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不休的股市,還是充滿機遇的股市?

跌跌不休的股市,還是充滿機遇的股市?

  • 關注秦朔朋友圈
  •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067篇原創首發文章

近期國內股市跌跌不休,似乎已經到了“無藥可救”的窘境。上市企業公佈業績,普遍增長良好,股市大跌;央行行長喊話讓大家冷靜,股市還是大跌;央行直接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防水,股市依然大跌!失望的投資人望著“貿易戰”的始作俑者美國的股票市場,發現那裡基本保持穩定,發現“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時間覺得我們徹底“戰敗了”。然而,情況並非如此。

試想想,即使是貿易戰況最壞的場景出現,美國按照其“揚言”的對我國出口的4000億美元貨物增收20%關稅,相關統計顯示,就算這樣的狀況影響我國GDP增長,也不會超過0.5%,而且貿易是雙方共贏的,“貿易戰”一定是減少了雙方的進口需求,同時影響的是雙方的經濟,這一點美國不會不懂。

跌跌不休的股市,還是充滿機遇的股市?

A股的近期下跌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原因所致:

跌跌不休的股市,還是充滿機遇的股市?

A股以繼續下跌來為三年的終極泡沫付代價。當時史無前例的、不惜一切代價的救市,成功化解了2015年股市崩盤本來要引發的金融系統性風險。但是當時國家隊救起的是全世界最貴的股市,超貴的估值是無法長期維持的,救市只能是延緩,但絕不可能改變A股以總體下跌來實現向其應有價值迴歸的過程。即便是跌至6月27日,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依然有45倍,迴歸之路仍未走完。因此,也讓三年來一直停留在市場(如火場)不願離去的絕大多數投資人(除了心無旁騖謹守藍籌的價值投資者外)付出極大的代價。

打個簡單比喻,就是餐廳老闆讓一直不願離去的食客們平分了2014-2015年間股市泡沫盛宴的賬單。不過,賬單付完了,就可以為下一次盛宴做準備了。

跌跌不休的股市,還是充滿機遇的股市?

火熱的樓市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金追逐,導致A股被忽略。樓市這兩年在“現金棚戶改造”、“鼓勵居民加槓桿”等措施的鼓動下,熱得發燙。雖有限購、限售等政策調控,但結局免不了都變成“空調”。先凍結資金再搖號買新房成了我們的“一大發明”。

在“全民瘋狂搶房”的模式下,連銀行存款都在被搬家,更何況是低迷的股市了。

不過,還是不合時宜地說個當今無人會接受的觀點吧,人們熱衷於“搖號買新房”來投資,不惜排長隊、交全款、甚至不惜離婚來獲得資格。都知道新房價格比二手房便宜,買到就等於賺到。然而,這些新房是限售的,鎖定期2-5年,而且實際估值很高(租金回報率1-2%之間,相當於市盈率50-100倍)。記得2014-2016股市中大家積極參與的“定向增發”也是異曲同工:同樣是比市價便宜、同樣有鎖定期,同樣是高估值,結果?高估值下來時,參與者眼看著價格大跌而無路可逃。最後是一地雞毛。是時候溫故知新了。

跌跌不休的股市,還是充滿機遇的股市?

股市內外的高槓杆也是近日大跌的重要原因。前幾年股市表現尚好時幾乎“無股不質押”而造成的高槓杆令A股根本經不起“貿易戰”的風浪。與過去絕大多數投資人都實實在在用自己的真金白銀投資相比,在這幾年,不同的投資人以不同的方式玩起了槓桿:場內融資、場外配資、大股東質押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股權質押業務,在近些年發展迅猛。參照中證登2017年3季度的數據,兩市當前共有3393只個股涉及股權質押,佔比達到98.63%,可謂已經“無股不質押”,其中有115股的股權質押比例超過50%。據估算兩市累計的質押股權市值達到6萬億元。而且大部分是在股價估值較貴時做的質押融資,股價貴自然就是持有收益低了。“低收益的資產加了高槓杆,最終資產價格下跌”是近現代幾乎每一輪金融危機的根源。2007-2008年間美國的房價下跌導致大量的次級債違約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那麼,國內股價的下跌導致一個小型的“中國式次級債”違約潮引發股災也就理所當然了。

因此,我們現在股市的下跌可以看成是繼續在為2015年的槓桿上的“人工牛市”付出代價的一部分。

跌跌不休的股市,還是充滿機遇的股市?

《資管新規》的實行也是造成A股資金暫時供應不上的因素之一。“新規”的出臺推進打破剛性兌付,把資產管理產品的層層嵌套給梳理清楚、槓桿降下來,這是非常必要的,是確保資本市場乃至國民經濟長治久安的基石。如果《資管新規》嚴格的執行,那就肯定會讓“表面上要投資者承擔風險,實際上誰都知道不需承擔風險的投資理財”收益率降下來,實際上效果就是降低了無風險的收益率,降低了整個社會的融資成本,對實體經濟肯定是有拉動的。

問題是,《資管新規》的指導意見出來了,但實施細則還是千呼萬喚而未出。不少大銀行、大保險的鉅額資金確有配置A股的需求,然而,舊的資管計劃因與“新規”相悖而不能用了,而新的細則依然缺位,因此又無法成立新的資管計劃來投A股。手握重金而面對A股投資機遇的機構資金管理人除了等待之外似乎愛莫能助,這也暫時減少了A股本來就捉襟見肘的投入資金。

跌跌不休的股市,還是充滿機遇的股市?

那麼,A股就真的沒有翻身的希望?非也!

當今A股持續下跌,投資人悲觀失望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與三年前上證指數5100點時比,股票不是便宜多了嗎?現在的經濟背景不是比當時好多了嗎?企業盈利能力不是明顯改善嗎?當時各位普遍樂觀而都敢於參與,現在有什麼理由悲觀而不願意參與呢?

投資大師鄧普頓說過:行情在絕望中醞釀,猶豫中誕生,在一致樂觀中成熟,瘋狂中死亡!儘管目前投資人普遍絕望,然而,下一輪牛市就在投資人的絕望中醞釀。

老外們可不像我們國內的投資人一般悲觀,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數據顯示,4月的淨買入量達到387億元,激增至上一年同月的淨4倍。5月更是激增至508億。買入的品種就集中在名牌國酒、藍籌消費、龍頭金融等。大有趁低把這些A股中的優質資產“買光”的態勢。

每當股市處於低迷狀態,投資人都感覺“處於一個壞的時代”,然而,對於心態淡定的價值投資者,卻進入了一個可以開始積極留心去尋找好的投資標的、並耐心等待以適合的價錢買入機會的“好時代”。

從下圖就能看到,被人們誤認為非常不堪的A股其實長期走的是明顯上升趨勢,每次回落到長期的中位線以下,就醞釀著下一次大的牛市投資機會,2004-2005年間如此,2012-2013年間也是如此。現在指數又回落到長期中位線以下了。

跌跌不休的股市,還是充滿機遇的股市?

“機會是跌出來的,而風險是漲出來的”。現在就是選取好的公司,以合理的價格買入並長期持有的好機會。如果缺乏時間與知識去分析公司的質地而找出好公司,那逢低就買“滬深300+”“中證500”指數型基金這樣的“傻瓜”組合吧,因為這個組合代表了上市公司的主流,構成了我國經濟的支柱,也寄託著我們的國運,長期投資必有好的回報。

跌跌不休的股市,還是充滿機遇的股市?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跌跌不休的股市,還是充滿機遇的股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