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智力,情緒,性格和適應能力,就是心理素質的體現

一個人的心理素質主要是指人的心理、行為的特點的綜合,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正常的智力。

人的智力是人的認識能力的總和,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等等。智力與人的文化程度有關,但並不能把二者等同起來。由於社會的發展,經濟狀況的改善,孩子們的眼界開闊了,智力發展也比幾十年前發展迅速得多。

我們曾在幼兒園的孩子中進行過一項實驗,幼兒園的教師在大班孩子中,用一個大蘋果(又紅又大的)、一個小蘋果(又青又小的)讓孩子選擇,孩子明確地說“我要小的”。老師又拿出兩塊糖一個好的(包裝漂亮的牛奶糖),一個不好的(包裝很普通的水果糖),讓孩子選擇,孩子選了不好的糖。我們又跟蹤到孩子家裡,讓孩子媽媽同樣用兩個蘋果讓孩子選擇,孩子卻選擇又紅、又大的蘋果,對糖的選擇,孩子選擇好的糖。

問孩子“在幼兒園你為什麼選擇小蘋果、不好的糖,為什麼在家裡你卻選擇大蘋果和好糖?”孩子回答說:“我在幼兒園如果選擇大蘋果和好糖,老師給我的名字後面畫“x”,如果選擇小蘋果和不好的糖,老師給我名字後面畫“√”。

看來,孩子對成年人對他評價的符號“ⅹ”與“√”,已經非常熟悉了,他可以投其所好,完全把握成人評價標準,可見孩子們智力發展的確出乎我們預料。

我們要鼓勵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更大膽地去探索未知世界。這是發展創造力,開發智力的必由之路。

第二,穩定的情緒。

情緒建立在認識的基礎之上,是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生的態度的體驗。但是,人對某個事物一旦發生了情緒,必然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使人終生難忘,所以我們在教育活動中,經常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就是為了加深印象打動人心。

過去人們常把情緒和理智對立起來,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心理學家沙洛維把二者結合起來,叫做情緒智慧。

美國《紐約時報》科學專欄作家戈爾曼於1995年把情緒智慧概念推向社會,並對情緒智慧概念的內涵作了解釋,他認為包括五個方面:

1、瞭解自己情緒的能力;

2、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3、用情緒激勵自己行為的能力;

4、瞭解別人情緒的能力;

5、和別人友好相處的能力。

其中“2”是情緒智慧的核心。他認為情緒智慧對一個人未來成就的影響可達到80%,而智力對人未來成就的影響只達到20%。所以培養孩子的情緒智慧十分重要。

第三,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人帶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徵的總和,是人精神面貌的核心。其內容可分為氣質、性格兩方面。

氣質是人心理活動發生的速度、強度和靈活性的綜合表現。

人的氣質類型一般可分為四種:

1、多血質:表現為活潑、熱情、積極、善於交往,多血質的人喜怒形於色,反應敏捷而不能持久;

2、黏液質:表現為安靜、沉穩而喜怒不形於色,反應遲緩,但能堅持到底,脾氣倔犟而不靈活;

3、膽汁質:表現為精力充沛、積極、熱情、活動能力強,但性情暴躁,不容易與別人處理好人際關係;

4、抑鬱質:表現為多愁善感、敏感、脆弱,看見花也傷情,看見月也流淚。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屬於綜合型,諸如,多血質與膽汁相綜合,黏液質與抑鬱質相綜合等,很少見到典型的一種氣質類型的人。也不能認為哪一種好,哪一種不好,其根源只是人的先天神經類型不同所致,我們瞭解孩子們的氣質類型不在於改造,而在於使每一種神經類型的人都能揚優抑弊,得到正常的發展。

性格是人對人、對事、對物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所表現出的心理特徵。社會性評價非常明顯,例如我們講有的人襟懷坦蕩,有的人心胸狹隘,有人誠懇正直,有人謊話連篇,都是指人的性格而言的。所以對孩子的性格必須要進行認真的教育、培養。當然,其父母在人格上的以身作則是最最重要的。

第四,良好的社會適應性。

任何一個社會,都對自己社會成員提出一定的行為規範,要求人們按照這些規範去從事活動。我們要教育孩子熟悉這些社會規範適應這些規範,這在心理學上叫社會化。包括政治社會化、道德社會化、法律社會化、生活習慣禮貌行為社會化等等。做父母的應該幫助孩子,在他們生理、心理不斷成熟過程中,不斷完成社會化。

社會角色適應是社會化的重要內容,孩子在人際交往中,社會角色不斷變化。例如:在家裡父母面前他們是兒子或女兒的角色,到學校里老師面前他們是學生的有色,到商店買東西是顧客角色,到醫院看病是病角色……每種角色都有一定的行為規範,要扮演好這些角色,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孩子的智力,情緒,性格和適應能力,就是心理素質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