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寒門子弟,從一出生便輸掉了高考……

多少寒門子弟,從一出生便輸掉了高考……

“沒學歷還能找什麼工作,服務員啊,包吃包住”

這句話,出自我家那未成年的初中生口中。

心酸無比。

在我心裡,他一直是個特別傲嬌的小朋友。

並且,有著強烈的自尊心。

所以,這樣的話出自他的口中,那隻能說明——

「現實」早早地磨平了了他的稜角,在他羽翼還未豐滿之前。

並且,毫不客氣地,將他推入了社會的「角鬥場」。

——————————

多少寒門子弟,從一出生便輸掉了高考……

每一個參加過高考的學生,可能都聽過這樣語重心長的教導:

“高考不是最完美的制度,但卻是中國當下最公平的制度。”

每年的高考季,許多人也都會挺身而出為高考辯護。

理由也都大同小異:

“高考有缺陷,但至少是底層子女往上走最公平的途徑”;

“如果沒有高考,寒門子弟只能待在社會最底層”……

在普通中國人的眼裡,高考是樸素的,是美好的。

更為重要的是——

高考是相對公平的,尚未被權力和資本過度染指。

在人人平等的試卷面前,寒門子弟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實現階層上升。

擁有這樣的信念,諸如:

“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等這樣的標語才顯得格外有力量。

可是,在今天的中國,究竟有多少寒門子弟真的能靠高考「逆天改命」?

——————————

多少寒門子弟,從一出生便輸掉了高考……

“高考是什麼?”

“沒參加過”

如果說高考是寒門子弟的“鯉魚躍龍門”,那麼大部分寒門子弟連門的影子都見不著。

有沒有人想過——

大部分貧困、農村地區的學生,壓根兒上不了高中!

即使上了高中,也往往逃脫不了“沒讀完就中途輟學”的命運。

原來,人們以為的“最公平的競賽”,很多寒門子弟還沒參賽,就已經被淘汰了……

其一,如果你生在農村,你會發現,附近的村鎮根本沒有高中。

想到附近城市唯的高中讀書,就不得不參與一場註定頭破血流的戰爭。

大家都想上高中怎麼辦?

如果你的成績足夠優秀,很幸運,你順理成章就被市重點高中錄取了。

如果成績不夠,那就擇校費來湊——

一萬元,最多幾萬元,就能為自己的孩子換個高中上。

城市家庭當然會大呼“值得”,可是對於農村家庭來講,那很可能是全家人一整年不吃不喝的收入。

而即使上了高中之後,你又會發現,對於農村孩子來說,住宿費、生活費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最重要的是,這些錢投注進去後,是否會有回報,這還是個未知數。

於是,一部分眼光狹隘的農村父母,自欺欺人地,又將“讀書無用論”搬上了檯面……

多少寒門子弟,從一出生便輸掉了高考……

其二,拋開錢不談,學習能力低下也在給寒門子弟輟學加碼。

雖然現在國家有各種貧困生助學金,但仍有很大一批學生選擇輟學。

養尊處優的城市人,常常責怪這些人,“懶”、“不努力”、“不懂得感恩”。

可是,師資、校舍、爸媽的受教育程度……

農村有限而簡陋的學習條件,又豈是單靠“努力”二字就能對抗的?

而更無奈的是——

“不同的起跑線,卻同一條終點線。”

其三,外出務工在農村是主流,“異地不能中考/高考”的制度徹底打破孩子的高考夢。

也許很多人會慶幸,對於隨外出務工的父母去外地讀書的孩子來說,前面兩點障礙就幾乎也就不存在了。

但其實……

這類孩子的處境,比前面兩類更尷尬。

因為他們,連參加中考和高考的資格都沒有。

他們的努力,完完全全就淪為了本地人的,陪跑。

而我家的那位小朋友,就是這類情況。

他有讀書的條件,有上大學的資本,卻失去了升級的資格。

所以,有時候真心覺得,中國的教育制度,真的存在太多太多的bug!

——————————

多少寒門子弟,從一出生便輸掉了高考……

高考這場“遊戲”,殘酷得很

一小撮農村學生,費盡千幸萬苦,終於站到了高考的門口。

卻發現,中國高校尤其是頂尖高校的大門,正朝他們緊閉著。

高校擴招聽起來很像是農村學子的希望之光。

畢竟20年來,普通本專科的招生人數和錄取率都在節節攀升。

但很可惜,這份幸運並不屬於寒門學子。

上大學對他們而言不僅沒有更容易,反而更渺茫了。

從前城市比農村入學率多三倍的時候,寒門子弟還能安慰自己說,“三倍不算多,過幾年農村學生就能追上來”。

然而一年又一年,他們看著這個差距從三倍,到五倍,再到十倍……

終於他們無法再自我欺騙——

高等教育是普及了,可大多都沒普及到農村學子頭上。

好不容易考上了,等待你的也往往不是頂尖大學。

如果你看過相關調查結果,就會發現——

好大學的席位,早在高考前就已預留給城市學生,農村學生只能灰溜溜地去普通大學讀書。

至於莘莘學子的清華北大夢,農村學生佔比也在逐年滑落。

回憶一下你看到的社會新聞,是不是有一個農村高考狀元對著鏡頭,眼含熱淚地說:

“我就是要證明,我們農村學生也能上清北!”

可這樣的故事再勵志、再感人,那也只是極少一部分。

農村學生難以觸碰到象牙塔尖的現實,就擺在那裡。

多少寒門子弟,從一出生便輸掉了高考……

寒門不僅是城鄉中的“鄉”,還是招生配額多少中的“少”。

坊間流傳著一個笑話:

北京考生:“爸,我考了530,比一本分數線高了53分!”

北京爸爸:“兒子真有出息,咱出國旅遊去!”

山東考生:“爸,我考了530,跟二本分數線差了20分。”

山東爸爸:“真沒出息,別上了,和我打工去吧!”

笑話雖然不完全符合現實。

但的確,中國的大學在各地有不同的招生名額。

如果你的戶籍恰巧來自配額不利的省份,那麼你以為的“高分”就很可能被貶值。

配額越少,競爭自然就越激烈,你進入好大學的機會也就越低。

——————————

多少寒門子弟,從一出生便輸掉了高考……

讀書,依然是普通人上升的最好通道

前面說了那麼多,所以這書乾脆不讀了?

當然不是!

正是如此,你才更要讀書。

因為誠如前面提到的——

雖然應試教育很殘酷,但更能讓平民子弟實現向上的流動。

如果真的有一天,取消考試分數這個參考標準,改成各種素質課。

那中國式家長們,一定會就會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弄積分。

走後門、找關係、搬人脈等等,各種手段一定會層出不窮。

而目前,中國至少還有一種手段,把各種背景的孩子放在一條起跑線上,這就是高考。

所以,即使我曾多次抨擊過當代社會的“高考制度”,卻又不得不感謝這噁心的制度。

多少寒門子弟,從一出生便輸掉了高考……

最後想說——

寒門不是沒有機會,只是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

這,也是農村孩子,最好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