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至?貿易戰陰影下的航運業

凜冬將至?貿易戰陰影下的航運業

在全球兩大經濟體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市場憂慮情緒重燃。由於中美雙方都不願意退縮,市場似乎回到了3月份的水平。上週市場緊張局勢在農產品價格上充分體現,大豆價格周環比下跌6.7%,是近兩年來最低的一週。

幹散貨船

在全球經濟狀況剛恢復的脆弱時刻,貿易爭端似乎正在進一步升級。隨著美國開始對來自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的鋼鐵和鋁製品徵收關稅,鋼鐵產品近日來困境重重。這對小型鋼廠的活動產生影響,鋼鐵產品銷售數據可能出現疲軟,導致鋼廠削減對鐵礦石和煉焦煤的需求。

大宗商品市場表現不佳,再加上由於貿易爭端而產生的經濟增長潛在惡化,會損害航運業的利益。如果美國海灣地區的市場活動回落到4月至5月的水平,那麼幹散貨市場可能會出現一個新低潮。目前看來,唯一有前途的商品是動力煤,由於來自印度,日本,韓國,尤其是中國的強勁需求,貿易已經顯著復甦。

如Vessels Value下表統計可知,近期美國出口幹散貨,排在首位的目的國就是中國,緊隨其後的是日本、印度、韓國等亞洲國家。

凜冬將至?貿易戰陰影下的航運業

中國對美國農產品徵關稅對散貨整體需求影響有限,短期內可能對裝運糧食的巴拿馬、靈便型等小型幹散貨船或有一定影響,但加徵關稅之後可能促使進口轉向巴西、烏拉圭等南美國家,從南美運輸距離更長,將抵消部分負面影響。且由於幹散貨市場裝運的季節性,對航運的影響不大。

油輪

由於緊張局勢的加劇和最近的貿易趨勢,預期中國將減少從美國進口的原油量,原油價格可能隨之提升。這只是一部分推測,還有人認為原油主要生產商將縮減其生產上限,原油價格將受此影響產生波動。

凜冬將至?貿易戰陰影下的航運業

集裝箱船

回顧此次貿易爭端,加徵關稅的商品中,中國對美出口主要包括高價值機器人、航空航天、工業機械和汽車等,而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大部分商品包括汽車、農產品,都不使用集裝箱運輸,因此對集運需求影響不大。

目前三大船型新造船手持訂單量均為十年曆史低位,運力過剩局面有望得到喘息,且貿易戰的陰雲未挫敗船東的信心,市場仍不乏向好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