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之後,再去控制男人的情緒?

為什麼女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之後,再去控制男人的情緒?

畫面一:下班回來,媽媽看著躺在沙發上的爸爸看手機,撒落一地的玩具,兒子把水果泥塗在牆上……

頓時冒火了。想著工作了一天,回來連口熱飯都沒得吃,還得收拾屋子,就開始吼爸爸,爸爸覺得委屈,同樣是上一天的班,也想著回來能躺著休息一下,就去吼旁邊的兒子,讓他把玩具整理好,兒子很不情願把一件一件玩具扔進收納箱裡,一不小心,砸到了媽媽的腳。

媽媽頓時揚起手就給兒子一巴掌,看著玩具砸爛了,還捱了一巴掌,兒子哭得撕心裂肺,這個時候,爸爸吼了一句:滾!媽媽傷心地奪門而出。本來好不容易等到的一個週五下午,計劃著週末帶孩子去郊區遊玩,看來一切都泡湯了,等著的是媽媽傷心的眼淚,爸爸的沉默,兒子的委屈。

為什麼女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之後,再去控制男人的情緒?

畫面二:公司前臺指紋打卡機前,按下手印剛好九點,心裡一陣竊喜,這個月全勤獎總算保住了。

這個時候,行政文員提醒:你這個月好幾次都是踩點,希望下個月不要出現類似情況。“我有遲到嗎?”想著好不容易擠上地鐵,還被前面一個穿恨天高的女人踩一腳,我讓她向我道歉,結果她翻了我一個白眼。

擠進電梯的時候,超載鈴聲還響了,我硬是往裡擠了點點,把旁邊那個男的擠出去了,人家給了我一個鄙視的眼神。才保證的全勤獎,她幾個意思啊?

我沒好氣地質問行政文員。她也不示弱:“我只是提醒你,一大早吃火藥了?”我正準備懟她,一個破文員拽啥,被我們主管拉下了,我用力甩開了我們主管的手,我明顯感覺主管的臉色不對了,這一天,我看誰都不對,感覺大家都把我當成了神經病。

為什麼女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之後,再去控制男人的情緒?

畫面三:好不容易等到了發工資這天,我把老爸捨不得買的魚竿給他下單了,心裡美滋滋的,想著老爸高興的樣,嘴角不經意上揚了。

回到家,還沒脫鞋,就迎來了老爸劈頭蓋臉一頓罵:“誰讓你買那麼貴的魚竿,我喜歡,我自己不曉得下單?這不是我喜歡的,給我退了。一天盡買些沒用的東西,浪費錢,月底沒錢了還得問我跟你媽要。”

“你不要,扔了就是”我鞋都不想脫,轉過身剛好撞到我媽,她提著一大袋超市買回來的零食,水果,問我剛回來去哪。“去死”我還沒按電梯,就聽到我媽砸東西的聲音。

這樣的日常太熟悉了,基本上每天每個家庭都會上演。大家都知道心理學著名的踢貓效應:一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上了。

為什麼女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之後,再去控制男人的情緒?

那麼,我們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看下這五點,會對你有幫助。

1.轉移注意力,儘量避免刺激,聽聽音樂,找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獨處。

2.合理發洩,在有條件的地方,哭喊都是可以的,哭可以調節機體的平衡。

3.劇烈的運動,從精神分析的理論來說,人都有攻擊的原始本能,運動可以釋放人的攻擊本能。

4.冷處理。如果衝突不可避免,不擴大沖突就是唯一最好的方式。而不擴大沖突,最好的方式就是冷處理。

5.正確表達感受,良好的溝通是有利於情緒的宣洩。前提是客觀表達這件事真實的感受,不要延伸到生活夾帶的情緒。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與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