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境更持续”不只是说说,这家央企竟然这么干!

让“环境更持续”不只是说说,这家央企竟然这么干!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这是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8年环境日主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确立该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让“环境更持续”不只是说说,这家央企竟然这么干!

建设美丽中国,中化农业正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者。中化农业的企业使命是科技创造美好农业,强调“依托核心科技,秉承业界良心,实现种植高效、农产安全,让环境更持续、农民更富足、农业更美好。”将“环境更持续”写入企业使命,彰显了我们用实际行动保护青山绿水的决心。

对于农业企业而言,实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就要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资源、保护水资源以及生物资源,最大程度地去改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环境和条件,做好农业的环保工作,实现农村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那么,让环境更持续,中化农业都做了哪些具体努力呢?

改良盐碱地土壤

保护生物多样性

“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土壤盐碱化是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障碍,也是困扰当地农民的主要问题。进行盐碱地改造,既可以改良土壤, 防止土地进一步沙漠化,又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1、内陆盐碱地土壤改良剂

针对东北部分地区的苏打盐碱地,中化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土壤化验,分析出障碍因子并制定改良方案。中化化肥与沈阳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内陆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在吉林松原开展盐碱地改良大面积田间试验,种植水稻,取得显著效果。实践证明,改良剂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的pH值及碱化度,并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试验组相对于常规组增产248kg/亩,增收744元,盐碱地的改造切实为当地农户带去了实惠。

让“环境更持续”不只是说说,这家央企竟然这么干!

内陆盐碱地土壤改良剂示范效果

2、环渤海盐碱地土壤改良剂

在我国环渤海低平原区域,存在大量的中低产盐碱田和盐碱荒地,该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淡水资源短缺、土壤肥力差、作物产量不高、化肥利用率低。在中化农业看来,这片区域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后备耕地资源。

中化农业牵头承担国家项目“区域粮食作物专用高效肥料研究与应用”,针对环渤海区域盐碱地特点,小麦、玉米、水稻及棉花需肥规律,研发出适应盐碱地水肥特性、作物营养规律的区域粮食作物专用高效肥料及施用技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功能肥和棉花功能肥显著改良了盐碱地土壤,比常规施肥增产7-16%,覆盖种植面积10万亩。

让“环境更持续”不只是说说,这家央企竟然这么干!

区域粮食作物专用高效肥料研究与应用项目

3、生物有机无机肥

近年来,人口的急速增加、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用、环境问题的加剧和外来生物物种的入侵,使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强烈的影响和干扰。合理施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优化土壤微生物组成,调控微生物区系,保护生物多样性。

2017年,中化化肥确定有机-无机配伍技术及工艺,开发出市场空白的高浓度有机无机肥产品(配方30-30),相比常规施肥,等量施用可增产10%,同时能够显著提升作物品质及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在20%无机养分条件下,耦合耐盐生防菌株,研发生物-有机-无机配伍技术及工艺,开发出第一代生物有机无机肥,可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有效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实践证明,有机无机肥多应用于花生等作物,广受好评,目前覆盖种植面积20万亩。

让“环境更持续”不只是说说,这家央企竟然这么干!

施用有机无机肥的花生田

提高肥料利用率

降低环境污染

化肥的过量使用是中国农业面临的首要现实问题,化肥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性状恶化,造成地下水及河流污染。中化农业一直倡导“减肥增效”,从提高化肥利用率的角度降低环境污染。

1、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精准施肥技术。其在水稻机械插秧的同时,用侧深施肥器将肥料按照农艺要求一次性定位、定量、均匀、可靠地施在稻苗根侧下方泥土中,形成一个贮肥库逐渐释放给水稻,从而实现节肥、省工、增产、环保的目的。中化农业通过“工艺+农艺”、“配方+增效”的技术集成,开发出水稻侧深施肥专用肥产品。从一代可基蘖同施的水稻侧深肥,到优化成本和效果的二代水稻侧深肥,再到“一个粒”水稻侧深肥,技术和产品持续迭代。

2017年,中化农业在黑龙江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15个农场开展水稻侧深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肥料产品相比,中化水稻侧深施肥产品在施用量减少8%的情况下仍表现为增产,增产率可达5%,实现了减肥环保的效果。目前,侧深施肥技术已经得到了有效推广,覆盖种植面积70万亩。

让“环境更持续”不只是说说,这家央企竟然这么干!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2、稳定性肥料技术

氮素肥是田间的常用肥,然而传统氮素肥料养分释放速度快,不能长期持续对作物供给养分,同时在土壤中容易挥发和流失,氮素吸收利用率低且易污染环境。2016年,在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下,化肥公司启动稳定性肥料技术与产品应用研究项目,开发出适宜于旱田作物且低成本的升级稳定性肥料产品(M50)。在华北、西北、东北的大量田间试验表明,M50具有显著的省工、节肥和增产增效作用,可实现玉米一次性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增加达到3%,同竞品相比,增产幅度达到7%,减肥环保效果显著,目前得到广泛推广,覆盖种植面积30万亩。

让“环境更持续”不只是说说,这家央企竟然这么干!

稳定性肥料技术示范

降低原料消耗

减少污染排放

饲料级磷酸二氢钙(简称MCP)是一种用于补充畜禽、水产动物钙磷营养的饲料添加剂,主要生产工艺为浓酸法工艺,但现有饲料级MCP生产工艺存在原料单耗高、能耗高、磷利用率低、MCP产品及副产磷石膏品质低等方面的不足。

中化化肥成都研发中心针对现有MCP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于2015年启动《硫磷混酸法结晶MCP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项目,先后开展了该工艺的预研究、实验室研究,并与中化云龙共同完成10kg/h小试装置设计、建设、开车运行、验收等工作。开发了浓磷酸萃取磷矿工艺技术、MCP结晶纯化与分离技术、结晶MCP二次纯化技术、高纯半水石膏制备技术、MCP/MDCP/DCP联产技术,其中将结晶MCP二次纯化技术与云龙当期MCP产品降铬需求结合,正建设年产8万t DCP(中间产品)中试装置。与现有MCP生产工艺相比,该工艺可显著降低原料消耗,其中磷矿降低约7%,硫酸约20%,钙矿50%,减少磷石膏排放约20%。

让“环境更持续”不只是说说,这家央企竟然这么干!

创新饲料级MCP生产工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化农业将不断聚焦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科技创造美好农业。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美好农业,我是创造者”

让“环境更持续”不只是说说,这家央企竟然这么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