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都跌到2800點了,這61家上市公司股東卻想減持,圖啥?

近期,關於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或後續擬減持股份的新聞並不少見。

大盤都跌到2800點了,這61家上市公司股東卻想減持,圖啥?

野馬財經 徐悅邦

正文:

做股民難,做中國股民更難。6月28日,大盤依舊沒有令股民們失望——收盤順利跌穿2800點。“做什麼不好,非要做股票”。面對此情此景,有的人想要進場,而有的人此時則萌生了退場的意圖。

6月27日晚間,多家上市公司發佈減持實施進展公告或拋出後續減持計劃。美達股份(000782.SZ)發佈公告稱,公司持股佔比7.87%的第二大股東太倉德源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計劃於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4156萬股股份,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7.87%。若將來全部減持,則相當於清倉。

當然了,上市公司股東拋出減持公告並不意味著減持一定會發生;最終,還應“聽其言,觀其行”——只有當減持真正完成了,才能認為他們“撤退”了。

除此之外,27日晚間發佈減持實施進展公告或拋出後續減持計劃的還有,滬市:ST山水(600234.SH)、莎普愛思(603168.SH)、正泰電器(601877.SH)、日盈電子(603286.SH),深市:益生股份(002458.SZ)、景峰醫藥(000908.SZ)、裕興股份(300305.SZ)、高斯貝爾(002848.SZ)、全通教育(300359.SZ)、報喜鳥(002154.SZ)、思源電氣(002028.SZ)、利君股份(002651.SZ)、天際股份(002759.SZ)、雅百特(002323.SZ)、誠益通(300430.SZ)、生意寶(002095.SZ)等16家公司。

近期,關於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或後續擬減持股份的新聞並不少見。

據野馬財經不完全統計,6月24日-27日晚間,共有61家上市公司發佈減持實施進展公告或拋出後續減持計劃。其中,深市達50家,佔比逾8成;而滬市僅為11家,佔比不足兩成。24-27日晚間,共有4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2”開頭)與創業板上市公司發佈減持實施進展公告或拋出後續減持計劃,佔比達到73.77%。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上市公司中有部分公司的擬減持計劃與股權質押有關。其中,既有用減持資金來補充股權質押保證金的;又有因股東股權質押違約,引發被動減持風險的。

6月26日晚間,*ST龍力(002604.SZ)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程少博質押給中信證券的3,050萬股涉及違約,或造成被動減持;6月27日晚間,益生股份(002458.SZ)發佈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曹積生及其一致行動人姜小鴻,已於過去半年通過集合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 1686.9 萬股。大股東曹積生擬用減持資金降低其股權質押率。

更有甚者,或因公司面臨“還債”壓力加大,而產生了減持股份的想法。6月25日晚間,天廣中茂(002509.SZ)發佈公告稱,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簡稱“聯合信用”)對公司發佈2018年跟蹤評級。報告指出,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呈持續淨流出狀態,且公司第二大股東邱茂國及其一致行動人所質押的股份面臨強制平倉風險;因此,公司債券“16 天廣01”可能面臨提前回售的情況,公司債務面臨較大的集中償付壓力。

對於天廣中茂而言,形勢並不太妙。同時,6月25日晚間,天廣中茂發布公告稱,按此前披露的公司股東減持股份計劃——公司股東安蘭德、裕蘭德、聚蘭德及納蘭鳳凰計劃從6月11日至12月10日合計減持4554.66萬股;截至6月22日,減持計劃已完成超過50%。

與上述上市公司減持股份或拋出後續減持計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期,有多家上市公司發佈後續股份增持、回購計劃,且“出手不凡”;同時,北上資金正大舉“抄底”MSCI成分股,累計持有MSCI成分股市值已達6,000億元。

在市場來到2800點之際,到底應該看多還是看空呢,還是交給市場來檢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