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除了大,原來還有這個祕密!老祖宗的智慧讓人佩服!

想必很多朋友都拜訪過四川樂山大佛吧,這座舉世聞名的摩崖石刻造像簡直讓人歎為觀止。你知道嗎?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也就是說,到今天,它已經有一千多歲了。

樂山大佛除了大,原來還有這個秘密!老祖宗的智慧讓人佩服!

我們都知道樂山大佛很大,那麼它到底有多大呢?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如果身臨其境,又該是一番什麼體驗啊!

樂山大佛除了大,原來還有這個秘密!老祖宗的智慧讓人佩服!

你說樂山大佛經過一千多年的日曬雨淋怎麼依然那麼美麗呢?其實,這就不得不誇誇我們老祖宗的智慧了。大佛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

樂山大佛除了大,原來還有這個秘密!老祖宗的智慧讓人佩服!

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溼和通風系統,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樂山大佛除了大,原來還有這個秘密!老祖宗的智慧讓人佩服!

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髒洞。封門石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洞裡面裝著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據說唐代大佛竣工後,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

樂山大佛除了大,原來還有這個秘密!老祖宗的智慧讓人佩服!

從大佛稜、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後遭毀。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師洞裡保存,可惜於文革被毀。

樂山大佛除了大,原來還有這個秘密!老祖宗的智慧讓人佩服!

在漫長的歲月中,樂山大佛雖然被老祖宗智慧加持,但也仍免不了遭到各種各樣的破壞,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各個朝代都對它進行過維修。自明、清以來的數百年間,大佛飽受自然風雨侵蝕,以致佛身千瘡百孔,面目全非。

樂山大佛除了大,原來還有這個秘密!老祖宗的智慧讓人佩服!

幸運的是,它受到各界關照,2011年7月,樂山大佛和其周邊的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被授予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佛教對於我國影響深遠,希望這座老祖宗的智慧之作能夠繼續被保護下去。

樂山大佛除了大,原來還有這個秘密!老祖宗的智慧讓人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