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下低迷的金融科技中概股

受業務模式、盈利預期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金融科技中概股遭到持續重挫。2月19日,北京商報記者對十餘家上市金融科技企業股價表現進行統計後發現,51信用卡、維信金科、趣店、小贏科技等多家金融科技機構在2月前後股價連創新低,截至目前,股價仍處於低位水平。

股價跌至冰點

金融科技股價持續低迷。2月19日,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包括51信用卡、維信金科、趣店、嘉銀金科、小贏科技、簡普科技、微貸網等在內的多家上市金融科技企業,於2月前後創上市以來收盤新低,分別為1.05港元、5.66港元、2.2美元、3美元、1.23美元、1.05美元、2.11美元。目前,其最新股價仍處於較低水平,分別為1.2港元、6.71港元、2.21美元、3.22美元、1.32美元、1.14美元、2.58美元。

整體來說,在已上市金融科技企業中,其股票價格最高點普遍出現在上市初期。除個別企業外,行業整體股價呈下行趨勢,2020年開局至今,仍延續著2019年跌多漲少的特點。

從港股上市公司來看,51信用卡最新股價1.2港元,市值14.3億港元,其最低股價出現在1月31日,僅為1.05港元,較上市以來最高價9.55港元下跌89.01%;維信金科最低股價則出現在2月3日,為5.66港元,較最高價下跌75.01%,股價觸底後微幅反彈,最新股價6.71港元。

此外,從美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來看,仍普遍延續2019年漲少跌多特點,2020年2月前後,7家公司股價更是觸及冰點。

其中,小贏科技和趣店跌幅超90%。具體來看,小贏科技最低股價出現在1月31日,僅1.23美元,較上市以來最高價19.95美元下跌93.83%;而趣店最低股價則在2月13日,為2.2美元,較上市以來最高價35.45美元下跌 93.72%。

發展前景不明所致

股票價格是反映行業動向的晴雨表。事實上,對於金融科技上市公司股價再創新低,業內其實並不意外。多方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除了受日前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外,近兩年金融科技行業歷經整頓,因為政策環境的不確定,行業發展前景不明,導致很多上市公司被看空,所以大多金融科技公司股價也接近冰點。

“從市場一般的邏輯看,未來業務模式不確定性高、盈利預期弱的公司,股價的表現更弱。”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在接受採訪時指出,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的業務範疇較多,涵蓋網貸平臺、助貸平臺、科技服務平臺等。在他看來,從金融科技公司業務類型來看,網貸平臺股價表現最弱。

於百程進一步稱,一方面受預期影響,網貸平臺未來監管方向明確以清退轉型為主,在此背景下,平臺能否順利轉型,轉型後的用戶和盈利能否增長,這些都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市場給的估值定價就會很低。另一方面則是業績影響,部分公司股價疲軟,主要是在經營和利潤增長上遇到了阻力。未來,如果轉型順利且業績增長的預期穩定,那麼估值就會不斷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業務模式不確定性高、盈利預期弱外,近期疫情的暴發,也加劇了金融科技公司股價的下挫。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張葉霞指出,我國在美上市的金融科技企業年初至今股價大都出現不同幅度的下降,一是受疫情影響,部分平臺無法正常復工,成交量不及預期,再加上催收工作受限,盈利能力或將受到影響。第二則是因為部分平臺為迎合監管要求或自身業務轉型,已暫停發標,歷史存量未消化完成,新業務前景也未明朗,發展前景不確定性較大。

疫情之下,金融科技行業普遍受到衝擊,而久經整頓的網貸行業則更是“雪上加霜”。多位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借款人還款能力減弱,平臺催收手段受限,轉型路徑遇阻,多家網貸機構經營滯緩,企業後續發展前途未卜。

哪些機構有望觸底反彈

業內一致認為,後續在行業優勝劣汰之下脫穎而出的公司,將獲得更好的機會。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儘管金融科技上市公司股價大多並不樂觀,但也不乏拉卡拉、360金融等公司,目前股價整體表現相對穩定。

張葉霞預測,已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目前股價跌幅相對較大,後續股價走勢也或出現兩極分化。在她看來,市場競爭優勢較大且轉型已取得一定進展的公司,股價或許能觸底反彈;而目前業務競爭優勢較差且轉型前景不明朗的公司,股價或將繼續下跌。

“現存金融科技機構應加強風控,搶佔資產端市場;此外改善平臺運營戰略,提高線上獲客能力;計劃退出機構則應增強催收能力,盡最大能力保護出借人正當權益;若已轉型成功的機構,要加強線上業務開展能力。”張葉霞建議。

於百程則指出,2020年是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收官之年,也將是金融科技行業非常關鍵的一年。按計劃來看,2020年網貸行業風險將處置完畢,互聯網借貸等業務監管和標準也將明確,金融科技試點開展,金融科技機構要適應新的監管與合規要求。無論是轉型持牌機構,還是繼續提供科技服務,都要強化用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劉四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