐隆集團主席郭令明

不過,最終新飛還是走向了多元化業務發展道路,進軍空調等產業。

對於豐隆的入駐,亦有人認為新飛電器在資本、技術、管理等方面有更大的擴展空間,增強了國際競爭力。最重要的是,新飛迎來了銷量巔峰。1996年,新飛冰箱銷量突破120萬臺,利潤總額突破3億元大關。

2005年,新飛股權再次發生變更,新鄉當地政府以5.1億元的價格將39%的股權出售給豐隆集團。自此,豐隆集團持股比例達90%,直接掌握了新飛經營管理權。澎湃新聞在採訪新飛管理團隊當事人後發文報道,外資管理團隊入駐也新飛帶來了強烈的文化衝突,橫在員工與管理層之間。而頻繁的人事動盪實質上也拖累了新飛的發展。

對手的強勢擴張,市場的風雲變幻終讓新飛被時代拋棄。2010年後,新飛開始出現虧損。公開數據表明,從2011年至2016年,新飛分別虧損了5166萬元新幣、1.17億元新幣、3763萬元新幣、6064萬元新幣、1.1億元新幣、1.3億元新幣,共計約人民幣24.83億元。

2017年11月,新飛停產,並向法院提交重整申請。考慮到新飛的商業價值,新鄉市政府進行了介入,為其挑選重整投資人。包括今天競得新飛電器的康佳、以及格力、萬寶等國內知名家電企業,據傳均有意向接手。不過,隨後被證實依然由豐隆集團負責重整。

今年2月8日,新飛開始恢復部分生產,但重整方豐隆集團彼時在繳納了5000萬保證金後,未按承諾進行接手,新飛再次停產。4月3日,豐隆集團在新加坡證交所發佈公告宣佈從新飛撤資,稱因中國產能過剩、行業競爭加劇,新飛虧損嚴重已挽不回損失。

新飞终归康佳旗下,昔日冰箱巨头今满目疮痍令人惋惜

6月初,河南省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出現了新飛的身影。6月12日,新飛宣佈公司正在執行重整計劃,並未進行破產清算。6月29日上午10點,康佳以4.55億元的價格拍得新飛100%股權。

一個有著30餘年歷史沉澱的家電巨頭一步步走向隕落,箇中原因顯然並非千字可以陳述清楚,必涉及到時代、市場、管理等多重因素,造成這種結果的也必然非一人一事。

最後,提一個未經證實的故事:2007年,新飛電器空調廠房發生大火,站在一邊的新飛員工看著大火說:燒吧,燒光了才好。

--------------------------------------

本文為財視media綜合,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Q群(4182952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